14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要洗白趙括?
觀今亦見古、無古不成今,歡迎來到歷史觀古易今。
為什麼總有人想要洗白趙括?
再回顧這段歷史之前,請大家忘掉負荊請罪,忘掉紙上談兵。
不吹不黑的從客觀的角度來說,其實趙括並沒有歷史書上的那麼不堪,而我們也沒有孫武再世、白起複生那麼牛叉。
毫不誇張的說,我們對趙括的惡意也大多是來自教科書上的《紙上談兵》,我們也因此忽略了紙上談兵背後的合理性和邏輯性。
第一:趙括並非主動請纓,而是屬於臨危受命,奉趙王之命前來接替廉頗。
第二:當時廉頗留給趙括的局面已經非常不樂觀,趙國國力已然陷入了難以維持的境地,雙方戰事已經進入了最後的白熱化階段。所以也沒有給趙括大規模調整部署的機會和資本。
第三:有人說趙括換廉頗完全是因為趙王傻,難道說整個趙國所有人都是傻嗎。如果趙國國力還能容許廉頗繼續拖下去,趙王還會臨時換將?
第四:趙括初次挂帥便統領40萬大軍和殺神白起對抗,並在被圍斷糧46天後軍心不亂,還能率軍突圍。單單是這樣的統帥能力就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
第五:有的人說趙括完全可以沿用廉頗的堅守政策,但是卻沒有想過趙王為什麼要讓趙括速戰速決。要知道古代可沒有什麼馬列主義,老百姓當兵無非就是混口飯吃,搏一搏榮華富貴罷了。如果你連糧食都沒有,別人憑什麼要跟著你賣命,靠王八之氣?
第六:很多人都說趙括能力不行,完全是個書獃子。但是為什麼不想想趙括憑什麼第一次挂帥就能和白起有一戰之力,而廉頗征戰數十年卻在王紇手下一敗再敗呢,我想這足以說明趙括並非無能之輩。
第七:在春秋戰國那個極其注重養士的時代,好不誇張的說即使趙括是一頭豬。憑藉著他是趙軍統帥兼名將之後的身份,只要他願意投降就能得到秦國的招攬,根本就不會有任何生命危險。然而他在生命的最後關頭,選擇的卻是身先士卒,戰死沙場。平心而論這樣一個年輕的將軍難道不值得人們尊重?
第八:我們仔細看一看趙括的作戰方案,可以說即使是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也任然沒有辦法糾正趙括的錯誤決策。難道是像廉頗那樣繼續拖?最後弄個秦傷趙死,其他諸侯國漁翁得利?
第九:假設趙括是個一無是處的書獃子,那麼秦國為什麼要花大代價密調武安君白起?難道只是為了大炮打蚊子,閑的沒事幹。
第十:在當時趙括在趙國的聲望可是不低,就連樂毅都曾稱讚過他,連戰國四將之一的李牧都是他提攜上去的。
第十一:信息不對等,趙括並不知道秦國已經秘密換將,而是一直以為對手是王齕。所以當趙括用專門針對王紇的方案針對白起的時候,無疑就成了一場悲劇。
第十二:有人認為趙括在擊敗王紇後主動出擊完全就是昏招,其實並非如此。在古代騎兵戰法中有一種叫做「倒卷珠簾」的戰術,其要訣就是「以弱擋強,以強擊弱,驅潰攻主,擋者無不潰敗」,也就是用騎兵驅趕敵方潰兵來衝擊敵軍主力,並將恐懼傳遞到全軍,到最後兵敗就如同雪崩,神仙來了也難救!而當時趙括面對的也正是這樣一個局面,所以說這並不是趙括的指揮失誤而是白起有心算無心。
第十三:雙方戰損比,對此武安君白起有言:「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傷亡過半,國內空……」
第十四:我們知道在廉頗的一生中一共出現了兩次換將事情,一次是趙括另一次是樂乘,然而細心的同學會發現廉頗面對這兩次換將所作出的反映確是截然不同。在面對老仇家兼小輩趙括,廉頗並沒有表示出任何不滿意或者反對的舉動;而在面對樂乘的時候卻大動干戈,舉兵攻打樂乘甚至反出趙國。廉頗面對趙括和樂乘的奪權,卻做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這其中如果沒有貓膩誰信。
最後成唐個人認為,其實長平之戰最後的失敗的主要責任應該歸功於廉頗和趙王,而作為主帥戰死沙場的趙括儘管有著兵敗的責任但卻也不應該受人唾棄、笑話千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