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精神系統的結構——心理衝突是什麼?有何結構?
內容提要:衝突結構(衝突形式——衝突內容)
本質上,標示著主體到客體某種「軌跡」的意向包含著兩端的力量(主體的慾望——客體的制約),這是最廣義的心理衝突。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切心理行為都是由心理衝突驅動的。
一個心理事件總是關聯著多個意向,為了能應對事件採取有效的行動,必須對意向進行整合。
人的一切行為源於意向,隨著精神系統的發展,人的意向活動越來越頻繁而充滿矛盾,比起來,人的機體活動能力(外顯宣洩通道)是相對有限的,要有效應對環境,必須對這些意向進行整合。整合的效能直接影響著宣洩通道的動力特性,即個體行為的動力風格。
導致心理衝突的所謂意向差異,由意向指向和意向的能量水平兩個因素造成,指向越相反、意向的能量越勢均力敵、意向的能量水平越高,則意向差異越大。
事實上,在一對指向相反的意向中,總會有一個較為強勢一個較為弱勢,強弱懸殊下能輕易整合,也就不成其為衝突了,兩個意向勢力強度完全相等的情況只是理論上的存在。
在正常情況下,當意識系統面對一組能量相當的對立意向時,意向整合機制正是通過增加對兩個意向進行評估的廣度和深度,直至產生足夠大的勢力差異以順利完成整合。
如果無法消除對立意向的僵持,則被視為整合效能低下的表現。
如果意向的指向差異不大,只要利用意向結構本具的開放性,在意向整合機制的協調下,對意向進行適度調整,就可以有效地整合。通常,對意向間微小的指向差異,在意識深層即可得到有效處理。
當差異較大,那些無法被有效地整合進主體指向的意向勢力在意識中呈現,就成為心理衝突。這些意識活動的特徵就是主體指向不同程度的割裂。
心理衝突的動力表現,就是衝突形式,表現為意向結構的動力性關聯(以情緒的相反相性活動為主);心理衝突的邏輯表現,就是衝突內容,表現為意向結構的邏輯性關聯(以觀念的對抗活動為主)。這兩種關聯就是「衝突結構(衝突形式——衝突內容)」的內涵。
當意向當前結構本具的開放性無法滿足調整差異的需要時,對整合機制的效能是一個考驗。那些高效能的整合機制,可以通過視角拓展,來賦予被整合意向新的意義、新的結構、更高的開放性。
這樣的高級整合必須在意識平台中進行,通過視角拓展,超越性地整合衝突意向,形成適應性的整合動力,正是意識活動的核心功能。
每一次超越性整合,都是對固有行為模式中體現的「非此即彼」精神格式(見024)的一次超越,是在更廣的視角內重建新的「非此即彼」精神模型、新的更寬闊的價值評判體系。生命就是這樣在衝突中不斷進化。
(修行,就是把本應在漫長文明發展中逐漸出現的問題濃縮到短暫歲月中,凡是自為地加速了生命進化過程的人,都可以稱為修行者。)
020 精神系統的結構——意識活動的本質結構是什麼?
目錄——《一個簡潔、整合的心理學基本理論》
推薦閱讀:
※「宋小寶被曝演出時耍大牌 遭上百人圍困(圖)」對這則新聞的記者作何評價?
※在香港說美式英語會被翻白眼嗎?
※請問如何看待俄在敘被擊落直升機上的五名戰士遺體受辱一事?
※我有個這樣的女票我該怎麼辦?
※如何看待「家長怕狗傷小孩,貼文警告「叫打狗隊來」,飼主霸氣寫「道歉」」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