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僧是這隻鳥
文/老貓
一
有個人,看到一隻從沒見過的鳥,很激動。鳥很漂亮,色彩絢麗又小巧,所幸他是個會動筆作畫的人,回家後按著記憶繪出來,仍不甘心,便在微博上向博物雜誌求助,希望知道它的來歷。
這幾年,各級博物館或相關專業單位的公共微博號擔負了對好奇群眾的答疑解惑的任務,並一直都以于謙式的逗哏方式,長知識又可樂,我也愛看。
博物雜誌微博告訴這位仍激動喘息未定的群眾,這隻鳥叫紫胸佛法僧,並對群眾的畫工給予的肯定。
嗯?什麼?叫佛法僧?這下輪到我這個學修行的群眾激動了。
微博的回答簡潔,並沒有過多解釋,好在我可以網搜。原來,這種鳥多見於日本,總在佛寺附近的山林里飛降,叫聲並不清脆悅耳,比起擅婉轉的同類,甚至可以說是單調無趣的,但重複的幾個音節,很像日語里的「佛法僧」的發音,再結合語境,所以,這鳥的名字就有了。
這理由實在是有些負責任和不負責任的,佛法僧,是佛陀離世前曾叮囑修行人必須依止的「三寶」,唯有它才能讓佛法的傳承不走樣,才能讓人世間的解脫有希望。這麼一隻花花綠綠且好動靈巧的禽,實在不太適合這麼安靜的名字。但名字畢竟是個符號,如果依照佛法的道理,並沒什麼適合不適合的概念,有分別的,只是我們的心,一切糾結只不過是念頭罷了,從究竟上講,它和佛法僧,並無兩樣。
二
今天是七夕,幾天前網上就因此處處燥動。說它是節,也可以,只不過我小時候,到了這一天,並沒有節日的活動,只是晚上可以望見星星時,在父母大人的提示下多看兩眼黑藍的天空,腦補一下一身短打的牛郎挑著兩娃,急切切向前尋孩子媽的畫面,而這畫面,總脫不開小人書或課本的插圖,實在是不生動。
若按這個故事論,今天實在不該有什麼慶祝,只宜盼著那一家四口喜極而泣的團聚,在心底里祝福,希望他們不要再這麼辛苦總不得見,至少該像海瀾之家,一年至少相見兩次以上吧。
牛郎織女和他們的娃,枉自在天上悲喜,地上的人們,利用了這故事其實並不以他們為重。有人在發布「如何在七夕這一天不留後患」的生殖秘技掙流量,有人挑逗單身狗以兜售商品,更多的人,以愛之名對身邊的心癢難耐之目標行苟且事,極少人才會思七夕的來之不易,繼而更下決心多望身邊的愛人一眼,下決心更珍惜。
然而,我這樣想這樣講,也是不對的。七夕到底該是什麼樣,從來沒有也不該有一個定論和標準。佛法僧可以是鳥,七夕自然也可以是性的狂歡。
只不過,我們不做好與不好,對與錯的判斷,並不表示從此就該沒有態度沒有原則。人生的方向在於超越,不是騎牆,不是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而是明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一切都是真實的,同時又註定消散,然後就如佛陀般在高處俯瞰,接著微笑。
用iphone的朋友可掃描下面的二維碼任性打賞
d3hwOi8vZjJmMGNiNElWOThkV0pQVHpHeEJFVEVhRTRCSjA5SjNXSFFV (二維碼自動識別)
微信公眾號:老貓時間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4amt0TmFmRVJ2bzVyZU5XOTJ6VQ==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