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無法維持高頻度的輸出。

【摘自2017-08-14公眾賬號「王貝宜」的更新】

開通公眾號以後,有時有夥伴後台留言說,我更新的太慢,有時竟忘了「王貝宜」的存在,在跟一些公眾號運營者交流的時候,他們也提到,要保持出文的連貫性和讀者的粘性。但老實說,於我而言,真的很難做到。

抱歉,我無法維持高頻度的輸出

圖/文:王貝宜

我一直認為高頻度的好文輸出是比較困難的,好文輸出本身就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而且還要維持一個高頻度。一個人的精力經歷都有限,哪怕是保持超時的知識儲備和見聞廣度,也難以保證每天都能保持兩個小時直擊心靈的文字共鳴,其中,這兩個小時需要包括,排版,寫字,引用,排除類似原創和緊追社會熱點,也有超人能做到,但對單槍匹馬的我來說,太難了。

我也嘗試過每天一更,後來發現那些文字也只能勉強稱得上輸出,談不上感受,像美國大片里中了毒的凡人,空有軀殼,沒有靈魂,甚至我自己都難以入目。同理代入感受,看到這些生硬的片段,該有多令人失望甚至作嘔。

後來我就觀察,大牛們的公眾號每天一更的內容,雖難長久保持高水準,但至少也能做到博人眼球,引起共鳴。

探究以後我以為,至少做到以下幾點(妄加揣測和自我分析,如有說錯,那我也認了)。

要麼背後有強大的團隊,比如市場能看到一個成熟的公眾運營媒體因人員不足廣招人才。

要麼財大氣粗知名卓著可以拿到爆文作者轉載授權。

要麼早八百年前輸出的優雅文字留待每天一推送。

而我能做到的,也僅僅是,在工作之餘,有時候看到特別的句子,或者經歷特別的小事,會覺得撼動心靈,有時手邊沒有紙筆或電腦,只能在手機備忘錄里記錄一二,等忙完生活瑣事,比如柴米油鹽,比如老友相聚,比如打掃家裡,比如遛狗澆花,比如工作完畢之後,開始對當時匆忙記錄下的片段字斟句酌,找回當時的感受,進行整理。

有時很長,有時很短。有時就這麼擱置了,推後一天又一天,直到想不起當時自己想要表達什麼,有時像古人說的,文思如泉湧,可以洋洋洒洒成百上千字。這些都是不定因素,畢竟是凡人(我感覺「畢竟是凡人」這句話,能抵抗生活中大多數我們選擇逃避的無力感)。

這樣看來,我一個人單槍匹馬實在單薄了些,忽然可以理解自己,為什麼讀者關注達到2000+,閱讀量卻絲毫不穩定,文章推送後閱讀可以從100-500之間起伏不定,彷彿在用數字告訴我這個碼字人:你看,還是有個把幾個人,在感受你的心情,通融你的心靈。

但也不能怪誰,往深里探究,我問自己,你是用公眾號來盈利嗎?你有把公眾號當作主業嗎?你能做到每日一更嗎?答案全是否定的。也許相對於感受自我這件事,我還是個俗人,畢竟,賺錢是生活第一要義,而我追求的,最多也只是用令自己舒適的方式賺錢而已。這樣想來,少的可憐的閱讀數字是應該的,畢竟看客們仍然在百忙之中來看看你最近經歷了什麼,非親非故的總是值得感激。

想了想,還是要跟關注「王貝宜」的讀者們說句抱歉。

雖然這句抱歉,就像開瓶有獎里心中已有九成答案的「謝謝惠顧」,也像機場里臨時通知沒有具體時刻的「航班延誤」。既成事實,無可挽回,毫不走心。


推薦閱讀:

厄普代克關於如何寫書評的六條「金科玉律」是什麼?
單身男人的三十歲是什麼樣的。
小說——《自我的毀滅》
4月讀書筆記

TAG:文学 | 情感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