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頻民宿怎麼切入高頻戰
該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 「民宿觀」 (id:lefminsuguan),寫給民宿運營者和愛好者的觀點。
這一期,主要探討兩件,嚴肅的事,
1. 民宿的低頻屬性對網路營銷渠道的影響。
2. 民宿可以從哪些方面切入高頻戰。
一. 民宿為什麼是低頻產品
周鴻禕曾經說過,產品需要滿足的三個特點是:痛點、高頻、剛需。當下最流行的一句話是:低頻打不過高頻。
民宿是典型的低頻、非剛需的產品,尤其對於單店來說。為什麼這麼說呢?
1. 很難規模化
民宿本身的性質(體量小,非標準住宿),決定了規模化是一件難事。單店或者就那麼幾家店的民宿,一年百萬級的營收,可以花在營銷上的,最多寥寥數十萬,這數十萬用來打廣告或者自建營銷渠道,幾乎難以成事。
2. 難以形成重複購買
單店的產品,基本就是一次性消費,兩次算多了,再多也就三五次。大家對於花大價錢在民宿宣傳上很忌憚,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沒有辦法形成重複購買。
同樣的流量導入之下,民宿產品基本是一次性成交,沒法像我們知道的絕大多數產品(比如說很多快消品),可以後續反覆購買。這決定了,這種流量導入是一件投入產出比比較低的行為。
這種一旦售後,基本就結束和客戶關係的產品,太難喚起品牌記憶,就會使得產品更偏渠道建設,而非品牌建設。
▲單店民宿客房購買頻率
3. 難以做到大面積精準投放
民宿因為受地域限制,雖然可以在任何地方購買產品,但要消費,就必須到目的地去。這種前提下,要找到精準人群,首先你要找到願意出行的人群,然後這個要出行的人群還得是要出行民宿所在地,再然後他們還得是對民宿有興趣的人群,再然後是價格、風格等的偏好。
這種因素繁雜的購買習慣,使得民宿人在做投放,選擇精準人群的時候,顯得無所適從。到底從哪裡找目標人群,進而投放廣告呢?這是個大難題。
以上3點,決定了,民宿沒辦法像許多大型酒店集團那樣,去大量投放廣告,以及去自建渠道。
二. 交易型電商對民宿渠道的獨特意義
民宿有點像淘寶的中小賣家,他們既沒有那麼多的線下門店,也沒有很多錢去做各類廣告,他們只能依託於淘寶這樣的超級平台生存。
對民宿來說,也只能依託攜程、去哪兒、螞蜂窩、airbnb這樣的通用性電商平台。
讓我們再來看看消費者一端。消費者對一個產品越不了解,就越需要貨比三家,越喜歡參照第三方的意見。這種情況下,電商平台是最有優勢的。
李叫獸告訴我們,一個消費過程大致分為五個環節:
- 產生需求環節:消費者如何喚起需求——周末了,我們一起去烏鎮玩吧,需要找個住的地方
- 搜索環節:消費者如何獲取信息——去平台上尋找有哪些住宿可以選
- 評估環節:消費者如何做決策——在這些住宿選一個滿意的
- 購買環節:消費者如何完成交易拿到商品——網路上預訂直接支付或者到民宿前台付
- 服務環節:消費者購買後如何獲取服務——涉及到如何入住
對應的消費者的邏輯,簡單來說就是,我產生住宿的需求了,但還沒確定要住哪一家(當然,也有小部分是我原來就確定某家,我去平台上預訂只是為了完成購買環節,這種佔比較少),所以我去平台上貨比三家。
在這個過程中,搜索環節到購買環節直至之後的服務環節,即2-5這四個環節,都是在平台上完成。但是,產生需求這個環節不在這個範圍內。
沒有一個神經病會原來不知道這周末要幹嘛,突然就開始逛起攜程網,然後:哎呀,要不我去廈門旅遊吧。
對消費者來說,為什麼需要品牌呢?品牌的意義,就在於它會縮減上述的環節,直接減少了選擇成本。消費者產生需求,品牌的影響讓消費者直接想起你,這就省去了搜索和評估環節(2和3兩步)。所以大的酒店集團才會花重金去做品牌影響力,為的就是,當顧客有住宿需求的時候,腦子馬上就關聯到這個酒店品牌。
三 . 內容型電商的崛起
電商平台只有這一種嗎?(我們暫不討論傳統的酒店銷售,比如說線下地推,我們只討論線上網路的)
未必,想想現在的高端民宿,他們最喜歡用的渠道是什麼。
是的,新媒體。如現在的幾何民宿、借宿等等。當然不少民宿也自營新媒體,然而自營新媒體,箇中滋味,誰做誰知道。幾何和借宿這種專業的自媒體,針對性強(只有喜歡好的民宿、喜歡這種生活方式的人才會關注),就慢慢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平台。
其實,相對於傳統電商,幾何和借宿也是電商,只不過它們是搭載在新媒體平台上的電商平台。
按照李叫獸的說法,如果說攜程、去哪兒這種是交易型電商,那麼新媒體就是內容電商。
交易型電商,營銷最常見的關鍵詞是:流量、性價比、爆品戰略、銷量領先、好評過萬……
所有能夠被直接對比的因素,都會被消費者拿來對比而內容電商不太一樣,消費者是在閱讀內容的時候發生購買。而在內容電商環境下,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時候,並沒有處在「我要購物」、「我要逛街」的心態和場景下,而是在悠閑地看著美妝達人直播,或者自媒體的文章。這是非常不一樣的。當你在想要購物的時候看到商品信息,和你在沒想要購物的時候看到商品信息
對於民宿行業來說
1. 看新媒體文章,是單獨評估,看攜程等ota,是聯合評估。
單獨評估什麼意思呢,就是消費者只要你這一家,沒有其他幾十家幾百家對比了,有對比的時候,消費者想的是「到底哪家好呢」,這時候他就要去多方面對比,比如價格、設施、服務水平等等。
單獨評估的時候,他就只有一個問題:眼前這個產品好不好, 能不能接受。
單獨評估下,消費者的變化就是更加感性,更注重主觀感受,更容易忽略成本。這個時候,高端的好的產品更容易走入消費者心中。
2. 目的性不一樣。
交易型電商,就是打定了要挑一家我滿意的住宿,這時候,消費者的目的是很強的,並且由於平台的引導,他會特別重視平台重點展示的幾個屬性,點評分、顏值、價格等,消費者這個時候有一個「挑刺心理」,因為選擇很多,只要發現某一家某方面不好,立馬排除掉。這就是那麼多商家那麼怕差評的原因。
而內容型電商,他們原來不是帶著購買的目的看文章的,看文章只是為了看文章,無聊了,好奇了,看看文章休閑一下。按李叫獸說的,這個時候消費者是帶著「找優點心理」。他看到好的,就覺得好。(主要是文章里也不會寫壞的啊23333)
3. 老方覺得,對於住宿產品來說,還有一個,是內容的不同導致的差別。
旅遊的交易型電商,不像淘寶京東,他們有內容頁,可以支持詳細的展示。ota電商,他們只有簡單的簡介、圖片、價格展示這些,無法展示更多的東西。
因而,在ota上展示不了的東西,可以在新媒體上充分展示,不受限制,包括民宿主人本身的故事。
因此新媒體成了另一個不錯的網路營銷的選擇。但目前比較適用的基本都是高端高價的住宿產品。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是投入產出比決定的。在平台上投放文章,每篇的成本基本上固定,接收人群(人數)基本也差不多,不考慮到產品和文案的影響的話,我們假設轉化率(產生的間夜量,注意不是銷售額)也差不多。這時候高價的房型,就更划算。
比如我投1萬元發一篇廣告,同樣產生50間夜的產量,賣1000的產出是50000,而賣300的產出只有15000,差距就非常大了。
而由於平台本身的定位里,高消費人群居多,因而高價的產品也更對路子。
四. 自營的新媒體對民宿的意義
最後,讓我們再回到開頭,高頻和低頻的討論里去。
客房產品由於受到地域限制,售後基本就結束關係了,但自營的新媒體,注意了,不管是提供資訊也好,是情感也罷,是可以持續跟顧客發生聯繫的。接觸的次數一旦多了,影響力自然就越來越深。
至於要如何利用這種關係,來達成更好的轉換和變現,那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基於微信公眾號的自營新媒體,由於其相對閉環的特徵,註定了很難成為一個引流的強大工具,更多地只是作為一個維繫已有群體的工具。
五. 其他能產生高頻接觸的機會
再次回到低頻高頻,除了新媒體,民宿還有其他的能夠產生高頻需求的可能嗎?
創辦宛若故里的金杜,在初期的時候,提出了「五個一」,即「一個故鄉人+一座美宿+一個私旅行+一個物產+一個故里客社群」,這其中,能產生高頻接觸的,是物產和社群。譬如他們推出的麗江臘排骨,雖然一年只有一次,但也比住宿產品好多了,至少,大家每到除夕年夜飯的時候,宛若故里的品牌就會重新回到腦海。其他的松茸、野生菌之類的,購買頻率就更不用說了。
▲摘自宛若故里微信公眾號,僅做案例用,侵刪
可以說,二銷是每個民宿都想抓住的一類,比如武夷山,大家都愛賣茶葉。因為大家明白,住宿就一次兩次,但是茶葉,只要能成為我的客人,這可能可以是一輩子的買賣。
這些二銷品,按照產品性質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快消品,比如物產,經常使用,用了就減少或沒有了,這類靠消費頻率維持。
一類是耐消品,比如說茶具、工藝品之類,消費者不用經常重複購買,但是可以經常使用。
這兩種,都可以跟消費者產生高頻接觸,都是住宿產品之外的想像力。
這之外,還有其他嗎?
如果你有好的想法, 歡迎留言。
推薦閱讀:
※如何建立一個品牌?品牌包括哪些要素、注意事項
※那個21歲的互聯網老站在昨天死掉了
※這是用戶運營最常見的模式
※類似於『平行世界』這樣的App,到底有沒有打卡活動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