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從業者的樂趣在哪。

【摘自2017-07-24公眾賬號「王貝宜」的更新】

瀏覽網頁的時候突然看到這個話題,(都說金融從業者壓力大,大部分工作也很枯燥,那麼金融從業者的樂趣在哪)一位匿名答主的答案寫出了我的心聲,面對一些學弟學妹們對這個專業學習前的諮詢和更多的從業者的迷茫思考,我想這份答案,寫出了本人大部分心聲。

這是一篇我個人非常欣賞的文章,並花費了三個小時的時間去整理和編輯。跟以往不同的是,對準備閱讀下文的你,我有兩個要求:1 雖然本文篇幅較長,但望君完整閱讀 2 尊重原創,請勿隨意轉載,歡迎分享至君朋友圈。

希望對即將或嚮往進入金融行業的前行者一定指引,並,對正在從事金融行業的同業者,致敬。

文中,王貝宜的個人看法在括弧內表達,以尊重原作者原創。

對這個行業,如果非要評價,我只想說:風雲詭譎。(相關推薦《那些學金融的後來都怎麼樣了?》)

金融從業者的樂趣在哪

文:匿名

圖:王貝宜

看到有很多問題都是與金融工作/賺錢/高大上等關鍵詞有關的問題,隨意看了看答案,感覺真正屬於大家心中所謂的「高大上」圈子裡面的人很少,而且客觀來說,這類人很可能根本不上網站,即使看了也懶得回答這種問題,因為既沒時間也沒心情。

(這點我十分認同,在作為自由評論人之前,關於工作無關的言論網站,實質上,真正負責項目和需要時刻盯盤的分析從業者是很少有時間進行相關瀏覽的,更別說為了一些不著邊際的答案去爭個所以然,所以,在當一個人的工作達到一個職別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是基本技能,他會更能區分,什麼才是自己的主要精力傾注點。)

我以前回答過一個問題,語氣有些不客氣,因為題主認為金融賺錢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不太舒服。我不知道每年有多少人因認為金融賺錢容易,容易賺大錢這個想法而進入這個專業或行業的,作為這個圈子裡的人,我感覺有必要出來給大家說說這個行業的真實情況,讓大家真實的了解一下這個行業,慎重考慮下自己的想法。 正好趁著聖誕休年假比較閑,同時也是為了新的一年攢攢人品。

(這將近兩年來,我在關於寫金融從業或者發展方向上,都反覆提到了一個觀點:我想絕大多數中國學生回想自己學校里的日子,甚至是邁入社會選擇工作的日子,最應該遺憾沒有一開始就被告知的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清楚的人是自己。我是誰,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麼優缺點,我適合做什麼,殘酷的社會壓力逼迫我們通過複製所謂的成功道路來獲取社會資源,而完全忽視了人的內在動能才是決定你位置的根本因素。

是,我不否認這一行業巨大的金錢魅力甚至說是誘惑,但是從業至今,讓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巨大的差異和天上地下所謂的金融從業者。

大多數所謂「成功人士」的職業經歷,我不敢論斷說百分百真實,但能保證一點的是,無論這個行業成功與否,都是個案,不應該是後生選擇進入行業的理由。

先說下本人的背景。本人工作八年,職位從Analyst一步步走到Vice President,現在美國SF一家大型Hedge Fund任職Portfolio manager,投資策略屬於Global Macro,投資標的主要是國債,外匯和股票指數。年薪介於七位數八位數人民幣之間(看年景),與其他在規模類似Fund裡面的PM相比高不成低不就,同事有些在GS,大摩這類投行工作過,同時認識不少國內基金、券商的PM,也有一些IBD的朋友,經常與做research的人打交道。限於本人認識有限,本人這裡討論的金融範圍限制於基金,投行這兩種類,銀行信託保險等其他金融行業不熟,不予評論。

題主問做這行的樂趣。作為PM,主要就是刺激、金錢和成就感吧。開跑車,住別墅這種事情就算是很小case了,以前會感覺很不錯,現在想想也沒什麼。人年輕幼稚的時候可能為別人的看法而活,喜歡被人認為自己很牛逼的感覺,現在看來確實很幼稚。現在的我只為自己而活,只要自己用得舒服合適就行,喜歡一切保持慣性,沒什麼追求,也懶得做什麼改變。車子從Ferrari 458換成了Benz,房子也從市中心大4房換成了風景更好但小了很多便宜很多的郊區別墅。原因是收拾大房子實在太累,而我自己不想僱傭保姆替我收拾屋子或做飯,因為這樣就不叫生活了。什麼winner,loser的概念也淡了。我從不認為我自己是個winner,因為我不滿意於現在的生活狀態。所以,仔細想來,支持我不去換一個career的理由到現在來看也只是因為我喜歡做投資這種最直接最簡單的理由了吧。優點我不多說,很多人能找出無數的理由,我主要根據我的親身體驗說說缺點吧。

1.t工作壓力大,沒有安全感。

別以為你拿這麼多的年薪用投資人的錢投資就沒有任何風險。公司給你這麼多錢就是因為你能給公司創造與你年薪匹配的收入。你可以試試連續兩三年投資業績不行,你還能保住你的位置?要麼調崗,要麼被fire,即使你成功幾十年,也可能會因為僅僅幾年的不太成功而被公司放棄,Bill Gross離開PIMCO就是例子。

(作為行業從業者,在前幾年我沒有辭職以前,的確有這個困擾,工作壓力大主要來自於投資業績,一個剛入行的新人,其實對於任何行業都是這樣,沒有客戶積累,沒有行業經驗,無論何時,你的能力你的業績是85%決定你上位還是下馬的最直接影響因素,沒錯,就是這麼大的比重,就是這麼現實。

那麼到後來,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和客戶反饋好感度的增加,穩定的客戶合作和新晉客戶會為你帶來更大的安全感。但是我們知道一點,資本是無常態的,不僅客戶的資本無常態,整個市場的資本流向也是無常態的,因此,作為一名金融從業者,老闆給你這麼多年薪當然是有原因的,你需要做的,就是在相對無常態的資本中,為你的老闆掌握一定的資本穩定性,換言之,要麼為BOSS創造更大的價值,要麼被淘汰出局。

這是一個不完全屬於工作年限資歷的常態。如果非要讓我評價這個行業,今天的我收入可能處於一個相對高的 level,但我無法確定,明天,或者明年我的收入,是否是行業最低水準,所以,沒有安全感是一個工作常態。)

2.t投資是一項長期行為,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耐力和忍受孤獨。

說一個投資人出色,是需要經歷牛熊洗禮、具有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業績作為支持的。你不但要不停地學習更新,也要堅決執行自己投資的理念和習慣。因為業績的壓力,你不敢過大的改變原有的投資方式,業績的壓力不允許你自由決策。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的積累收益,積累積累再積累,在孤獨的堅持中慢慢麻木。也許有一天你能達到返璞歸真之境,像Buffett(巴菲特),Soros(索羅斯),Ray Dalio(達里奧)之類,但絕大多數人做不到。或被動或主動地離開了這個行業。

(我們都知道,理性冷靜是一個優秀的從業人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我之所以說基本,是因為,人都是感性動物,如果你在交易的過程中,得知你的親人在近期去世,如果你剛剛失戀,但是你的客戶操作中,市場行情出現大量反向單,你要如何做出冷靜的判斷,保護你的客戶收益,保護你的客觀分析,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技能,在我看來。

並不是每個人都擁有這種技能,但並不是進入行業後,自己不具備這類技能的人就不能勝任工作,更多的是,作為一名優秀的金融從業人,你需要刻意的鍛煉自己擁有客觀冷靜,保證自己在工作中可以理性分析。這也是匿名用戶答者口中的「在孤獨的堅持中慢慢麻木」的一部分。)

3.t壓力大,熬夜多,雖然經常健身,身材肌肉肯定比一般人好得多,但體檢狀況永遠都是亞健康。

雖然公司的商業醫療保險可以cover掉你幾乎全部的醫療費用,但由此產生的身體折舊永遠不會有人給你提計核算。估計在你沒到Buffett那水平之前得做好勞力勞心十幾年的準備。

(之前看過一個調查,為什麼說金融行業的男男女女休閑時間,玩兒的很瘋,其實可以理解,工作壓力導致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也曾一放假就選擇出去旅行或者跟朋友「夜夜笙歌」,每個人緩解壓力的辦法都不同,而金融從業人因為工作要求,特別是在亞洲工作的,需要長期關注美市,換言之,因為時差的原因,承受的工作時長要多於朝九晚五的其他行業從業者,因此,金融從業人員對自身身體健康角度出發,注意健身的也不少。

從去年身體不適開始,我有意開始了解中醫知識,並且在一定程度下稍稍放緩自己的工作節奏,晚上盡量保持在12點前休息,然而還是免不了一周兩三天都在凌晨1點後進入睡眠。今年再度因為身體原因,我選擇了辭職,作為自由金融評論人,擁有了更多的休息時間,出於身體原因我也寫了大量文章闡述身體的重要性。

《你再熬夜會死的》、《I M BACK》都是感悟之作。熬夜對人身體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事實上,在過去工作的幾年裡,每天只維持三四個小時的睡眠讓我的身體現在需要花上一兩年的時間來調整。

4.t成就感會越來越低。

有一句話我很喜歡,Wall Street,Main Street。工作了很久之後,你會發現PM的工作其實也就和在菜市場賣菜進貨一樣簡單直接,沒什麼可稱之為高大上的東西。

(多數人神化了金融行業的工作,要知道,這個圈子之大,無論是在八台電腦中指點江山的高段位從業人,還是在無敵海景辦公室里簽文件的大boss,還是在格子間里打電話介紹銷產品的推銷員,我們都是在做同樣一件事:用自己的精力、腦力評估勞動價值,換取報酬,積累生活資本。)

5.t私人空間很小,大量的時間需要消耗在與工作有關的事情上。

一年好好休息的時候也就是加起來30天左右的年假時間,遇到什麼突發事件,例如地緣政治、頭寸持倉有關的央行意外加降息這類的,假期call off的事情已經見怪不怪。

(這點我是極其認同的,不可否認,我在近期分享的朋友圈,找朋友喝喝茶,聊聊天,遛遛狗,參加參加聚會的活動在幾年前是根本沒有的,喝茶聊天的時間大多用來補覺,以支撐下一周工作日的熬夜。

雖然周末是不市交易的,休息日除去補覺剩下的時間寥寥無幾,說句毫不客氣的話,在做金融工作的幾年裡,除了工作接觸的同行業朋友,剩下保持聯繫的朋友少之又少。休假更是沒有,中國假期一般國外都在進行交易,春節邊吃年夜飯邊看盤或一年到頭不休假更是常有的事兒。)

6.t積累財富後工作性價比變低。

國外其實還好,這種狀況在國內尤為明顯。在國內基金做PM,趕上市場不錯八年攢個一千萬不是難事,以後投資理財收益與薪資差距不大,又不挨這累。金錢富足,賺錢的邊際效用下降,如果只是考慮金錢的效用後,有些人在慎重考慮後離開這個行業。

(這裡這個答主說的很隱晦。在國內,這種情況尤為明顯,這點我的體會很深,我在辭職後寫的一篇文章中曾經提到,做這個行業,你改變了什麼。金融行業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在於,人們本身的劣根性決定了人們總是追求快速致富。

可是更多的人,在快速致富之後,並不知道如何合理的使用自己的財富。這就是為什麼人說,「富不過三代」和「拆遷戶存不住錢」的原因之一。行業讓努力又勤奮的人一夜暴富之後,開始不合理支配自己的金錢,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夜暴富後的揮霍,然後更多的人在,我明明賺了這麼多,卻什麼都沒剩下的現狀。

7.t親情友情的淡漠。

朋友疏於聯繫日漸疏遠,爸媽今年60多,一年回家三次,按照人壽命80歲來算,還能見面的次數想想只能說見一次少一次。而爸媽因為生活習慣和語言情況拒絕去美國,無奈。。。職業慣性會扭曲你的性格,你的感性思維經常會被職業慣性克制,為人冷漠理性,經常感覺自己像一部機器而不是一個人。同事雖然溫文爾雅,但經常自顧不暇,見面友善但無法交心,流於表面。

(說一件發生在我身上的小事。因為我有段時間跟父母不在同一個城市,有一天我得知我的母親,因為長期坐著腰痛的無法起身,在家靜養,過了幾天,我的母親給我發微信控訴,我完全不關心她,這幾天,甚至連電話慰問也沒有,我給出的解釋是,首先我也有自己的煩心事,但是我並沒有傾訴打擾,所以你也不應該因為我沒有主動關心而控訴我,其次,我無法回家,無法盡孝,所以口頭關心實際上並沒有對你的病情有任何實際作用,最後,因為我工作的原因,我也實在忙忘了這件事。後來我反思,的確是我太不近人情。

所以看到答主這句,「職業慣性會扭曲你的性格,你的感性思維經常會被職業慣性克制,為人冷漠理性,經常感覺自己像一部機器而不是一個人。」 深以為然。我在解釋的時候,完全客觀冷靜的像一個外人,而忽視了自己也是人家的女兒。)

8.t愛情。

大學一心求學錯過了很多不錯的妹子,工作剛開始打拚基本沒時間,單身至今。現在,鑒於自身條件和社交環境,眼界高了,一般姑娘又很難走進自己的生活而成為自己的戀愛對象,不知道今後如何。找一個妹子陪伴你奮鬥直至成功這種故事現在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將來也永遠不會發生。

(老實說,感情的確對金融從業者太奢侈,至少對我來說,職業習慣的原因,我會自然而然的計算付出和回報收益的百分比,真心本就瞬息萬變,因此,我接觸到的從業人,也大多單身。個人觀點。)

也許我將來會改變,但至少明年不會。以上是我認為這個行業的缺點。主要是做資產管理,基金管理這塊的,自營交易這塊也大致差不多。國內薪酬的話,一看做什麼的,固定收益收入少點,股票多點,二看管理規模,規模大的自然薪酬就高。三看工作年限,工作十年的人肯定比你工作兩年的要多賺,四看年景,牛市肯定賺的多,熊市肯定沒什麼油水。有個朋友,工作七年,在國內某一線基金管理30億的股票基金,業績偏下,去年稅前所有加起來180萬左右,還有個朋友在二線基金做固定收益,規模中型,80多萬,不知道是稅前稅後。我也說說其他大家認為比較高大上的部門IBD和Research,主要是自己的看法和朋友的表述。

IBD

1.t很累很辛苦。做的東西並不高深,做久了枯燥。非常依賴公司的平台,離開公司的平台會比較廢。

2.t上升的瓶頸是人脈和家族資源。沒資源的人走到頭最多就是多帶幾個小弟,而永遠做不了大boss。一個家族勢力很強的同事完全可以輕鬆拿你十倍的工資而天天娛樂,而你自己只能很屌絲的苦逼地做著dirty work。同業競爭激烈,出賣體力勞動可替代性強。

3.t政策風險。保薦制度改革,前途未卜。

4.t長期工作,身體心態失衡。熬夜加班非常傷身體。時薪性價比差。經常出差。

5.t重複勞動,積累性差。知識水平進步有限。

6.t年景很重要。沒有IPO,沒有bonus。

7.t國外投行入門工資base的話是年薪65k~80k刀是主流,學歷高稍微調整,我有個同事Harvard MBA, 入門130K,GS,幾年前的。國內差距大,8K~30K人民幣月薪都有。Bonus很重要。

Research(Sell side)

1.t外表光鮮,實際上做賣方的基本就是到處賣研報,還要面對PM各種莫名其妙的問題。(PS. 個人看研報更看重邏輯,結果什麼的不怎麼看。所以會經常根據研報的邏輯延伸出各種問題,不知道這算不算莫名其妙的問題。)

2.t收入在沒混出名之前很平庸,只有出名之後收入才不錯。國外投行比較出名的分析師100萬美刀基本不難,國內新財富100多萬很容易,其他絕大多數其實不怎麼樣,年薪30W以下也有不少。

3.t人脈很重要,要維繫與更方面的關係,公司董秘啊,一線員工啊,偶爾挖出點內幕消息什麼的。

4.t經常出差實地調研,經常混跡於外地,難得回家。

5.t很多規章制度要遵守,稍有不慎,職業生涯結束。

Research(Buy side)

1.t很多PM都做過Buy side的分析師。看公司體制。有些fund的分析師在PM手下,研報只有PM看,在PM不欣賞的情況下,興許永無出頭之日。如果屬於單獨部門的話會好很多。

2.t在沒有PM採用你的推薦的時候,無論你做了什麼工作都是零。你推薦好了自然好,你推薦的差了,你的研報質量在PM的眼中會直線下降(還好吧,我個人還是很客觀的)

3.t你的成就絕大多數限制於公司內部,缺乏證明自己能力的東西。

4.t人脈很重要,與賣方類似。

5.t經常出差實地調研,經常混跡於外地,難得回家。

還有做Sales的,投行或基金都有,就是賣產品的(包括私人銀行部門),收入是base+提成。這個提成看業績吧,無法一概而論,有混的很好的,也有很差的,當然這類的工作顏值比較高,俊男靚女興許效率會高些。當然也有設計產品的。薪酬的話個人不清楚,也沒興趣知道。

曾經有親戚問我要想既穩定賺錢又多的話選什麼專業,我會推薦他學IT。只要你是技術帝,IT工作的性價比絕對比金融的要高很多。現在在SF很多IT的起薪比金融高不少。當然我也可以建議你拉開股票的毛利率和ROE看看那些行業真正賺錢再做出選擇。我的看法就是這些。

(去年本人寫過一篇文章《那些學金融的後來都怎麼樣了?》沒想到收到不少用戶的關注,然而在收到相關關注的同時,不少偏激言論甚至人身攻擊也隨之而來,雖然沒有予以理會,但是多少還是減少了發文頻率,國內互聯網言論自由程度尚無嚴格監管,實質上也無從監管,因此,息事寧人,遠離風波是本人採取的對策。我看到這個答主答案的時候,也看到不少抨擊他的言論,針對這些評論,他的更新如下。)

1. 答主在這裡主要陳述缺點,並非是答主認為金融行業缺點多過優點,而是提醒讀者進入此行業將來可能面對的困難是什麼。答主希望進入這個行業的人清楚認識到從事此行業所需要付出的是什麼,面對的是什麼,心安理得把這個行業當作值得追求一生的事業來做,而不是僅僅憑著一腔熱血,一時興起或者活在別人所訴的美好願景之中。而這也是答主對於投資這項事業的態度。風險和收益是投資兩大不變的主題,對於職業選擇也是,人生的重大抉擇也是如此。不過至於如何選擇,有些時候,並非落於合適與否,惟願與不願。

(我在此前的文章里提到《那些學金融的後來都怎麼樣了?》,我們是為了什麼要學金融?我想絕大多數中國學生回想自己學校里的日子,甚至是邁入社會選擇工作的日子,最應該遺憾沒有一開始就被告知的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清楚的人是自己。我是誰,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麼優缺點,我適合做什麼,殘酷的社會壓力逼迫我們通過複製所謂的成功道路來獲取社會資源,而完全忽視了人的內在動能才是決定你位置的根本因素。

2. 這裡面有些同行提到了壓力和心態。我在回答時提到過壓力大的問題,實際上我個人在工作前半段的時候確實感覺壓力較大,要說現在,其實還好。至於心態,我認為這取決於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於我個人而言,只要你沒有變成基金的高級合伙人,公司對你個人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平台而已,你為公司和投資人賺錢,他給你薪水獎金,這是最直接的利益關係。你做的好了,名利雙收,做的差了,掃地出門,天經地義。不報不切合實際的期望,也就不會有忿忿不平的失望。

至於業績和投資策略方面,投資經理自然在建立頭寸之前會有周詳的計劃,面對不同的市場狀況作出相應的操作。在建倉之前,充分考慮,建倉之後,承擔風險與收益,為自己做出的決策負責,這也是天經地義,自然要淡然處之。 不過,真正的淡然,是在歷經市場浮沉有成功業績支持的自信。這也是我希望自己達到的高度。而投資賺不賺錢,靠的是水平,能賺多少,運氣也起很大作用,有些時候不必過度苛求,追求極致,這樣也會淡然一些。

(壓力和心態是90%從業者選擇離開這個行業的原因,包括我自己。)

3. 看到有些評論抱怨收入低辛苦。我認為,你的收入狀況取決於你所能為企業創造的價值多寡和對此價值的壟斷程度。至於如何提高解決,請自行考慮,因為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

(生活狀態不取決於行業,取決於自己。這裡說明一個現狀,對於大多數學金融的來說,其實並不能從事特別高端的金融工作,你想像中的金融工作都是別人的工作。絕大多數金融工作本質上是溝通工作,或者需要從溝通工作開始做起,而不是數學或者編程,後來你會發現,電腦和彙集了萬千程序猿智慧的計算程式會讓你在學生時代用筆反覆推演的公式毫無用武之地。換一種直白的說法,去市場買菜的時候,如果需要演算,你更多的是用牛頓X定律還是使用計算器或者電子秤?所以給出對金融行業充滿電視劇幻想的學生們一個打臉的真相。金融並不是你想像中的能賺那麼多錢,所以收收心,早點醒。一句很現實的話,大多數尋求金融機構理財的消費群體,少有幾個是做金融起家的。人生任何一個階段的「篩選」都只是一種形式,別被這些一時的標準迷惑,定義你最終歸宿的,一定是你能力和慾望綜合的那個真實的你。)

4. 至於有評論質疑回答的真實性,我回答的基本就是我的所見所聞或是基於朋友的描述。如果你認為答主的回答純屬YY,也不妨置之一笑,因為答案被質疑,不被認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是善意的指正,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認為可以回應的定然回應;不知道的,也不會不懂裝懂,誤人子弟。至於你最終的信與不信,客觀來講,於我個人沒什麼區別,也沒有什麼意義。

(漂亮的回擊。在我剛答完關於金融行業相關問題受到小部分關注時,反對諷刺聲也聽到不少,但是整體來說一句,任何反對諷刺我們的生活沒有造成任何影響,關係好的解釋一句,關係不好的跟我也沒有什麼關係。看客評論自由,但大多數看客評論,對答者的生活,沒有任何影響。我大膽猜測答主看到這些最多的反應估計是,過過嘴癮,隨便你。)

寫在後面

感謝你讀到這裡。說到底,長篇大論來,我跟答主有以下幾個觀點相同:1 即使行業不甚明朗,但仍有未來可期;2 即使缺點甚多,我依然能念一句好,說一句熱愛。

武漢的藍天白雲,謝謝你。


推薦閱讀:

央行印鈔!央行到底印了多少錢?
滬深 300ETF 為什麼不能完全追蹤滬深 300 指數?
集合信託和單一信託中的合同中沒有規定原狀分配條款,是否能根據某個法律規定進行原狀分配?
如何能在一年內靠自己賺到15萬?
當我們看債券市場研究報告時,我們在看什麼?

TAG:金融 | 职业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