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生活 - 第二品
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
時,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 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除了《阿彌陀經》是不問自說的經典之外,基本上其他的都是有個事緣,有人提問佛陀才予以回答。而這次就是長老須菩提了。須菩提長老在佛陀的十大弟子裡面是解空第一,也就是他老人家已經對空性很是有心得也能夠毫無障礙地為他人解釋。我們也知道《金剛經》其實是般若空觀裡面的經典,為什麼須菩提長老還要問呢?難道他不懂嗎?其實很多時候這些長老菩薩們都是借提問來讓世尊回答開示給大家聽的。有點唱雙簧的感覺。不過接下來在《金剛經》裡面的對答就是戲肉所在,精彩絕倫!
我們很多時候知道了一些皮毛東西就自以為了不起,到處宣說,好為人師 - 就好像末學這樣。其實是很要不得的!既然須菩提長老已經是解空第一,為什麼還要低聲下氣的說話呢?難道不知道一切相皆虛妄嗎?但是還是「偏袒右肩,左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啊!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一些師兄覺得自己不能著相,佛來佛斬,一切都是一攤屎。其實禪宗公案裡面的精彩對白和行為都是應當時之機而說而行的,不是動不動就將人家罵個狗血淋頭。佛法(不論是任何一個流派或宗派)都不壞世間法,該尊重的要尊重,該行的禮數還是要行的。
這品裡面的「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這部經典的核心了。即是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如何「住」,如何降伏這顆妄心?這裡也就是我們凡夫常常喜歡有一點依賴,可以有個靠山依靠著。我們常常會說到「要把心態放正」,也就是說如何定好自己的本份本位。在待人處事上,我們可能會有時候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出現,也可能會有時候心裡沒有底有點心虛。這些也就是我們心的所「住」之處。而長老須菩提在這裡就是問佛陀那些有善根的男女發了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心」應該將心態如何放呢?還有這些發心了的因地菩薩們如何去降伏這個被習氣熏陶了不知道多久的妄心呢?
但是如來為何要說出來呢?當然是佛陀的大慈大悲,要護念和付囑諸菩薩。不是說自己高高在上了,已經成就了,就可以擺個架子出來,其實反而應該是慈悲不斷。所以佛陀就答應為眾善男子、善女人開示了。
在生活中我們也是一樣要將自己的位子放好,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去看住這個妄動之心使到其不再成為我們的障礙。我們有時候會認為自己的職位或者學歷應該得到一定的報酬或尊重,但是當事與願違的時候我們就非常懊惱,覺得人家看不起我們,或者在針對我們。這是因為我們認為自己的學歷背景或者職位「應該」得到一定的對待。這些說到底其實只不過是我們自己的「認為」所以才導致我們執著於「應該」上。這部《金剛經》就是教我們這個心態是怎樣放才是發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而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心態也就是如何降伏其心了。心態沒放好就會有煩惱,心態放好了才是真解脫。在事上在理上都能夠圓融自如、洒脫自在。這不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要活得瀟洒自在嗎?
阿彌陀佛!
2007年8月10日 於上海
推薦閱讀:
※達摩祖師的佛法是大乘還是小乘?如是大乘與唐玄奘取回的大乘有何區別?如是小乘則禪宗到底屬於大乘還是小乘?
※佛法往生問題?
※開悟後與開悟前相比,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會有哪些變化?
※「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的佛性和第八識阿賴耶識有何區別?
※如何阻止佛法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