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寧德] 閩地南到東,以碗築成屋,這裡的傳奇你知道不?
蕉城之東南,飛鸞之境里,有碗窯村。於三都澳海邊,從古至今交通便利,港口貿易繁榮,盛產粗厚瓷碗的碗窯村,與海絲結下了不解之緣。不一樣的身世、風貌和風俗,讓它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奇特「驛站」。
據乾隆年間所修《寧德縣誌》記載:「本邑因有碗窯之業,漳、泉、興等處無業之民雜聚二都,以造碗謀食」。德化縣古志記載「清代族民開往外地務瓷者有寧德飛鸞梅田窯21人。」飛鸞嶺頭的石碑,在歲月無聲的流逝里,還記得這方小天地最初的源緣:來自漳泉的移民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遷居於此,至今已有300多年。他們的到來又為這窯火新添了生命力,於是閩東與閩南文化在這裡交融,共存百餘年。
碗窯村地處三都澳南岸,海岸線蜿蜒曲折,村前潮漲潮落,海運通達;村後山勢陡峭,農耕不利,卻有茂密的松林與高品質的高嶺土,自古是燒窯的好材料。於是碗窯燒瓷曾享譽一時。踏過腳底晶瑩的瓷片,踏過碗窯村熱鬧又冷卻的千年,舊年裡窯火映天紅,船帆常往來,人聲皆鼎沸的盛景沉寂在這裡的每一片碎瓷里,走過漫長的村道,彷彿昔年的絢爛,還依稀在眼前綽綽隱隱。
碗窯這方天地,房屋和瓷窯接連不斷,沿著海岸,蜿蜒三公里。這一處的宋窯遺址多達五處之多,在三都澳南岸,還發現了北宋青窯。早在建陽開始燒制兔毫盞時,亭里窯已開始燒制青窯,此窯窯址在今碗窯村後大嶺頭,由三座小山包組成。現仍然可見到七個透窯,面積約五百平方米,堆積層六米,有大量碗、碟、盤碎片。現存的窯址中還有一沓沓的碗坯。這是三都澳南岸最早的窯,大約產生於北宋元佑八年「移官營飛泉渡於焦門峽」之時。
曾經不熄的窯火,燒掉了多少泥和柴,湮滅了多少歲月,又有多少文明在這裡揚帆起航,去到更遙遠的外洋。
在碗窯人文的伊始,這個村子被山和海重重地圍困,祖先剛遷入時,沒有生產工具,既不能加工石頭,也無法生產磚塊,造房子成了一個大難題。聰明的祖先因地制宜,用上了窯廠廢棄的碗盒。
碗盒,是窯廠做碗時的工具。碗窯村的村民從古代開始,就開窯做碗。操作中,師傅會把已經做出形狀的碗坯放進圓形中空的碗盒裡,再置入窯中煅燒,大約一個小時碗就燒制完成了。碗盒則是在大約1500攝氏度高溫的火中鑄成,一般用過兩三次就要廢棄。
碗盒因為高溫鍛造,質地非常堅固,而且有防火功能。據村人里的老人說,上世紀70年代,村裡一個放置松枝的房子著了火,火勢猛烈,石頭都爆裂了。但碗盒砌成的牆體卻絲毫不受影響。此外,因為碗盒中空,牆體由里外兩層碗盒砌成,隔熱、隔音效果好,有冬暖夏涼的效果。於是以碗盒代磚,這個傳統也一代代延續下來,形成了碗窯獨具一格的建築風格,造就了碗窯令人稱奇的人文景觀。
蒼老的傳奇,在這綿延海岸線上的村與窯之間傳頌,冷卻的窯火凝住了百千年曾經燦爛的文明,輕敲碗磚,綿綿的迴音里是閩南遷居者排解不掉的鄉思,是這閩東窯火文化沉澱經年,待續的嘆息。
寧小愛丨文字編撰
網路丨圖片來源
《福建鄉土·蕉城》| 資料參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