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寧德] 半個世紀前的翠屏湖是這樣的

翠屏湖,半個世紀以前這裡是古田最繁華的鬧區,半個世紀過去了昔日的古田舊城早已淹沒在湖底。對於生活在新城的年輕人而言,是那麼陌生,那麼遙遠;可對於從舊城走過來的古稀之人來說,卻依舊那麼親切,那麼清晰,那麼魂牽夢繞的留戀。

古田舊城圖

1951年,建設古田水電站的消息,傳遍全縣。許多青年農民一下子變成一代產業工人,他們頭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手執鐵拳、肩抗鋼釺的形象,很讓大家羨慕。待到建設電站的全部藍圖出來後,大家才知道沿古田溪要建設多級電站,還要建大水庫,還要遷城移民。

1958年,是大躍進的頭一年。舊縣城就要搬遷了,城郊的鄉村也在準備搬遷。沂洋是庫區東邊最大的一個鄉村,全在「三八二」淹沒線以內的佔五分之四多,村前七大田洋、即牛欄洋、後坂洋、過溪洋、樓下洋、西安洋、蔣墘洋、溪邊洋都在淹沒範圍。沂洋溪沿岸一馬平川,是千百年來倆溪交匯所形成的沖積平原,更是稻麥豆、稻麥花生三收之地,是古田縣糯米、小麥、黃豆、花生的豐產區。此外,沿溪水沙坂幾百畝「白面桃」也被淹,只留下村後崑山腳下幾片無雨就旱、一年一收的山田。

後來清理湖底的工人來了,推倒了田頭寮,砍到了風水林,運走了舊木料。大壩合龍的時候,湖水席地而來,洶湧著像錢塘江潮水一樣蔚為壯觀,不時發出震耳的轟鳴聲。從此,家鄉的景觀自是與之前不同了。

若干年後的一個夏天,走在回家探親的路上。忽見湖水乾枯,村莊的整個輪廓露出水面。村頭那熟悉的田,那熟悉的溝;村尾那熟悉的路,那熟悉的橋。石拱橋依然那樣靜靜地橫著,古田溪依然那樣嘩嘩地從村前流過——怎麼還會這樣清晰呀!村口處那風景中砍柴的孩子們集結著等待的場面,沙灘上那月光下孩子們帶著自製古裝帽模仿古裝戲追逐的情景......重現眼前,歷歷在目。只是住所的土牆被水侵倒,故居淤泥一堆。找,一直找,可就是找不到家門前的石階、家牆邊的巷道......

智己策略丨文字編撰

《古田庫區》丨素材來源

網路丨圖片來源


推薦閱讀:

[i·寧德] 寧德二都和三都的鎮市之寶竟然有這樣的傳說!
[i·寧德] 寧德美女原來這樣多,誰是你心裡的最美?
[i·寧德] 一碗家鄉味道的牛肉水粉,讓你吃完以後扶牆走

TAG:宁德市 | 文化 | 旅游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