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國做P2P:(一)
這是2017年的第六十四篇。
昨天一個曾今的同行發了篇文章,他在這個行業混跡了三年,實習期的平台老闆跑路,後來轉去做第三方,而最近又離職了,再找工作,卻發現這個行業的工作機會越來越少了。我看完了後很是感慨,雖然P2P行業在中國已經有了10年歷史,從第一家平台拍拍貸成立,到最高峰全國有9000家平台運營,到目前還有2000多家平台在運營,但實際變化最快的,應該還是14-17年這三年時間。這三年,整P2P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歷了爆發、冰點、低谷、回暖這一輪迴,而這個時期的從業者們,有的功成名就屌絲逆襲,有的鋌而走險進了牢房,有的已經離開了這個讓他傷心的行業,有的還在行業中苦苦掙扎。
我就寫寫我身邊幾個朋友在這個行業的故事吧。
一、老闆
朋友A是某平台的創始人,原來自己是做不良資產生意的,每年賺個一千幾百萬還是很輕鬆的。14年後看著大家都做互聯網金融,他也心動了,於是投資了些錢去做P2P平台。他本身也不懂互聯網運營,請了幾波高管,換了幾次團隊,平台的代收和人氣始終起不來,一直不溫不火的狀態。每個月的運營支出和利息都要不少,而在15年前,基本上大部分的P2P平台,都是自己融資投到自己的項目里,不像現在項目都要求一一匹配。所以基本上平台融資的錢,都是給他去運作不良資產的。15年E租寶出事,所有平台都出現大規模提現,還好他抗住了,後來運氣不錯,把平台賣掉了,雖然虧了幾百萬,也算有始有終。他回憶說,我其實到現在還沒想明白,當時我認識的幾個平台老闆,真正是完全屌絲一個,我實力背景身家都還可以,怎麼他做的規模這麼大了,我還虧錢出局了呢?
這其實就是當時那幫平台老闆的一個縮影:有些平台的創始人就是純屌絲創業,屌絲在一無所有的時候,他就什麼都敢做,什麼都敢玩。有些平台,開始上線的時候什麼項目都沒,純自融給投資人利息,錢也不拿去投資,也不敢拿去花,就放銀行活期。等規模起來之後,他再回過頭去做資產端,慢慢去把原來的窟窿給堵了,到現在也洗白轉正了。反而有點錢有點背景的,做事情縮頭縮尾,怕有金融風險,想著不要把自己搞的身敗名裂進牢房,沒有這個必要。所以跟我這朋友一樣,虧錢出局,不再參與這個行業。
二、高管
朋友B是某P2P平台的總經理,平台創建的時候他就在了,算是這個平台的元老 了。在這之前,他在一家相對知名的P2P平台做理財總監,在那個時候,P2P平台還可以線下推廣拉人投資的。但平台一直虧損,老闆想著長痛不如短痛,於是想把平台給結束掉。還好最後找到了一個買家收購了平台,自己虧了些錢也就退出了。而他的日子,就不如原來那麼好過了,沒有賣之前,平台老闆比較信任他,什麼時候都讓他決策,下面的員工也都聽他的。新的老闆來了後,對平台有了諸多要求,慢慢他發現下面的人都不聽他的了,自己都已經完全被架空了。於是他打算去問問外面的行情,結果發現,像他這種什麼都懂一點,又什麼都不是很精通的管理型CEO,市面上一大把失業的轉行的,根本沒有坑可以留給他。在這個平台堅持了三個月後,還是被老闆辭退了。他也明白,新人新氣象,新的老闆是不可能重用他的。迫於生活的壓力,正好之前有幫平台老闆賣平台的經驗,他干起了平台買賣中介的事情。
這活其實還是挺需要技術含量的,他得首先找到賣家,然後根據賣家的情況,包裝下平台,再去找到合適的買家。一半交易當中,他是賣家或者買家的中介,而另一方,也有自己的中介,甚至中介有5-6個中介,因為負責收購平台的那個人,可能自己也想撈一筆,於是兜兜轉轉。但如果能幹成一筆,那基本上都有幾十萬的收入,最少一兩年生活就沒壓力了。他現在也很彷徨,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能去幹嘛?
15年之前,可能只要你稍微有點運營經驗,都可能會有平台老闆挖你去做總經理或者運營,因為當時這幫傳統老闆根本不懂什麼是P2P。而當時從業者也不多,能懂一些皮毛的,都讓大家覺得很專業。由於人員匱乏,這個行業的收入也水漲船高,很多平台的高管月薪都是30000起,加上提成獎金,一年收入可能過百萬。而從15年E租寶事件過後,平台跑路、停業、轉型,數量急劇下降,平台能給的職位越來越少,更別說高管職位了,已經在其他平台做高管的人員,不大可能去其他平台做一個基礎人員開始。有些運氣不好的,因為平台出問題,可能都抓進去了,比如最近才判的國湘資本。也有運氣好能力的,被大平台挖過去繼續當職業經理人,混的風聲水起。還有些,就直接轉行了。對他們來說,這個行業也就是他人生中的一個小插曲吧。
三、廣告公司
朋友C目前是某家廣告的負責人。在去開廣告之前,他在某個平台做過商務總監。當時那平台一個月投放超過300萬的廣告,基本都是出自他手。有了這麼大規模的投放經驗,對於廣告投放這塊,自然是駕輕就熟。後來這個平台名氣起來了,基本不用廣告投放了,自然他也就閑下來了。於是他自己就去創業開了家廣告公司。這個行業其實竅門也很多,跟你平台談的時候,可能是按自然流量的成本來報價的,而真到實施的時候,可能就找了一波羊毛黨給你刷完了,而且刷的還特別專業,要復投率有復投率,要註冊用戶有註冊用戶,大額小額相應比例都有,純了沒有留存,跟真的一樣。但真實用戶,跟羊毛用戶的價格,那就是天差地別了,可能一個用戶的價格就差距100-200,所以很多廣告公司靠這個賺的盆滿缽滿。我這個朋友還算實在,基本該投放還是投放,也不作假,在業界也算有些名氣了。現在想想,他應該是成功轉型了。
行業發展的這幾年,養活了大量的廣告公司。專業的非專業的,甚至我知道有些就是一幫投資人自己組織的團體,自己也弄個廣告公司,去接廣告。而業內,大家都默認了一個潛規則:如果效果差,就找點人來補量,把數據弄得好看點。而平台的運營小夥伴們KPI壓力太大,沒有辦法,也得找渠道來沖衝量,一般在年底的時候,是這種生意的高峰期。當然,如果能拿到某知名平台的獨家渠道,一年啥都不用干,純收入可能幾百萬。而行業的獲客成本,卻越來越高,從之前的10塊,到現在的1000塊。而這,跟這些第三方的廣告公司有很大的關係。今年還有兩個朋友想找我合作開新平台,給我股份讓我去運營,我直接問他兩個問題:1、你有沒有準備燒超過500萬現金的準備。2、這些錢燒完,平台也不一定能夠運作起來,你要有思想準備。他後來回去想了想,還是老老實實做自己的資產端去了。
我常說,P2P行業本身就是個屌絲逆襲的地方。取得成功的,大多都是屌絲創業。只不過現在成功了,大家就開始包裝自己身份憶苦思甜了。而未來,雖然監管政策的越來越嚴格,資本大鱷的進場,而互聯網金融也不再是風口了。所以這個行業,給屌絲的機會似乎越來越少了,大家且行且珍惜吧。
(文中所提人員是我從十幾個人身上提煉的素材修飾而成,並未特指某人,請大家別自己對號入座找我麻煩了)
如果喜歡老七寫的內容,請關注並幫忙轉發
每周二晚8.30老七將在千聊《老七玩金融》開公開課,有興趣的可以去收聽
版權申明:
本文版權屬於《老七玩金融》微信公眾號(wubin2015game)
其他商業行為轉載或合作請聯繫:36170746@qq.com
推薦閱讀:
※這些老男人的事業線 都在這裡長出了個叉
※衚衕經濟簡報 - 2017年1月
※什麼是 Quant?
※K線的精髓在哪裡?
※美股沒有漲跌限制,T+0交易為什麼沒有暴漲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