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律」逼近
上次我去拔牙,拔完後醫生跟我說了20多條注意事項,包括:不要吐口水、不要用東西觸摸傷口,不要刷牙,漱口,盡量少說話;24小時內不要吃太燙、過硬的辛辣刺激食物,涼的東西可以吃一點;可以喝粥,吃麵條,不要劇烈運動,進行重體力勞動,不洗熱水澡,不喝酒,吸煙......
說了一圈,我完全懵逼了,一條也沒記住,我急忙打斷醫生說:告訴我為什麼?
最後來來回回問了好幾個問題,終於發現,所有的原則就自由一條:要讓傷口自然癒合。
就是說:要做一切能促進傷口癒合的事,同時避免做一切 會影響傷口癒合的事。
這件事給我一個啟發,任何事情,必須抓住事物背後的本質
表面的技法千變萬化可以有無窮多,不可能全部記住和掌握;你要透過表面看本質,往回推倒,抓住一件事背後的本質規律,就能舉一反三,一通百通。
(後來我發現這種思想,學術界稱之為:第一性原理)
後來我在想:我們從小到大學習了那麼多知識,有多少是表面的技法?有多少是看透了事物背後的本質呢?
小時候我們學習與他人友好相處、表達自己,具備正常人類應有的思維方式、交流方式。(難怪有科學家說:我這一生學到的最重要的知識,都是在幼兒園學到的)
上學時,我們強行記憶所有書本上的知識點,對知識本身沒有興趣。
工作後我們學習專業知識。努力成為一個牛逼的、專業的xxx(工程師、設計師、產品、運營),包括常用軟體。不同職位要求的技能樹不同,但基本都有相關的書籍、牛人介紹經驗;我們學習職場上與人相處的規則:如何與領導、同事、下屬合作、交流溝通,把事情做成。
生活中我們學習和家人(愛人、孩子)、朋友愉快相處,與自己相處。
為了在工作、生活中表現更好,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成為一個更智慧的人,我們看書、我們向高人請教、和他人交流,看各種文章......
這一切的學習中,有多少是表面的技法?學到了多少事物背後的本質呢?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真正的運行規律又知道多少呢?
<第一篇:人性>
案例一:請問,如何讓別人喜歡你?
相信你能給出很多回答,例如:
對人家好一點,多微笑,要真誠地誇獎別人,不要諷刺挖苦嘲弄別人,記住人家的名字,要有優雅的談吐,多承擔責任......
成功學作家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系列書籍中提到的以上類似的無數技巧和案例
但我想:沒人記得住,也沒人能真正做到
但如果我告訴你,卡耐基所有的書,都只闡述了這樣一個道理:
人們喜歡自己
人們喜歡那些喜歡自己的人
人們喜歡得到關注、尊重、贊同、友好對待
人們希望自己的慾望、需求被滿足
人們喜歡那些不自私的人(不自私意味著放棄好處)
遵從以上原則的人,人們會喜歡他;違反以上原則的人,人們會討厭他
懂得了以上的規律,你將做到這三點:
1、你能輕易得出和卡內基同樣的觀點,只需多考慮幾種場景即可
2、你能輕易看出「某個討人喜歡的傢伙」到底做對了什麼引得大家如此喜歡他
2、你能依靠以上的原則(規律),輕易理解、記住甚至發明「更多討人喜歡的技巧」
為什麼你能做到這三點?
因為你抓住了事物、問題的核心——人性中關於「對他人產生喜歡的感覺」的內在機理
案例二:請問,如何做一個精彩的演講?
演講小王子羅永浩教導我們說:
要有數據。數字最有說服力。
要吹牛逼。但要注意適度。
要會裝逼。人們不討厭裝逼,只是討厭那些裝逼裝的不好看的演講者。
要開玩笑。幽默感始終最受歡迎。但幽默感比較差的人,不要刻意去講笑話,對於觀眾而言,這並不好笑。
要講故事。上台開場時先講個故事,是非常好的切入方式。
要有畫面。一張圖片勝過千言萬語,畫面可以給觀眾留下更深的印象。
要提問題。提出好問題,吊起觀眾好奇心。
要三段式。演講節奏類似行軍路線圖,明晰的要點分類,可以使觀眾全程跟著演講者的節奏走。
要有境界。結尾的拔高和升華。
要講邏輯。邏輯很重要,但對於普通聽眾,故事更重要。
要有情感。這也是演講技巧中最重要的一點。不要長期從事感覺不到熱愛和激情的行業。
要標題黨。人們不是討厭標題黨,只是討厭比較low的標題黨。
..............
但我想:沒人記得住,也沒人能真正做到
但如果我告訴你,所有演講的技巧,本質上都是人性。
1、人們只關心自己,所以你需要:
講他們關心的事,要有利益點:更多的你,更少的我
2、人們有好奇心,所以你需要:
提出好問題,吊起觀眾好奇心,甚至是標題黨
要多問什麼,幫用戶找到答案,也彰顯自己這麼做的初衷
3、人們喜歡自己,而且會愛屋及烏,讓他們喜歡你是第一步,否則他們不會相信你,所以你需要:
幽默,讓他們喜歡你
4、由於控制人的慾望的那部分大腦——爬行腦,更加喜歡視覺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所以你需要:
一圖勝千言;一個視頻勝過一千張圖
多用圖表,而不是文字
論據一定要視覺化、鮮活,這樣才能抓人眼球,獲取注意力
要講故事,人類有豐富的想像力,而且故事非常有畫面感
5、人們有共情的特徵,所以你需要:
你悲傷他就悲傷,你開心他就開心,理論上你可以控制聽眾的情緒,讓聽眾感受到你的情感
而且你需要裝逼和吹牛逼,讓人們理解你這麼做的內在動力,人們會理解你的
6、人們記不住太多東西,尤其當各個事物之間沒有邏輯關係時,所以你需要:
要有明晰的要點分類,而且不要超過三個
要講邏輯(和第四點中的講故事略有衝突,不同技巧可以用來對付不同的聽眾)
7、...................(更多可以利用的人性)
看到本質區別了嗎?
懂得了以上的本質規律,你將做到這三點:
1、你能輕易理解人家的演講為什麼這麼牛逼
2、你能輕易看出「某個特別會演講的傢伙」,到底做對了什麼本質的東西,而不再「外行看熱鬧」
2、你能依靠以上的原則(規律),輕易理解、記住甚至發明更多演講技巧
小結:
這個社會基本是由人構成的,理解了人性,就能理解很多事情、問題的本質
正如魯迅先生說的:世界上一半的事,如果按照第一性原理往回推倒,都會回歸到人性上
魯迅還說:我沒說過上面這句話
<第二篇: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
雖然這個社會是由人構成的,但在整個世界的運行規律面前,人性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畢竟,人類的歷史、甚至生物的歷史都是如此短暫。
而那些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正在解釋這個世界真正的運行規律,包括:
物理學中的:
平衡點
臨界質量
顛覆力矩:投機里的槓桿原理
臨界點
槓桿原理
壓力和壓強
生物學中的:
進化論:自然選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複雜適應系統
現代達爾文綜合模型
叢林法則
工程學中的:
後備系統
斷裂點理論
冗餘備份
質量控制理論
社會科學中的:
自我組織理論
層創進化理論
艾爾法羅預測模型
還有心理學中的認知誤判心理學,化學中的自我催化模型(複利效應),經濟學中的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歷史學、生理學、邏輯學、天文學、地理學、會計學等。
查理芒格說:這個世界的智慧絕對不會集中出現在某個學科,他們一定散落在不同的學科,而且越專業的人通常都會有「鐵鎚人傾向」,所以具備多學科的多元思維模型,才能讓你擁有真正的普世智慧。
這些,查理芒格稱之為思維模型。
小結:
回歸人性,能讓你更加深刻地洞察這個社會
學習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學習思維模型,能讓你向「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律」靠近
這些規律能讓你理解更多的現象,找到更多問題的答案,看透更多事物的本質,做出最明智的決定
<第三篇:學什麼和怎麼學>
關於學什麼,我們可能學錯了
我們學習了太多技法層面的東西,記不住也用不上
一個事情出來,我們在各個群瘋狂地討論著,永遠在看熱鬧,看笑話,不願多想一步
我們看太多的文章,書籍,卻沒有提煉出本質的東西
我們學習了這麼多年,年齡漲了,可智慧卻一點也沒漲
那麼到底學什麼呢?
除了學習你的專業技能之外,你幾乎要花同樣多的時間學習思維模型
況且,思維模型除了能使你看清事物本質,做出明智的決策,對你專業的學習也有好處
關於怎麼學,我們可能又錯了
一切都需要回歸到一個問題:人類掌握一個知識、技能的過程是什麼樣的?
先說掌握知識
大家都上過學,我覺得現代的題海戰術,對應試教育的中國來說,是最好的方法
講教科書中的概念、講案例、講公式,講習題的時間,其實非常少
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做題,講題......以至於一看到題,就能生理反應地開始寫答案
很明顯,題海戰術犧牲了學生對知識的興趣,犧牲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這一切都是應試教育這個制度造成的:既然你只要求考試分數,那我就直接訓練學生的答題技巧咯
題海戰術背後的學習機理是正確的,符合「刻意練習」的原則
推薦閱讀:
※人天生就愛「自圓其說」,這是我們最大的麻煩 | 混沌大學筆記
※在這存在無數主觀事物的世界上,真理該如何存在?
※有哪些人對你說的話當時你聽起來很有道理,後來你卻發現是錯的或者是片面的?
※2000年前,他說了一句話,現在竟然還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