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寧德] 閩東女神崇拜第一期:臨水神女——故事已久遠,信俗延千年

閩東的女神崇拜是母系社會女性崇拜的延續。古代在生產低下,醫療匱乏的情況下,收穫與生育密不可分,具有接生技巧、熟悉草藥功能的女性往往易被神化,閩東的女神崇拜文化獨具特色。今天小愛待大家了解閩東四大女神之一的臨水夫人,看看臨水信仰的由來與延續千年的信俗

陸上女神,臨水夫人

「臨水夫人」陳靖姑是婦孺皆知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與「海上女神」媽祖齊名的「陸上女神」。在閩地特色的女神崇拜文化中,對閩東地區影響最大的女神是臨水夫人陳靖姑,被奉為婦女、兒童的保護神。臨水夫人崇拜起於古田,古田大橋的臨水宮為其祖廟,經過一千多年的沉澱,業已成為一個影響東南亞甚至全球的神祇。

縣誌記載,信仰由來

古田臨水宮始建於唐貞元八年(公元792年)。臨川河邊有一石洞稱之臨水洞,相傳有白蛇盤踞其間為害生靈。有陳姓女子斬白蛇於洞口,並以身鎮之。鄉人感其恩在臨水洞口建廟以祀。廟初建時曰「龍源廟」,後陳靖姑信仰在江南地區不斷傳播,影響日漸。據明·萬曆版《古田縣誌》記載:

「順懿廟,在縣治東三十里,地名臨水。神姓陳,家世巫覡,祖玉,父昌,母葛氏。生於唐大曆二年,神異通幻,嫁劉杞,孕數月,會大旱脫胎往祈雨,果如注,因秘泄,遂以產終。訣云:『吾死後不救世人產難,不神也!』卒年二十有四。自後靈跡顯著。」

這段短短百字的文言記敘,信息量之大,讓人不由的喟嘆。那時的陳靖姑懷有身孕,正逢閩地大旱,作為巫,為民祈雨職責所在。但卻因祈雨死於難產,令人扼腕嘆息,作為一個法力受人敬仰的巫,都遭難產的厄運,當時整個社會婦女生產的危險局面可想而知。陳靖姑在臨終前,發出的悲愴又振世的遺言,涵蓋了生育和勞動生產,生育被後人總結為「保赤護幼」,消災祈雨被後人總結為「保境安民」。臨終遺言成了她由人入神的轉折點。對於生命平安,健康成長是古代社會最大的祈求。

聖上封賜,信仰發展

臨水女神最具個性的神性是「救產護嬰」。明萬曆九年(1581)王應山《閩大記》卷之五十二《外傳一》載:

宋時浦城徐清叟子婦懷妊,十有七月不產。忽有一婦來言:「姓陳,專醫生產。」乃令移之婦樓上,鑿穴,產小蛇丈余。自竅而下。諸仆持梃斃之,產婦遂痊。酬以金帛不受,但需帕方,令徐親書某贈數字,且言:「某居福州古田,左右鄰某也。異日垂青,甚幸!」言訖不見。後清叟知福州,遣人尋訪所居。鄰人云:「此間有陳夫人夫人廟,嘗現身救人。」入廟視之,徐所題帕在案上。徐請於朝,封慈濟夫人,賜額「順懿」。由於得到朝廷褒封,陳靖姑由普通民間女神一躍而為欽定神明,闕後臨水宮出現「祈禱無虛日」之盛況。

祭祀信俗,延續千年

許多崇拜陳靖姑的紀念和祭祀活動,已演繹為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田至今還保留著「求香火」、「請花」、「請奶過關」、「迎神」、「演戲」等習俗。每年正月十五,已婚婦女紛紛前往臨水廟,燒香求拜,祈求「早生貴子」或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希望懷胎的婦女要將供案上的杏花采一朵回家,叫「請花」,白花代表男孩,紅花代表女孩,寓意開花結果。懷孕後要請臨水夫人保胎,分娩時得去宮廟請一香爐回家,意在請求臨水夫人親臨產房,保證產婦平安。嬰兒順產後,把香爐送回宮廟叫「迴鑾」,要備辦豐盛的供品酬謝神靈庇護之恩。兒童生病也需去臨水廟祈禱女神顯靈醫治。孩子未滿16歲以前,需要臨水夫人保護。正月十五臨水夫人誕辰,各地百姓都要舉行「請奶過關」的活動,並將歡慶元宵與慶祝神誕相結合,組織隆重的慶醮社火活動。

臨水宮請香接火儀俗,是請香接火儀隊將香火從臨水宮請得,迎回本村後,各家各戶又在門前接送香火種,爾後大加慶賀,以這種方式表示他們新的一年開始,新的生活開始。請香接火時間長,不僅全年中到祖宮請香接火之儀隊絡繹不絕,而最突出的是在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長達十五天的時間內,各地民眾爭先恐後、潮水般地湧向古田臨水宮請香接火,儀式的場面十分壯觀,為其他宮廟所罕見。

風俗三忌,民間廣傳

由於崇拜陳靖姑,民間還形成風俗三忌:一是姑娘18歲不訂婚不出嫁,24歲不生育。這是由於陳靖姑18歲出嫁,24歲因祈雨而胎毀身亡。二是祭祀時用雞不用鴨。傳說陳靖姑祈雨時,蛇妖和長坑鬼曾經變幻雞來坑害她,而鴨則來營救她。因此,婦女做月子也都用雞不用鴨。三是轎不點燈,香灰常掃。相傳陳靖姑坐化為神後,蛇妖陰魂不散,苦苦哀求仙師開恩:「小妖何時出頭?」陳靖姑下咒說:除非臨水宮中鐵轎開花,天地爐香灰龕滿。

臨水夫人的各種傳說豐富了古田的民間文化,由臨水信仰衍生出的各種民俗與祭祀活動,成為了古田乃至整個閩地靚麗的風景線。

寧小愛丨文字編撰

《印象·臨水夫人》丨文獻參考

網路丨圖片來源


推薦閱讀:

我國國內的射電望遠鏡陣分布在哪些地方?
朝鮮人韓國人的姓氏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阿米什人不像極端穆斯林那樣具有攻擊性?
為什麼美國ABC節目出現「殺光中國人」的言論,美國華人反響強烈不斷抗議,而在知乎上一邊倒的「寬容」?

TAG:宁德市 | 文化 | 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