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宇宙中的死後新生:科學家第一次在超新星遺迹中心發現出乎意料的分子

文:娟娟

由英國卡迪夫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團隊,第一次在一顆爆炸後的恆星(距離地球16.3萬光年之外的超新星1987A冷卻的遺迹)中心發現了大量出乎意料的分子。

這些分子就是HCO+和SO。此前,在同樣的區域中,人們已觀測到另外2種化合物,CO和SiO

圖片:超新星1987A的藝術圖解,揭示了超新星遺迹(紅色)寒冷的內部區域,ALMA在其中探測到大量的塵埃並成像。該內部區域與外殼(藍色)形成對比,在外殼處,來自超新星的能量與其爆炸之前從恆星噴出的氣體殼相撞(綠色)。

Credit: A. Angelich; NRAO/AUI/NSF

曾經,天文學家認為,大規模的超新星爆炸將會完全摧毀任何可能已經存在的分子和塵埃。

不過,這些意想不到的分子的出現則意味著,恆星爆炸性的死亡可能會導致在極低的溫度下,產生分子和塵埃雲,而這種情形和人們在恆星形成區(又被稱為「恆星的搖籃」)所觀察到的情況類似。

天文學家使用了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簡寫ALMA,世界上最強大的射電望遠鏡群)觀測了超新星1987A的中心地帶,並且獲得了相當精緻的細節。

圖片:ALMA Credit: ESO/C. Malin

卡迪夫大學物理和天文學院的Mikako Matsuura博士說:「這是我們第一次在超新星中發現這種類型的分子,它們的出現對於人們長期持有的假設——超新星爆炸會完全摧毀恆星內任何可能已經存在的分子和塵埃,提出了質疑。」

「我們的結果顯示,隨著來自超新星的殘餘氣體開始冷卻至200°C以下,很多被合成的重元素就能夠開始形成豐富的分子,創造出一個塵埃工廠。」

「最令人驚訝的是,這種產出豐富分子的工廠通常是在恆星形成的情況下被發現的。因此,大質量恆星的死亡或許會導致新一代恆星的誕生。」

相關發現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第一作者就是Mikako Matsuura博士。(論文地址: academic.oup.com/mnras/

圖片: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超新星1987A的圖像 版權:NASA

自從1987年2月,人們第一次發現超新星1987A之後,天文學家們一直在對它進行研究。不過,曾經由於技術所限,分析這個超新星的最內層核心非常困難。ALMA在毫米波長的觀測能力,使它能夠穿過氣體和塵埃進行觀察,並研究新形成分子的丰度和位置。

延伸閱讀:什麼是超新星?

根據NASA的說法,超新星是一顆恆星的爆炸,它是太空中發生的最大爆炸。

當恆星的內核發生變化時,就會導致超新星爆發,這種改變可以以兩種不同的方式發生。

第一種類型的超新星發生在雙星系統中。這種雙星系統包含一顆碳-氧白矮星,會從它的伴星吸積物質,最終,由於積累了太多的物質,從而導致白矮星發生爆炸,成為超新星。

第二種類型的超新星發生在一顆恆星壽命終結之時。由於恆星耗盡了核燃料,它不再有足夠的熱量和能量對抗自身引力的力量,曾經由核聚變撐起的恆星的外層,會轟然倒塌,以巨大的力量墜落到核心上,而這場崩塌的回彈則引發了巨大的爆炸,這就是另外一種類型的超新星。我們的太陽是一顆單獨的恆星,但是它的質量並不夠大,因此,未來它不會成為一顆超新星。

圖片:這張錢德拉X射線照片顯示了仙后座A,這是銀河系中最年輕的超新星遺迹。

  Credit: NASA/CXC/MIT/UMass Amherst/M.D.Stage et al.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推薦閱讀:

太陽系之前的恆星殘骸去哪裡了?
超新星爆炸可以有多恐怖?
庫侖力消失後,地球會發生「超新星爆發」嗎?
中子星合併是多劇烈的天象,和超新星相比如何?
如果在比鄰星的位置爆發一顆超新星,人類可能滅絕嗎?

TAG:超新星 | 恒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