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讀書 #143 旅途中的暢想與思考——安藤忠雄《安藤忠雄都市彷徨》
我是在念大學的時候才有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旅行。第一次看到壯闊綺麗的山水風光,迥然不同的民族風情,像第一次走進國畫,像第一次墜入夢境。自那以後,我就喜歡上了旅行。
隨身帶一本筆記本,在火車上,飛機上,忙碌的旅途中一有空隙就寫個不停。如今本子已經換過幾次內頁,走過些有意思的地方。曾在懶洋洋的海灘上悠悠地行走,也曾在濕漉漉的碎石路匆匆地躲雨,旅行有悠閑有艱辛,旅途有原野有高樓。看過的風景也好,吃過的美食也罷,旅行中最有意義的,大約是潛移默化間帶來的成長。這些年出國旅行已經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幾乎哪裡都有中國遊客的身影。但是在 1960 年代,世界仍處於一片動蕩之中,中國有「文化大革命」,法國有「巴黎五月風暴」,日本有「學運潮」。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當年身無分文的年輕的安藤忠雄,開始了他在歐洲的流浪之旅。
「旅行「不只是身體的移動,重要的是暢想、思考。
當年抱著拜見建築大師 Le Corbusier 的想法開始流浪的安藤忠雄,如今已成長為一位名建築師,他的許多建築成為遊客們朝拜的地點。他不僅是一位建築師,亦是文筆極佳的作家。《安藤忠雄都市彷徨》一書,就是他在旅途中的暢想與思考。
踏進光之教堂的那一刻我想:「啊,這就是那個有名的光之教堂啊,真小。」一眼可以看到盡頭的十字架,嵌在清水混凝土的牆體里,裝著乾淨的玻璃,光透過十字架浸潤整個教堂。那天下著小雨,昏暗的教堂里立著小燈,光從建築師設計的十字架與玻璃窗來,斜向貫穿整個教堂的牆體的空隙間也漏下迷濛的光線。允許遊客進入的時候,教徒們已經做完禮拜。空蕩蕩的教堂里彷彿呼吸可聞。沒有梵蒂岡式繁複的紋理與形象,安藤忠雄用樸素的牆和光,打通了與上帝對話的信道。
據說為了實現這些「樸素」的清水混凝土牆,其背後需要耗費的資源是十分可觀的。清水混凝土類似石材的質感已極具裝飾性,不需要額外的裝飾性材料,所以為了防雨水侵蝕,需要增加額外的防水塗層。而為了這個「樸素」的裝飾性,像是絕對平整的表面和完全對稱的孔眼,對施工質量的要求極高,能夠完成光之教堂建模的工匠,本身需要具備高超的技術和精度。這面看似普通的牆,其實一點都不簡單啊,撫摸光之教堂的外牆時我想。
這座位於小城茨木的普通教會尚且能夠引發旅者的想像,更不用說矗立在歐洲幾千年的建築了。1968 年,27 歲的安藤忠雄開始了米開朗基羅的巡禮之旅。在羅馬,端詳著聖彼得大教堂的《聖母憐子像》,仰視著西斯廷禮拜堂的《創世紀》和《最後審判》;在佛羅倫薩,注視著美第奇家族禮拜堂的《晝》、《夜》、《晨》、《昏》。米開朗基羅的委託工作往往需要花費數十年的時間去完成,他既是文藝復興三傑中壽命最長的一位,也是藝術熱情最為旺盛的一位。有些人寫遊記會以自己的視角記錄旅途的感動與快樂,讀者彷彿跟隨作者一同體驗了旅途的艱辛與美好,而安藤忠雄的遊記則會寫出自己的思考,從米開朗基羅耗費三十四年建造教皇尤利烏斯二世的陵墓,聯想到自己花費十四年建造「六甲集合住宅」的案子。
對於現代建築來說,這個案子真是非常耗時的作品。經歷過這樣的過程,安藤忠雄覺得米開朗基羅可以長時間做同一個項目真是令人吃驚。
這種近乎貪婪的工作態度,令我覺得所謂的藝術家「創作者」,還真是慾念深沉的人啊。
……看到米開朗基羅在創作上如此強大的意念,是我不得不感到所謂的「創造力」,還真不是一個善良的人所能擁有的東西呢。
不管是記錄式的遊記也好,思考式的遊記也罷,能夠讓讀者感動的文字就很可貴。讀《安藤忠雄都市彷徨》,有些地方我自己去過,有些沒有。去過的地方結合自己的體會,常有「沒錯就是這樣」的感覺,也會有「啊原來還可以這樣思考」的火花,沒去過的地方讀到有意思的段落會覺得「真想去一趟這個地方啊」。
今年(2017 年)東京國立新美術館開館 10 周年,除了草間彌生史上最大展覽以外,也辦了名為「安藤忠雄——挑戰」的展覽,號稱要在現場一比一還原「光之教會」建築。雖然我比較懷疑在有限的空間里「欣賞建築」會有怎樣的效果,但是能把安藤忠雄散落在各地的不同建築通過照片、影片、模型等形式彙集到一起,應該也是件有趣的事情。
如果可以的話,還真想去一趟雪地里的「水之教堂」看一眼啊。
17.07.02/夜
於自居參考資料
- 本期書名: 安藤忠雄都市彷徨
- 作者: 安藤忠雄
- 譯者: 謝宗哲
- 出版社:寧波出版社
- ISBN: 9787807430193
- 版本: 紙質書
推薦閱讀:
※什麼年齡可以讀24史,讀史有什麼用?題主今年18歲
※讀思筆記十二:讀冉萬里《絲路豹斑》隨筆
※讀書筆記 |《把時間當做朋友:運用心智獲得解放》By 炳梅
※3.31-4.15 如果牆會說話
※人人都有巨嬰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