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美國人都說,這是史上最殘忍最血腥戰爭片 | 《煉獄》
導演: 亞歷山大·涅夫佐羅夫
編劇: 亞歷山大·涅夫佐羅夫
主演: Alexandr Baranov / Viktor Stepanov / Viktor Stepanov
類型: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語言: 俄語
上映日期: 1998-03-23
片長: 120分鐘
又名: Chistilische
IMDb鏈接: tt0846774
劇情簡介:
1995年格羅茲尼之戰,激烈的巷戰有如當年的斯大林格勒,俄車雙方死傷慘重,就連美國軍方也驚嘆"打不起這樣的城市戰」。
典型的低成本影片,這是俄羅斯人自己拍的關於第一次車臣戰爭的電影。講述了俄軍一座野戰醫院慘遭車臣恐怖分子襲擊的故事。攝影師用寫實手法,刻意拍攝了許多以往戰爭題材片所未描繪過的慘烈場景。車臣僱傭軍把俄軍士兵的頭割下來,掛在火箭彈上射向對方;俄軍坦克手奉命把戰友們的遺體碾碎。這裡沒有《Black Howk Down》里"Leave no one behind」式的宣言,只有嗆人的硝煙、無限的仇恨以及苦澀的勝利。老實說,如果本片有美國大片那樣的資金撐腰,絕對可以成就一番票房,至少也決不會1997的片子至今也默默無聞。可現實就是現實,雖然是模糊的畫面、單調的機位、幼稚的音效以及少得可憐的特技,但這些絲毫不能阻止本片向我們展現一場血淋淋、赤裸裸,充滿死亡與歇斯底里的車臣戰爭。這裡沒有攻克冬宮一樣豪邁的衝鋒,卻有坦克碾壓著戰友的屍體迂迴前進;沒有馬恩列斯光輝思想的指導,卻有兩個專打男人下身的變態的匪幫女狙擊手……本片顛覆了太多東西,又塑造了太多東西。
|本文一共1089個字,你數一下看對不對
某種意義上可能戰爭電影會分為兩種,「寫實」和「寫意」,而那種「寫實」的電影又可分為「殘忍」和「真實」。而本片恰恰是「寫實」當中的「真實」。「真實」到讓人不寒而慄。
雖然較低的成本以及固定的幾個鏡頭語言難免讓人疲倦,但是這種機械性的重複還是會讓人感覺有點不舒服的。我們從中看到了太多太多。我們以往看到的那些關於戰爭殘存的一些幻想一下子就都破碎了。我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何以很體面的死去的英雄,我們甚至認為一槍斃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這就是戰爭,這就是現代戰爭。我們能發掘的就是之前的那些銀幕固有的形象轟然倒塌,我們沒有看到那些慷慨激昂的語句,我們沒有看到偉大的馬列主義。我們看到的只有無數的殘肢斷臂,以及痛苦的呻吟。
本片最令人絕望和恐懼的就是原來本片描述的勝利也不是長久的,大部隊支援並沒有到來,而後的數小時之內醫院再一次的淪陷了。而且本片只不過是車臣戰爭的一個很小的戰場的縮影。我們有理由相信整個戰局都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而這些在戰爭中死去的生命究竟有誰會留存。
就像指揮官最後說的那樣,司令官們是不會記得坦克手這樣的英雄的。只有真正參與過的人才會明白那個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麼,在不理解內情的人們看來,這個不過是一些報告上的數字一樣,沒有人會一直記得那些為了今天安寧而付出生命的人們,甚至連他們的名字都不會長久的留存。和平對於戰爭來說就是一種遺忘,而我們對於這樣的遺忘往往都會欣然接受,因為我們喜歡安逸。我們並不喜歡或者是擅長去記住那些為了我們的安逸而付出生命的人。因為那些人會勾起我們痛苦的回憶。這個不是我們想要的。
英雄總是不會過於光鮮亮麗的,少有我們想像的那樣的英雄會一直出現,我們能看到的總是一些殘破不堪的人去為了某種信仰堅守。真相往往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殘酷很多倍。但是我們卻喜歡活在自己的意淫中不去透視真相,即使真相距離我們只有一步之遙。
我們依舊是習慣去為了某種安慰而去選擇相信那些本不該存在的美好。但是我們並不能以此而避免真相的來襲。真相就是這麼赤裸裸的來襲。我們總是會被猝不及防的造訪而目瞪口呆的。
我們有理由相信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因此需要我們去守衛。更需要我們不要輕易遺忘那些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而人類的發展無不是一場又一場的屠殺。我們研究的那些先進武器只不過是為了對於和自己意見不合的同類的屠殺。一定意義上來說我們所遭遇的一切戰爭都是自作自受,似乎我們並不習慣守衛和平,因此我們才會試圖挑起一場又一場的戰爭。不知道這是不是一件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珍愛和平,我們既然不願意回首戰爭,倒不如永遠記住為了和平而犧牲的那些無名的生命吧。也讓他們的犧牲變得有意義些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堅不可摧》?
※美國戰爭片 很多宣揚的都是犧牲更多的人去救很少的人 這是藝術的誇張和美化 還是現實如此?
※荒誕可以,但別荒謬
※求一部二戰潛艇電影名字?
※十部曾在CCTV6輪播的經典,可以填補《芳華》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