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公益--《誰說大象不能跳舞》書摘三
前言:
這篇文字是我讀《誰說大象不能跳舞》中慈善公益內容之後,積攢了很久的思緒的一個總結。
先看書摘吧!文筆不行,寫不了自己的體系文章,篩磚、搬磚、搬好磚我還是擅長的!
----------------------------------------------------------------------------------------------------------
原文:
第三十章 IBM與社會
- 實施真正的變革
- 我堅決主張,公司在慈善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能夠而且也應該超越填寫支票的層次。就像我們社會上哪些傑出的組織一樣,(IBM)公司的確做得比社會上大多數組織要好,最重要的是,(IBM)公司也知道如何規劃、管理自己的資源、與各種機構交往,以及從事其他許多有建設性的活動,這些活動對於所有非營利性組織來說,也都是非常必要的。
- .IBM與美國州長聯合會,合力成立了Achieve的機構,在美國公立學校制度改革中發揮了最為重要的作用。
- 哈佛商學院的教授稱之為從「小改小革」模式向「真正的改革」模式的切換。公司可以通過把社區的需要視為一個機會,而不僅僅是一種責任,從而實現把社會責任轉化為社會創新。
- 20世紀80年代,我們引進了一種叫做「相關事業營銷」的概念……從美國運通卡業務的收入中,抽出部分用於自由女神像的修復工程……在非常短的時間,我們就籌集了200萬美元…… 同時自由女神像組織也接受了美國運通公司機智而漂亮的營銷方式…… 這就是真正的將多餘改革轉變為真正改革的做法。
- 在教育領域,IBM率先啟動了一個名叫「重塑教育」的工程……尋找消除孩子與一流的教育之間最頑固障礙的方法(涉及教師培訓方式問題,以及每天、每周和每年的時間利用問題等)。……我們發明了新的教學生閱讀的方法,可以提高教師技能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數碼文件夾、可以通報決策的資料庫,以及幫助教師獲得最優秀教學計劃和學會如何批改學生作業的在線程序。
- 我們支持這些員工的服務方式,還提供了必要的資金,並把這些小額技術撥款發到到哪些IBM員工每年義務工作100個小時以上的組織中去。對5000名為K-12學生擔任電子輔導員的IBM員工,我們為他們提供了萬維網基礎支持--即為之提供工具和特殊內容。
- 當我大致勾勒出我認為必須進行的改革時所發生的許多事,我的同事說「嗨,我們以前也試過,但是沒用」。對「以前的事」我無法深究,但我知道不進行改革的原因。
------------------------------------------------------------------------------------------------------------
啟發:
一、「自由女神像修復」、「重塑教育」很有創新性和借鑒性
--最近很火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引發了一系列的現象,比如報考考古的同學多了。( 中學時候我特別痴迷古錢幣和小古董,很多次幻想去考古…… 不過當年考古就是超級苦、超級窮,沒下這決心。)--亂世黃金,盛世古董。這些年經濟騰飛,古董火了一波又一波,坑了不少人。
--博物館、文物館,政府資源投入跟需求相比,差之甚遠。民間機構一直在嘗試這塊,「紅色歷史博物館」也是近幾年的熱點,政策需要、大勢所趨。相關的歷史、考古、文學人才,和醫療醫生培養一樣,也是就業困難、生源短缺。
二、2017年6月1日,平安「黃河邊上讀詩歌「的遠程支教活動
--該活動屬於「網路直播+知識網紅(IP)+在線教育+西部助學」的公益項目,項目內容為「詩歌」,我分析是:
1、詩歌高雅 2、黃河文化、歷史傳承 3、東西部經濟教育知識背景差異大,該活動參與人群與孩子在詩歌這個點上差距少,情感共鳴多 4、未來西部孩子成長成才,文學是個好的教育、職業發展路線。
-互聯網教育,是「互聯網+」熱度排名中,排名前三,網路直播也是熱中之熱。不缺資本,需要更多方向和模式。
三、一個憤青的瞎想1、能否在以上公益項目中,加入「考古、歷史」的元素?
--小學生--詩歌、中學生--歷史、高中生--考古,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未來20年,黃河歷史文化成為旅遊熱點、文化消費的區域,那麼配套的「旅遊、歷史、文化」背景的人才供給是不是更有利於本地發展? 就像去台灣旅遊,我們會為台灣人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感到一種「文化自豪感」。 退一步講,這些小孩子的未來就業發展問題也得到了一定的解決。
2、「醫學教育」一直很欠缺,能否在西部大力扶持?
--想想「醫學生」漫長的教育時間長度、經濟回報周期、學習難度,這想法非常不靠譜! 那麼護理、護士呢?江蘇安徽給上海輸出了大量「服務型人力」,這個貌似還是有可能性的?
3、「醫療慈善項目」--藥品相關。
--曾和一個做「兒童用藥安全」孵化項目的學長聊過,當時建議他:用做公益的方式,為不良用藥反應受害兒童做法律維權、成長輔助。回來感覺很熱血,寫了一份「商業策劃書」,才發現他們這個項目的核心就是「兒童用藥不良反應」,我給的這個商業策略從理論上是非常有效的落地方式。
--藥品臨床三期之類科研項目。我了解過一點點,醫藥外企做過很多類似項目,和慈善基金會合作,非常成熟的模式。基金會更多的作用(並不是全部),是合理合法的做醫療相關的商業運作,比如:「促銷」,原價1萬的新葯,通過基金會,會有「買5贈3」。當然,基金會最本質的作用,還是起一個客觀公正的角色,保障患者的權益。但在這種太多「依靠」葯企的資金來源下,獨立性、客觀性、創新性等市場運作機制,我個人猜測,應該是非常欠缺的。如果平安能參與這類機構的合作與運營管理,撇開商業價值,對於行業、自身品牌,也將會有極大提升。
--醫療是個重資產、重資源行業。
- 去年行業主講「生態圈、全產業鏈、O2O「,要做深度介入核心醫療資源的有價值的平台……
- 今年開始講「互聯網下半場、講服務」,服務要做好,本身即是一個「重資源」的方向,花很多資源換來的服務優勢,會不會為人做嫁衣?(我說的是戰術層面,比如一個100人的團隊,花了很多資源提升,回頭分分鐘被對手「高薪」挖走。) 管理、文化、戰略上的優勢,如何落地執行?
- 「船小好調頭」,很多中小企業已經嗅到了市場的商機,重新回歸「信息化平台」為基礎,「互聯網+」為增值服務的模式。在這裡,「平台」只是不起眼、沒有太多價值的工具,服務客戶才是核心。在現實和理想中間,似乎找到了這麼一條折中的落地路徑。
- 很多重大醫療合作商業項目,政府的需求是:要麼給錢!(免費人力物力搭建信息化平台)要麼投資!而資本對這兩個方向,興趣不是特別大,短期盈利才是目標。
- 能否以慈善公益為入口,展開和政府的合作呢? 我覺得目前政府的合作意願不會太大,公益熱貌似過去了好幾年了,而且如此「務虛」,並不能提高太多政績形象。
- 但是!如果加入「醫療糾紛、醫患矛盾」、「因病致貧、精準扶貧」、「商業賄賂、醫德缺失」、「利益集團、改革阻力」、「藥品研發、科技創新」、「兒童健康、二胎政策」、「社保穿底、銀髮經濟」…… 平安等一線公司,合力抱團炒一波概念,極大扭轉「政府、商業、醫療」的行業形象,有么有這個成功的可能性呢?
- 我真的佩服自己,能找這麼一大波「政治語言」,緊扣政策和商業熱點,一本正經的扯到了我的論點上,真是佩服、佩服!!
後記:
- 以上觀點,雖屬瞎想,但符合邏輯。也跟一些醫療行業的專家聊過,有可取之處、有落地執行的可能性。存在的問題就是,慈善公益本身是一個非常小眾的細分行業,有著自己成熟的商業模式。各界對他的了解,更多基於淺顯的媒體新聞。到底可行性有多少?還得公益專家來評定。
- 跨界、跨行業合作,這就是難點之所在!也是商機之所在,跨界人才的價值所在。
- 非常希望這篇文章,能讓相關行業的業內人士看到,借鑒到可以落地的想法,如果有這樣的公司存在,請務必通知我,謝謝。:)
推薦閱讀:
※韓寒的 《光明和磊落》定價十元,商業模式的可行性在哪裡?如何從成本等方面分析有沒有利潤空間?
※休閑農業100種盈利模式
※美容行業打造一個真正自動運轉的賺錢機器,零風險的撿錢秘訣!
※《夢幻西遊》商人是怎麼掙錢的?
※11個練習幫你打造你個人的商業模式「職場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