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生氣的媽媽——管與慣

Zack從來沒有跟我生過氣。

他們家人,相處久了,也基本上沒人生氣。生氣這個詞兒就很少用到。

Zack小弟弟(17,千禧年生)跟我小時候一樣,不吃飯也不餓。不喜歡洗澡,整天關在自己屋裡。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從小Asperger症(以前講過)很嚴重,現在看不太出來了。但從我的文化來看,還是有很多需要被管束的地方,比如他可以但是很多時候不願意主動跟人打招呼(沒禮貌),不主動收拾東西(沒眼力見),她媽媽(Charlotte)催他吃飯洗澡什麼的也不見得聽(不聽話)。但是我也沒見Charlotte生氣。

我就覺得她很慣孩子。

Zack兄弟三人都是他們媽媽home school的,一直到大學。沒有經受過初級中級公共教育體系。Zack和Jonas這種Asperger癥狀,在公共學校會被認為故意搗亂,多動症,最後就被當成智力有問題的學生。不會跟人溝通,完全成為自閉。所以homeschool對他們來說,是最佳的受教育途徑。

原來我也覺得這是Charlotte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但是知道最近,切實的了解體會了種種生活中的情景,才明白在家自己教育,絕對不比普通意義上給別人當老師(家教,公共學校)容易。也是一項正經的,需要全力投入的職業。

我原來以為就Zack不生氣,一般都是我發脾氣。普通的社交場合,就算不必特別正式嚴肅,也只能有限度的表現鬱悶。一般也不會和別人發生正面衝突,所以這種幾乎無理由的衝動型脾氣,幾乎只有Zack能感受到。但他也不生氣。當然這和他了解自己有Asperger症,我們都知道對他來說許多對常人來說輕而易舉得到的社交信息他完全感受不到。每次我發貨,他通常都儘力的想理解我到底為什麼,特別真誠,從來不會跟我吵,講自己哪裡對。

然後我就從理所當然的生氣,變成了內疚自己隨便發脾氣了——現在發現,很多時候我們生氣,都是理直氣壯的,我對你不對,你故意讓我不高興——不然我憑什麼沖他喊呢?

後來發現他媽媽從來也不生氣。也就是說,Zack從小到大,沒有看過父母對他冷著臉,遷怒,或者是指責。我覺得這簡直不可思議。

對於成年的孩子,比如Zack,Charlotte沒有權力帶來的距離感。想想一年365天一天從早到晚的在一起,這種親密的了解程度,我覺得大概很少有母子關係可以達到吧。就是你永遠不用擔心,因為是長輩,她有天然的高於你的,理所應當的要求你做任何事的權力。沒有特權(比如說她能罵你呢不能頂嘴)。

所以一開始我就不自主的嫉妒。不要說公立學校每天六點起十一點睡,每天的一切都被安排好,就說生活習慣的養成,也不是在壓力之下的。不吃飯就不吃吧,不想去就不去吧。然後用別的方法來處理。這個有多難呢,在我開始教Zack中文的時候就體現出來了。昨天我教他「可以」的聲調,以及三聲變調,每次都眼看他好像會了,結果又搞混了。我都沒注意自己已經急了。最後還是Zack說,我們已經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了10分鐘了,我還想看別的內容,這樣只會讓我不想學中文。

Charlotte也在旁邊目睹了全過程,跟我討論了一下。意思就是,一開始是不可能完美的,要換角度,有取捨。比如說Zack一開始聽我講就打哈欠,沒完沒了——既不是困了也不是無聊。我十分不能理解。顯然他從小就這樣。一度Charlotte試圖改變他這個毛病,然後發現Zack會用全部精力去控制打哈欠,課就聽不進去了。。。再比如教他四則運演算法則的時候,每次他都用一套自己研究的方法,不按照結合律分配律,但算出來也是正確的。她就表示,那你明白這個原理就好了,做對就好了。我們來看別的吧……

我意識到,我不擅長教基礎知識。就是那種反覆重複的,需要反覆練習的最基本的知識,比如聲調,比如單詞的意思。沒有什麼技巧方法背景延伸,我講一遍你就該會啊。不會就反覆做做到你會啊。但是(你這麼「笨」),我不可能有好臉色。想起來以前高中初中時候,很多朋友都不願意問我題——因為我容易急。Zack跟我爸接觸幾次後,就理解了,這就是我爸教基礎知識的方式。也其實是整個公共教育的假設:

基礎的東西(比如死記硬背的),如果講了幾遍還沒記住,還不會的話,那就是你太笨,或者故意搗亂,不用心。但因為孩子笨你跟他生氣,沒有用啊,只會適得其反讓他更不愛學習對不對。那比較說得通的另一條邏輯就是,你不笨,但是你不用心,故意不好好學。但是停下來想一想,其實不是啊。很小的孩子最希望你高興,如果怎麼都學不會,那就一定有別的原因。可能是要求太高,超過孩子的階段性(能夠發展到的極限)水平——比如說十個月的孩子再怎麼努力也沒辦法跑。另一個可能是方法不對,孩子有你不知道的問題,但是無法表達出來。比如Charlotte說Zack兩歲就有膽結石——因為特別聰明的孩子,能感知到的,想要做的事情,超過了他本身的極限,就容易產生腸胃問題。比如Zack小時候,只要有火車經過,他就必須得去看著,要是他沒辦法看,就一定要有人替他看。現在知道是Asperger症的一種強迫症表現,看過《生活大爆炸》的都知道,Sheldon也極度迷戀火車——他的原型基本上就是高功能自閉症(即亞斯伯格Asperger)。但當時他們並不知道,也覺得不可理喻,但是還是做了——這是從孩子角度出發的理解。

我們說的慣孩子,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最需要的。而我們嚴格管束的地方,正是他們產生許多問題,我們不理解真正需要所產生的結果。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他表現出來的方式和我們很不一樣,你就會覺得特別奇怪,不可思議,這時候就必須要好好的了解孩子。

這一切的前提是,孩子信任你,不會覺得某句話或者某種行動就觸動你的負面情緒——父母的負面情緒,不要說發火,大叫,哪怕就是你不高興,孩子都會感受得到,不知所措。如果孩子有這種對你情緒不可測情況的懼怕感,那就不會有真正的親密感,這時候再要求孩子什麼都跟你說,信任你,就完全是不公平的。很多人都是先恕你無罪,等你說完就立刻翻臉——我們還指望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懂得什麼是信任嗎?

我們判斷孩子好壞的標準是硬性的:是不是聽話。乖。

但是很多情況下,我們期望孩子聽的話,完全是從我們自己情緒角度出發的,其實是不合理的,反倒用權威去強迫孩子做到。比如說你心煩就讓孩子閉嘴,他根本就不知道為什麼,也不知道哪裡錯了。以後慢慢的可能就會形成不愛表達的習慣。比如同樣一個錯誤,你高興呢,就無所謂了,你不高興呢,就嚴厲懲罰——那這個原則他要怎麼理解呢?

再就是是不是會的東西多,會的是有用的東西,大家比的都是琴棋書畫,時時刻刻都有可能被拉出來評判。越是年紀小會得多,就越像是神童。但這個年紀會這麼多超出正常範圍的「實用」而對他基本的人格性格成長卻完全無用的東西的代價是什麼。

所以我現在對Charlotte的敬意更多。尤其是,她小時候的父親基本上是另一個極端——喜怒無常自我為中心。她卻覺得,無論如何我都是愛你的,就算你現在捅我一刀,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所以我為什麼要和你生氣呢?

Zack比較幸運,所以給我很多包容。對我來說這個真的很難。


推薦閱讀:

做迷信的事在生活能不能起作用?
父母雙雙出軌該如何處理?
精神病,得病的原因都是什麼?

TAG:亲子 | 中美比较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