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中國搞科普如此艱難? | 張昊

關注風雲之聲提升思維層次

解讀科學,洞察本質

戳穿忽悠,粉碎謠言

導讀

中國的一切問題都在於中國和發達國家相比仍處於相對落後的發展階段,隨著生活水平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民眾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會有相應的轉變,科普需求會成為與其他音樂影視作品類似的文藝剛需,這一過程的轉變需要時間的積累,但是速度可能會超過預期。

為什麼科普在中國進行如此艱難

觀點基本可以歸納為如下三個方面:

政府部門和研究機構對科普工作的重視不夠,科技工作者對成果宣傳推廣的意義認識不足,吃瓜群眾對科普內容興趣的薄弱。這些看法都反映了當下中國的現實,回答本身沒有任何問題。觀點其實囊括了上述三個方面,歸納起來就一個字,

當然,這裡所說的「窮」是相對於發達國家的人均水平而言罷了。總量上來說中國經濟在世界上的分量和影響力當然無需多言,人均來講也是發展中國家當仁不讓的龍頭老大。不過,今天的中國社會危機意識濃厚,與世界各國橫向比較的同時也有「只要不是第一就是失敗」的傾向,畢竟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嘛。

「窮」這件事情,背後就是發展程度相對不足。進步固然明顯,但是畢竟曾經的差距太大,各行各業想要雨露均沾共享發展成果還是需要一個能量的積累和傳遞過程。「窮」給科普事業帶來的後果,不光是影響作為科普根基的科研事業,也包括對科普工作者和科普受眾雙方帶來的影響。

在科研方面,我們擁有一系列前沿成就,世界範圍也是位列第一集團,並且從絕對數量來講,國家資助下各種研究項目的經費數額已然相當可觀。不過,換算成科研工作者梯隊的人均經費佔有額度,還是不能跟發達國家一較高下。

估算來說,中國人均科研經費佔有額度大概是美日德等國的五分之一,基本相當於人均GDP的差距吧這意味著中國科研工作者人均佔有的設備經費也只有發達國家同行的幾分之一,其他的開銷,例如學生的補助金、研究人員的工資待遇、實驗耗材的採購和諸如參加學術會議、英文論文修改一類的間接費用與發達國家相比,必定也是捉襟見肘。

因此,在資源有限的大背景下,國外經常作為科普主力的各大研究機構,在國內科普界的存在感相對偏弱也就相當能夠理解了。更新網站科普內容版塊要不要僱人?網站、媒體平台和公眾號的建設和美化要不要投入?舉辦公眾開放日一類的社會活動要不要花錢?NASA包括JAXA(日本宇航機構)這些科研單位的網站製作極為精良,科普欄目包羅萬象,形式和內容上都秒殺中國同類機構,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我們所能投入的資源只有人家的幾分之一。當然,如何從有限的資源中擠出相應的部分來支持科普工作,確實就取決於機構的領導者對於科普工作意義的看法和認識了。

「窮」也同時對科普工作者和科普受眾雙方施加了影響,並且這種作用是相互的。因為發展階段尚落後於發達國家,各項社會發展指標也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其中尤其突出的就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和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佔總人口數的比例。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代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數在適齡人口(18~22歲)中的比例,對於發達國家來說,這一指標最高可以達到95%以上,而中國的這一數據在2015年剛達到40%,同期美國約為75%。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佔總人口的比例則更加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發達國家的這一數據能夠達到50%左右,也就是說有一半的國民上過大學,考慮到還有部分高中及以下人口,實際的勞動力人口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應該超過一半。國呢?沒有關心過這方面資訊的讀者一定會非常驚訝,目前的數據大概是10%。10個中國人,只有一名大學生。

左:2010年世界各國大學型高等教育入學率,未計入短期大學,專修學校;右:2015年世界高受教育程度國家Top10(中國作為對比列入)

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對(真正的)科普內容興趣度應該更高,雖然沒有研究數據支撐,這樣的一個結論應該也不會顯得唐突。然而,中國這樣的「優質」科普受眾卻僅僅只有總人口的10%,很多優秀的科普作品在其作者眼裡沒有獲得應有的價值和影響力也就並不奇怪了。

不能否認,國內民眾對科普內容功利性要求高,花時間閱讀科普內容很大程度是為了獲取有用信息,特別是醫療保健的相關知識(哪怕是內容本身摻雜了很多的偽科學),發達國家民眾普遍受教育程度高,對科普內容的閱讀普遍功利性要求低,屬於吃飽穿暖之後的高層次需求,與聽音樂,看電影一樣帶有獲取精神層面愉悅的動機。但是很多其他的回答撇開高等教育人口比例這樣的數據,直接去談論當代中國人的浮躁和功利似乎並沒有抓住問題的本質。

作為科普作者主力的科技工作者們,現階段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興趣和熱情進行小批量的創作,真正以此作為事業並發展順利的人數還稍顯不足,畢竟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里,生存的壓力還是要大於來自興趣的動力。市場需求達不到預期,待遇跟不上所付出的時間跟精力,作為供給方的科普作者們自然缺乏足夠的創作動力,也難拿出足夠多的優秀作品,這又會反過來壓抑科普讀者們的閱讀需求,最終難於形成雙方良性促進的局面。

可見,中國所謂的科普難,歸根到底還是社會整體發展水平不足下的暫時後果,隨著中國的飛速崛起,科普市場自然會相應的擴大,機構對科普事業的關注和科技工作者對科普事業的參與必定會儘快向發達國家靠攏。此外中國的很多數據,比率再低,總量也是可觀的,佔總人口10%的高等教育人口就已經超過了日本的全國人口數,且與教育普及相關的數據仍然在逐漸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科普市場在這一過程中成長壯大的前景應該是相當積極樂觀的。

國外的科普環境是怎麼樣的

這個問題與上個問題存在高度的交差,由於人均可支配資源的差異,發達國家的科普環境好於國內是必然的。隨便想想就能列出一大串發達國家目前的優勢來,這裡著重提一些在日本注意到的情況。

首先與科普相關的經濟模式形式上更加多樣化,市場化程度更高。大阪的大型科技廣場——「知識之都」彙集了多家初創科技公司,科普平台以及研究機構,位於大阪市中心的時尚前沿——梅田。這裡定期舉辦面向社會的科普講座以及面向付費會員的科普沙龍活動,同時眾多的初創科技企業在這裡面向公眾宣傳自己的產品,大型企業在這裡開設展廳介紹產品研發活動的最新進展,知識在這裡作為商品或者說是能量實現分享、流動和轉化。

雖然類似的機構在國內也有很多,不過能以這樣大型的規模、時尚優雅的形式實現良好商業運作的目前還不多見。這裡活躍著眾多的創業者、投資人、科普愛好者以及專業科普機構的人員。我在這裡聽取過諾貝爾獎得主梶田隆章教授的講座,參加過日本多家初創企業負責人的經驗分享會,也包括日本凸版印刷等大企業某一研究項目的成果發表會。

大阪的時尚科技廣場——知識之都近日面向公眾的講座廣告

其次長期工業社會的洗禮以及相對高的受教育程度也使得日本民眾對科普內容或者說科普商品的熱情高於中國民眾。在日本,「鐵道粉」(日語鉄道ファン)這樣一個群體讓我印象深刻,在國內類似的群體可以稱之為火車迷吧。我也關注過很多的國內火車迷論壇,不過論起狂熱程度,日本的鐵道粉們絕對是世界頂級。從對車輛的研究,鐵路系統的研究,時刻表和車站的研究到鐵路發展沿革,乃至攝影作品的創作和衍生商品的購買,無數鐵道粉們付出了極大的精力和熱情,痴迷程度不亞於AKB組合的宅男粉絲們。

左:鐵路公司舉辦的鐵道粉攝影會 ;右:鐵道粉製作的模擬鐵路模型

我剛來日本的時候就在書店裡注意到,鐵路相關的書籍大概要佔到科普相關書籍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其中不少內容涉及眾多的專業技術領域,如電力機車用功率器件的結構解析,性能對比等等,從菜鳥到大拿都能獲取相關知識。大型商業設施里的鐵道模型店鋪也是人滿為患,老小男孩甚至白髮大叔都把自己的車輛拿到店鋪的大型模擬軌道上試跑,用按鈕控制轉軌和信號燈等等。這樣的設施一個小時的使用金額就要一兩百人民幣,粉絲們的痴迷程度可見一斑。

這類群體的產生與日本更先一步進入工業化社會關係密切,狹小的國土高密度的人口也催生了世界最密集的鐵道交通網路。即便是如今的日本老年人,從很小的時候起鐵道通勤就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花在火車上的時間可能就有三四個小時。從龐大的群眾基礎中,出現對於鐵路系統特別痴迷的粉絲群體自然不足為奇了。相信隨著中國鐵道建設的飛速發展,這樣的群體,在中國也一定會很快成長壯大起來。

最後科研機構和製造業企業作為科普的主力,善於利用科普形式實現對機構或者公司的宣傳推廣。在日本,大型科研機構和政府職能部門的主頁,都有科普相關的專門版塊,其製作之精良令人讚歎。和國內同類網站相比,內容的系統性,風格的統一性,製作的精緻程度高出數個級別。我在寫作一些科普作品的時候,經常到日本相關機構的網站學習、取材,內容上給我的感覺是專業性和通俗性結合的非常好,示意圖等等都是原創作品,製作精美。

左:日本氣象廳科普欄目索引頁面(部分);右:氣象雷達條目的解說內容(部分)

各大機構每年都會舉辦數次社會開放日,這對於好奇心強、熱愛科普的孩子們來說簡直是饕餮盛宴。我國內導師曾經在日本的「科學城」筑波工作多年,這裡擁有一百多家研究機構,研究內容包括材料、地質、農業等等。機構開放日的時候,全家人就去參觀學習,孩子們增長了很多見識,一直到現在在國內上了大學,還經常回憶起小時候在筑波參觀科研機構的經歷。

左: 日本宇航機構(JAXA)科普欄目索引頁面(部分);右:某衛星具體解說內容(部分,展開後有極為詳盡專業的解說)

日本的工業旅遊相關產業也開展的更為專業,大型公司,如松下,索尼,都有自己的展覽館和工業旅遊景區。豐田公司的豐田博物館更是名古屋的一大熱門景點,在這裡參觀可以花上一天時間,專業程度完全可以作為工科大學生的金工教育基地。日本有很多網站專門匯總工業旅遊信息,相關企業都把自己的工業旅遊項目作為企業宣傳的平台和途徑。這方面的意識和行動目前來看國內的企業還稍微有所欠缺,當然,這也和之前提到過的工業化人口基數關係密切,發展程度較高的工業化社會,巨量的工業化人口才能催生出相應的商業模式來。

左:豐田產業技術紀念館內景(一部);右:參觀紀念(衝壓車用零件)

總之中國的一切問題都在於中國和發達國家相比仍然處於相對落後的發展階段,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民眾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相信會有相應的轉變,科普需求會成為與其他音樂影視作品類似的文藝剛需這一過程的轉變需要時間的積累,但是速度可能會超過預期,畢竟中國的爆髮式工業化已經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催生了十億級別的工業人口。科普在中國,無論現狀讓科普界人士多麼的不滿,未來的前景在我眼裡也是無限樂觀的。願不願意接受科普內容,是不是具備理性思維與國民性格並無絲毫關係,一切的問題都歸結於目前有限的發展階段,並將由發展來最終予以解決。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為張昊,大阪大學工學博士,目前在大阪大學產業科學研究所擔任助理教授。業餘時間對科普寫作興趣濃厚。旅日五年,對日本社會生活及產業發展有獨到觀察。文章於2017年6月22日發表於微信公眾號 共青團中央(大阪大學助理教授:為什麼在中國搞科普如此艱難?),風雲之聲獲授權轉載。

責任編輯:孫遠

歡迎關注風雲之聲

知乎專欄:

風雲之聲 - 知乎專欄

一點資訊:

【一點資訊】為你私人定製的資訊客戶端 - Yidianzixun.com

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你關心的,才是頭條! - www.toutiao.com
推薦閱讀:

利潤的獲取模式有哪些?
娛樂圈明星怎麼洗白?

TAG:科普 | 科技 | 商业运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