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喜歡青年旅舍

我住青旅最開始的原因是「情懷」。Gap year、間隔年、徒步、搭車、義工旅行,這些詞對於一個還在讀大學的年輕人來說太有誘惑力了。

2012年畢業前夕,在太湖邊上的一座城市裡做船舶推進器設計,算是專業對口的工作。辦公室是一個創意園的三層獨棟別墅,住的地方是創意園配套的公寓,那種兩面落地玻璃窗,每天都有阿姨打掃,每周換洗一次床單的公寓。吃的也是免費的配套食堂,每餐都標配番茄汁的那種食堂。總之,還沒畢業就找到這樣的工作,所有同學都很羨慕。我也蠻得意。

每天睡到八點半,樓下吃早飯,步行五分鐘上班,周末坐高鐵回學校找同學胡吃海塞。半年後,我厭倦了。

也就是現在這個時節,6月中旬。晚睡晚起的我在早上6點鐘左右突然清醒,昨晚忘記拉上的半面牆的窗帘,照進來我這輩子見過最乾淨的陽光。公寓在三樓,剛好看得到碩大廣場邊上一排排剛開的廣玉蘭。因為靠近太湖,空氣濕潤。因為創意園在郊區,所以6點鐘的早晨安靜的聽得到鳥叫。

就那驚醒的一瞬間,我對自己說:「這不是我要的生活。」一份好工作,一份好收入,周九晚五。

洗涮,上班,以回學校做畢業設計的理由請假,辭職。在7月2日拿到畢業證的當天,收拾行李,和同學在宿舍樓頂自己搭架子燒烤,擼串,喝酒,然後開始畢業旅行。

一路上,住的全都是青旅。

住青旅的目的就是情懷。房費便宜,也是情懷的一部分。

因為那個情懷就是去找找和自己一樣,二十啷噹歲不好好上課,不好好找工作,即使拮据,即使放棄生活的享受,也要背著背包旅行的年輕人,聊聊。

所以,住青旅的原因和泡酒吧、聽音樂會、去音樂節的目的都一樣,去一個聚集了和自已審美、愛好、經歷相似的人的地方,聊聊。就這麼簡單。

兩個月的背包旅行是我不到三十歲的生命里,最值得回憶的一段經歷。我絕大部分好朋友,都是在那兩個月里認識的。

在洛陽老街我義工換宿的青旅里,我窩在沙發上看電影,整個大廳里除了我還有兩個陌生房客。循環的歌曲里突然響起HIM的歌,我們三個人同時驚喜的抬頭,六目相對,相顧而笑,聊得火熱,然後互相推薦歌單。她們一個是一米七幾的les,一家都是中央美院教授,老爸是工業設計大師老頑童,老媽是空間設計大師帥師奶,大她二十歲的哥哥是油畫家兼教授,去年巴塞藝術節上見到,臨上去搭訕說我是你妹妹朋友時覺得這麼做特傻逼就擦肩而過了。她現在在北京老家騎摩托,搞藝術,泡妹子。

一個是甜美優雅靠旅行中給公司翻譯英文文檔支持自己獨自旅行的金屬、電音黨,現在在西北成家生娃,狀態是一個還是聽金屬、電音的賢妻良母。13年去南京,發消息跟我吐槽,說去聽一場農業重金屬的live,進去一看,就吐槽說金屬的live怎麼都坐地上,結果上來是個唱民謠的。我說這麼傻逼的樂隊叫啥?她說沒看清,好像是叫好妹妹。

因為海鷗雙反認識的獨自旅行的姑娘,前兩年辭去攝影師工作,開了獨立服裝工作室,從一開始壓力大到去北京郊區尼姑庵短住,每周拿老信紙,毛筆寫繁體字書信寄給當時已經改行做編輯的我,我再快速的回她一封電子郵件交流彼此的困惑,到月流水40萬,和創業小夥伴各種北京郊區找老舊尼姑庵、舊宅子想改成創意工作室,忙到我們現在半年也說不上一句話,只能看彼此朋友圈了解彼此現狀。

一塊義工換宿,老是懟我的湖州姑娘現在在上海,同齡的她老是要喊我大叔,每場在上海的迷笛音樂節都要一塊喊著去。最後一場在上海舉辦的迷笛也是我最後一場留著長發去的迷笛,是在浦東的海邊。每年迷笛都下雨,那年迷笛卻是最冷的。後海的現場,我看著她在雨里披頭散髮跟著付菡扭動著,我驚訝的發現,原來她也可以這麼嫵媚可愛。如今,她還是喊我大叔,只是她還是那個整天看小眾電影,追各種藝術展、電影節的女文青,我卻在國產電影的泥沼里艱難掙扎。

半夜辦理入住的杭州白富美,去年冬天,發來內蒙古黃褐色的草原,她還是頭髮濃密,還是那麼白富美。可今年以來,再也沒有她任何消息,朋友圈也沒有任何更新。我們共同的朋友之間也默契的沒多過問。就像那年夏天半夜裡,她穿著嵩山少林寺的文化T恤,背著大包,梳著一條粗壯的麻花辮,滿臉緋紅的闖進我們的世界,如今她選擇安安靜靜悄然的遠離我們的視線。出現時我們男男女女驚為天人,離開時我們女女男男選擇沉默。

13年就消失了的香港小夥子阿輝是不是還在賣房子?

12年剛高中畢業準備留德的上海小弟弟現在應該也該畢業了。

早已移民澳洲的廣州姑娘tasha每天還是樂呵呵的旅遊,而且怎麼吃也吃不胖。

側面超像吳彥祖的小哥定居了韓國,前年寄來了去非洲拍的一套動物攝影集。

跟我聊《賽德克巴萊》的柔軟的台灣姑娘美璇姐,自從不在上海工作後就再也沒有聯繫了,我記得她在台灣讀的是東吳大學。

同樣台灣姑娘的武漢大學交換生,除了她的名字,記得最深刻的是她一笑就露出來的虎牙。

給我講西藏天葬的小廣西,每年都要騎行天池山曬的黑咕隆咚的老四川,教我怎麼徒步雨崩的背包客,教我煲湯的廣東妹。

在地下室說自己想從政的老同學,西安回民街上錯認我是老鄉的新疆大叔,練跆拳道的基督徒卡夫。

教我做河南干拌面、水澇涼麵、義大利面和披薩的洛陽小伙,和他偷偷摸摸的有夫之婦在一起上班的霹靂東北女情人。

教我他自己做的是七八根弦兒的尤克里里的法國老頭,教我玩超高難度狼人殺的在上海青旅蝸居的上班族。

那年在青旅黑板上留下聯繫方式一塊去世紀公園看迷笛的小夥伴:

一個重慶姑娘叫小A,長得巨像刺蝟樂隊的阿童木,隔年的迷笛,阿童木給我最喜歡的搖滾女歌手馮海寧打鼓,拍照發給小A,結果她已經快不認識我們了;

廣東偉仔,迷笛散後在混住的青旅里聽到我隨便就說了幾首上尉詩人的歌,驚訝的告訴我,這是他第一次在國內有人這個熟悉上尉,我說你別逗,前兩年上尉在廣州開個唱,他發來了8000塊一張的vvvvip座位照片,跟我說上尉離他最近的時候不到10公分,就是現場安保不靠譜,不許站起來,也不許大聲喊;

你問我問什麼喜歡青旅?青旅串聯起來的旅程和記憶也許才是青旅最大的魅力。

很多人說青旅就是窮游無奈的選擇,我覺得就是胡扯。並不是所有的因/果都是可以隨便串聯起來的。青旅也好,窮游也罷,整場旅程的核心是人,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旅程,跟窮不窮游,青不青旅沒關係。那些張口閉口青旅、窮游就是炮旅的人,我是懶得搭理的。什麼樣的人,就只能看得見什麼樣的東西。什麼樣的層次,就只能有什麼樣的審美和趣味。

有的人說,住青旅的都是獨自旅行,享受不到結伴旅行的樂趣。有一句很裝逼的話,我要說:不嚮往長途獨自旅行的人,內心都不足夠強大。

兩個月的畢業旅行,教會我享受孤獨,渴望孤獨。在完全陌生的環境里,不用扮演誰的孩子,不用扮演誰的朋友,不用扮演誰的同事、父母,你就是你,那是種社交荒漠,你有七十二變,愛變成誰變成誰。

孤獨漫長的火車上,你會學會和自己對話。那些可愛牛逼的人,那些可愛美麗的風景,那些千百年前的文化遺迹,那些崩流不息的大江大河。你會學會和自己對話。你沒辦法裝逼,也沒辦法逃避,沒辦法自欺欺人,然後你開始思考,然後你開始坦然,然後你開始充滿自信和謙卑。

而在青旅里,在旅程中,那麼多有趣的陌生人就這樣隨隨便便的闖入我的生活,本來是永遠不會有交集的平行線,瞬間就碰撞出火花。我很享受這種突如其來。

而這些,不是隨便誰誰誰就能體會到的。當你體會到了,那就是你生命另外一個篇章的開啟。而開啟我這個篇章的經歷是青旅串起來的,這就是我喜歡青年旅舍的原因吧。
推薦閱讀:

去青旅打工換宿靠譜不?或者哪位大神能推薦個地方
開旅館有什麼步驟?要和當地哪些部門打交道? 謝謝大神們!?
成立青旅的必要條件和技能?
上海有比較靠譜的青旅推薦的么?

TAG:旅行 | 青年旅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