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水培種菜首章:為什麼不用土

即便是都市中的辦公室一族,我相信很多人已經無數次 在各種頭條、新聞了解過關於無土栽培的神奇之處,比如產量翻N倍、無毒無農藥、一年18茬,各種創業團隊和先鋒企業的大筆投入,諸如此類,儘管讓植物脫離土壤生長違背大多數人的固有觀念,但本身成長在這個巨變的時代,縱使有數千年的農耕傳統,也不免讓人砰然心動,我也是其中一個,原本從事著跟種植毫無關聯的行業,從種花到種菜,從有土到無土,從太陽光到人工光,年復一年的折騰著一線城市那本來就金貴而又狹小的陽台。

↑網路配圖

我自己從了解到實驗無土栽培,約莫4年光景。最初和大多數人一樣,只是養盆花,花謝之後變覺得很無趣,覺得還不如種些菜,要知道,那種「N種陽台最適合種的菜」這樣的文章對我吸引力有多大,又是愛做菜之人,對於蔬菜鮮嫩與否十分在意,沒有時間與老人們在早市搶,超市裡下班後凈是挑剩下的爛菜,做菜之時總是因為缺少某些配料而苦惱,亦或者半夜碼字餓了,泡碗面卻也只能加根香腸,要是有顆隨時可採摘的綠葉菜那該多完美,於是乎終於拔了香客來,種上各式蔬菜。

為什麼不用土

直入主題,本文聊的是關於家庭無土栽培的點滴,不談大規模植物工廠的規劃,因此在設備和方法的選擇上,以照顧家居環境為主。起初入無土,也主要是因為用花盆種植蔬菜,首先遇到的難題就是選土,對於都市人而言,想找到合適的土還真是不容易,買過幾次營養土其實都是「爛草」+珍珠岩,沒有多少粘土,小區周邊的土混在其中也還是容易板結,加之雜草種子和蟲卵,用起來也真的不省心。再者,種植蔬菜不比花卉,種植期大多個把月,最多3個月,收穫完畢就要拔除舊根,而花盆對於蔬菜根須來說,太小,很難清理,最後不得不整盆倒掉。在整土、定植、收穫和清理花盆時,會弄得滿屋都是土,落入縫隙更是難清理,鬱悶之情溢於言表。而水培,用的都是盆、箱、桶,清洗和騰挪都好清理。

沒錯,我入無土栽培的初衷就是乾淨...

都種出了什麼菜?

寫出來東西要有人信,不晒晒成果怎麼行,我個人玩兒無土栽培,已經不以「一年到頭吃不完」為目標了,因為我明白,那需要面積不小的高標準溫室,而是以儘可能多的嘗試無土栽培的品種為樂趣。

↑首先是生菜鎮樓,我都記不清這是什麼品種了,萵苣屬的很多蔬菜都非常適合水培,各種千奇百怪的生菜、萵筍、油麥菜都能很好且快速的生長,對光線要求相對較低,生長期短是其適合水培的一大優勢,現在植物工廠搶先上市也都是生菜打頭陣,至於為什麼後面再說。

↑菠菜,水培的菠菜不用費勁洗,要知道菠菜的根部很好吃

↑苦苣,苦菊,也是萵苣屬的,一定要有軟化過程,不然跟吃草一樣

↑甜羅勒,綠鳳羅勒和紫羅勒是我種的三種最簡單的香草,還有薄荷...爆盆到惹人煩,照片欠奉,其中紫羅勒生長很慢。

↑最早驅使我種菜的就是香菜和小蔥難以保存,而做菜尤其是涼拌菜少了它倆簡直無味,香菜倒是很簡單,小蔥就不那麼容易了。

↑油菜、青菜、上海青、小白菜,要知道這東西有多少地方上的稱呼,做菜它可以百搭,葷素皆可,面飯皆宜,有了它不去菜場也無妨。

↑ 小學生寫栽培日記,最喜歡寫大蒜水培,然而只是種出綠蒜苗而已,我這個算得上是商品級的青蒜了,後來因為天氣熱,等不到出蒜瓣,吃掉了事。

蒲公英、婆婆丁,這可比外面野地里長的大多了,起初是因為兒子喜歡吹蒲公英的種子,我便拿來一試,倒也長的不錯,只是長的太久吃起來比較苦,下次專割嫩苗吃。貼出它來只是告訴大家我玩水培的興趣所向,什麼都要試試。

其他還有西紅柿、空心菜、木耳菜、花生(對,有果吃的) 草莓、豌豆、土豆等等不挨個寫了,沒有好的照片,或者還沒結果實。好了,曬照到此結束,後面隨更隨加,接著說正事。

拋棄土之前先了解土壤的作用

這部分應該是首章最重要的內容,我不打算編輯百科裡的介紹,因為土壤的作用非常多,而且是陸地物質雙向循環的主要載體,針對無土栽培,個人淺淺淺薄的認為只考慮土壤在植物生長時的單向作用中的主要功效,至於物質回收分解的部分暫且不考慮,這也說明無土栽培是不可持續的、需要不斷輸入水、空氣和各種無機元素(也有加腐殖酸之類的有機物)的種植方式,所以跟有機完全扯不上關係,這一點不妨明說,也就像現代工業體系,生產和回收(垃圾處理)是兩條線,所以才有植物工廠一說。

↑網路配圖

無土栽培首先要解決的,便是土壤所能提供的支撐(固定) 作用、液體輸入和氣體(氧氣)輸入三大功效,不同的無土栽培都是圍繞著滿足植物對這三個功效的需求而設計的,純水培和氣霧培都是由定植裝置(定植籃)固定,通常是夾住根莖部,而氣液混合方式就花樣繁多了,詳細的後面再說。

而最容易讓無土栽培玩家忽略的是土壤的保溫(降溫)作用,這也難怪,傳統種植技術大多以氣溫為要求,極少能測得地下溫度,只是提到一些注意事項,比如避免地表溫度過高時澆水,比如地表覆蓋稻草棉被過冬,從實際的水培經驗來看,根溫也就是水溫往往比氣溫要求更高(或更低),才能讓植物根部正常運作。

綜上,無土栽培要滿足植物的支撐、氣液肥的供應和溫度的調節,再注意預防藻類和微生物的滋生,做到這幾點,大多不會失敗。按我的理解給幾個條件按重要性排個序,那就是

光-溫 -水-氣- 肥

在這幾個條件中,唯獨溫度不好控制,更多時候只有等待,經過幾年的輪迴,對所謂農時有了更深的理解,每種植物的發芽適溫、生長適溫、花芽分化適溫都必須謹慎對待,大多數植物從發芽到生長的適宜溫度是15-25度之間,可恨的是北京處在這一溫度區間的時間卻短的可憐,導致一年到頭沒有多少收成。對於捨得裝空調恆溫的土豪另當別論。

還有一個難題,就是種子,城市農夫買種子自然靠淘寶多一些,可惜網上假種子之多令人髮指,過期活性極低的也不少,現在看見宿遷發貨都繞道走,花卉市場里也沒幾個好的,這個....以後慢慢講吧。

選擇哪種無土栽培方式最適合家庭

在無基質無土栽培中,按供液方式,大致可分為幾種,谷歌上搜了Hydroponics找到一張圖,翻譯了一下,當然不是直譯,也不確定是否是專屬名詞,因為無土栽培方式真的是百花齊放,比如我國的科研人員搞的什麼浮板毛管、魯SC,52caiyuan論壇上儒風版主自己弄了個儒風柱,垂直供液,也算一種新思路,只需開動腦筋改變一下氣液輸入方式,就是一種新的無土栽培模式,小學生也可以發明,我就不多講啦。

不過好像目前規模生產用的最多的還是浮板深水培和NFT淺液流,在國內合作頗多的以色列公司Growponics主打浮板深水培,栽培槽結構簡單,成本低,但是估計很廢水和營養液,歐美一眾小農場最愛用管道淺液流,貌似日本的植物工廠和號稱最大垂直植物工廠的AeroFarms喜歡用氣霧培。

↑Growponics的設備,我姑且就叫浮板深水培吧,其實看起來不算深,只是相對於NFT而言

↑同樣很常見的NFT管道式

↑Aerofarm的氣霧培,其實這不是氣霧培最常見的樣子,圖不好找了,先這樣吧。

理論上氣液混合效果最佳的是氣霧培,那繁盛潔白的根系代表一切,可是通過高壓水泵+霧化噴嘴的供液系統之繁瑣和不可靠,以及高能耗和一旦斷電全玩兒完的特性,一般人還是不要搞了。

扯遠了,還是說回家庭無土栽培的選擇

淘寶里一搜一大把的家庭無土種植設備,就是用PVC管道做的淺液流式無土栽培,還有塑料箱+水泵/氣泵的組合套裝,那麼該如何選擇呢?

我的建議是氣泵深水培,PVC管道NFT我開始也是嘗試的,不過遇到很多問題,包括普通白色管道漏光易生綠藻,脫落的根系堵塞管道、清洗困難、易漏水等等。另外就是,管道仍需先經過深水培育苗方可移栽,對於入門者而言,設備少一點、小一點,等掌握了技巧、積攢了經驗,再選擇更多嘗試不遲。

至於推薦哪家的設備,我暫時沒有這個計劃,下一章我會開始講自己的設計,每一個要求都滿足的話,自然可以考慮。

如何看待基質培

無論 使用無機基質或者有機基質,都是起到固定根系、保水通氣的作用,常見的有陶粒、蛭石、珍珠岩、椰磚等,農村可能更多的用秸稈之類的作物廢棄物,對於規模生產而言,基質培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減少氣液混合難度,降低播種、移栽的人力成本,都是不錯的選擇,我相信現在超市裡很多西紅柿、黃瓜都是基質+滴灌栽培的產品,尤其是對於要爬架、體型較大、有著較長收穫期瓜果類蔬菜最合適,在後面詳細展開的種植的育苗過程中,也會用到少量基質,但我不打算開始就推薦家庭無土栽培使用基質完成整個種植到收穫的過程,除非你特別想種植黃瓜和西紅柿,原因嘛,還是因為髒亂啦,跟用土壤的情況類似,如果清理麻煩,我相信很多人還是不願意嘗試的。

需要哪些材料和設備?

這張照片主要是拿來唬人的,其實么....還不止這些,擺不下了,鑒於第一章已經這麼長了,這部分要不還是放到下一章講吧,hohoho

因為不是寫論文,文中談到的東西大多憑記憶,錯誤少不了,僅此備註下。


推薦閱讀:

多肉葉插步驟
這種盆栽自帶熏香功能,你值得擁有!碰碰香養殖方法
平日里看這麼多花或植物,如何知道它有何作用或功效?
沒曬太陽花就不會晒傷?錯!詳解造成花卉晒傷的6大原因!
雛菊應該怎麼養?

TAG:蔬菜 | 无土栽培 | 植物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