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孩子撒謊,弗洛伊德這個鬼點子得收好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你家孩子撒謊嗎?你一般如何教育撒謊孩子的?

有個媽媽跟我說:「我都愁死了,我家孩子老撒謊。讓他刷牙他說刷了,可他的牙膏用了一星期還是滿的;讓他洗手他說洗了,他一雙手永遠都是黏糊糊的;讓他收拾玩具,他說收拾好了,結果我在床底發現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玩具……」

「除此之外」,媽媽頓了頓接著說,「我還發現他對別人撒謊。每次去超市,經常會見到一些促銷員在提供食物讓顧客試吃的。每到一個促銷攤,孩子都說人家漂亮,目的是能試吃多次……」

這位媽媽說她的孩子經常因此被罰站,但總是改不了撒謊的壞毛病。

孩子們為什麼會撒謊?孩子撒謊的秘密

1、混餚了「想像」與「現實」

孩子混淆「想像」與「現實」,一般集中在2-4歲左右。具體表現在,比如一位小女孩在街上見到另一位穿著公主裙的小女孩,便認真地對人家說:「我媽媽昨天也給我買了一條粉紅色的公主裙,比你這條漂亮多了」,但事實上這個小女孩從來沒有過公主裙。

到4,5歲後,孩子會慢慢分清「想像」與「現實」,這時分不清「想像」與「現實」類的謊言會大幅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故意的撒謊行為。

2、模仿

美國心理學家Chelsea Hays用實驗證實了模仿對孩子撒謊行為的影響。為了區分年齡,Chelsea把孩子按年齡分組,年齡組內再分小組:

→3~5歲

第一組孩子:實驗人員騙孩子說「有糖果獎勵」,進入房間卻說「是騙他們的」。

第二組:實驗人員只說「進房間玩遊戲」。

→5~7歲

第三組孩子:實驗人員騙孩子說「有糖果獎勵」,進入房間卻說「是騙他們的」。

第四組:實驗人員只說「進房間玩遊戲」。

接著,實驗人員對4組孩子做了相同的事情:讓他們閉上眼睛通過聲音猜測玩具,隨後實驗人員「突然」出外接電話,並告誡孩子們不準偷看。

結果:

3~5歲,第一組、第二組:50%的孩子偷看並撒謊。

5~7歲,第三組:88%的孩子偷看並撒謊;第四組:65%的孩子偷看並撒謊。

由此可見,5,6歲後孩子的撒謊行為,模仿家人或其他小朋友是很大的影響因素。

3、逃避懲罰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曾經說過,「當我們面對孩子說謊的案例時,一定要看其背後是否有嚴厲的父母。」曾經犯錯被父母懲罰的孩子,由於習得的經驗,他們要麼不犯錯,要麼就會在下次犯錯時通過撒謊以逃避懲罰。當撒謊逃避懲罰的行為得逞後,孩子撒謊的行為便慢慢固化下來了。

值得提醒的是,孩子撒謊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普遍行為,幾乎每個成年人小時候都有過撒謊經歷。撒謊不等於壞孩子,父母們應該以理性的態度看待。不僅不能因此羞辱孩子或給孩子貼「大話精」等負面標籤(任何負面標籤都會傷害到孩子,讓孩子產生挫折和自卑情緒),父母還需要妥善地應對好孩子們的撒謊行為。

面對孩子撒謊,父母的一般應對法

1、明確告訴孩子:撒謊是不道德的行為

有些父母自己的撒謊行為,會給孩子一種誤導,讓孩子誤以為撒謊是正常的。所以為人父母除了自己不撒謊,還要給孩子明確傳達一種正確的價值觀——撒謊是不道德的行為。當孩子與父母面對電視上或身邊的撒謊行為時,父母要第一時間跟孩子明確自己的態度,這其實也是孩子價值觀搭建的方式。

2、具體情況具體應對

幼兒說認為,應對孩子撒謊行為,不同的家庭面對不同性格的孩子,會有適合他們自己的方法。下面介紹3種常見的「非暴力」應對方法:

1)故事警示

給孩子講故事,可以是父母自編的,也可以講相關的故事書。

雁雁有一天晚上撒謊說她收拾好了玩具,但其實沒有。媽媽不動聲色,到了睡覺前,媽媽給雁雁講了一個自編的童話故事:

豬弟弟愛撒謊,有一天早上,豬弟弟喉嚨似乎被堵住了,什麼也說不出來。豬弟弟在幼兒園,因為說不出話,別人不喜歡跟它玩了;上課的時候,它因為說不出話,老師認為它上課不認真,便罰站;晚上,媽媽問它吃不吃蛋糕,因為它說不出話來,結果蛋糕被送給鄰居豬哥哥吃了……豬弟弟很傷心。晚上做夢的時候,有位白鬍子的豬爺爺告訴它,因為它愛撒謊,所以它永遠也不能說話了……

2)讓孩子心目中的英雄「說話」

丁丁也經常會在爸媽面前撒謊。丁丁很喜歡奧特曼,爸爸告訴丁丁:「你知道奧特曼為什麼那麼讓人喜歡嗎?那是因為他從來不撒謊,他說保護人類就總是做到,他無論遇到多厲害的怪獸,都能信守承諾。你如果撒謊,你就不能成為奧特曼了……」

丁丁:「爸爸,我再也不撒謊,我要成為奧特曼……」

3)適當讓孩子承擔後果

小毛不喜歡寫作業,經常會跟媽媽撒謊說寫好了。平時媽媽總會以檢查作業為由逼小毛寫作業。這一次,媽媽沒再說話,也沒檢查作業。到了臨睡前,小毛才著急了,他非常擔心因為沒寫作業而被老師批評。但媽媽不允許小毛影響睡眠,而是照常睡覺。結果小毛第二天不能交作業被老師狠狠地批評了。小毛再也不撒謊,也總會在睡覺前自覺寫好了作業。

孩子愛撒謊怎麼辦?弗洛伊德的鬼點子

如何挽救愛撒謊的孩子?弗洛伊德認為,愛撒謊的孩子,父母可以引導他們通過編故事,使孩子們撒謊的慾望得到升華。意思是轉移焦點。孩子們撒謊的焦點一般集中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把孩子這裡的精力轉移到編故事,孩子在生活中的撒謊行為便會減少。

在17世紀的美國,有位小孩叫勞根,是個「大話精」。不僅對父母、鄰居撒謊,還對街上的乞丐撒謊,經常把乞丐手上的錢都騙走。勞根的老祖父發現,勞根喜歡編故事,還喜歡給周圍的孩子講他自編的故事,他自編的故事不僅精彩,甚至連大人也愛聽得不願離開,大概是因為當時家庭電視還沒被發明出來,人們也沒什麼消遣。老祖父靈機一動,就給勞根組織「故事會」,每晚一場,每個人進場聽故事都需要繳交2.5荷蘭盾(美金當時未誕生)。勞根得「故事會」越來越紅火,他連撒謊的事情都忘了。

按弗洛伊德的話來說,這個孩子把撒謊的精力轉到編故事去了。所以,如果你發現孩子有撒謊行為,讓他自編故事講給父母或其他小朋友聽,倒是個不錯的主意!

本文關鍵字:撒謊說謊、撒謊心理、心智與行為、幼兒教育、家庭早教

幼兒說的作者是一位心理諮詢師,二胎媽媽、專註親子心理學,從兒子的故事書模仿來的漫畫。


推薦閱讀:

戀愛里誰沒撒過拙劣的謊?你千萬別放在心上
善意謊言,父母到底該不該撒?會導致孩子撒謊嗎?
有的人習慣性說謊,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
女友經常愛對我撒謊,現在我都難以完全信任她,不知道現在該如何是好?
面對孩子撒謊,父母如何做才是正確的?

TAG:撒谎 | 说谎 | 儿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