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八大處可不只是個爬山的地兒

這裡是一座風水宜人的佛教寺廟園林,八座古剎星羅棋布地分布在三山之中,有著「三山如華屋,八剎如屋中古董,十二景則如屋外花園」的美譽。

這裡是皇帝的行宮,留下不少康熙帝與乾隆帝的墨寶與御制詩。

這裡每逢秋天,就會滿山留丹,是不少賞楓人的理想之地。

而更令人著迷的,是「這裡的每一處,都藏著故事與傳說」

八大處,從古至今頂著不少誘人的頭銜,正如那天碰到一位住在附近的老奶奶,她跟我說:「人少的時候,我就喜歡到八大處來,好好體會這裡的歷史氣息。」

它從來就不僅僅是佛寺,也不單單是一處爬山勝地,它還有太多不能錯過的細節。

一處:長安寺

長安寺雖然作為一處,但不在八大處景區的範圍內。長安寺創建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原名「善應寺」,後來經順治、康熙年間兩度重修,改稱「長安寺」。

長安寺是二進四合院,大士殿前有兩棵在京城名木中也數得上名堂的白皮樹,可惜這座曾經的西山名剎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被毀,裡面的五百羅漢雕像今已無存。

現在長安寺並不對外開放,遊人只得徒留念想。因此來到八大處,只能過足另外七處的癮。

二處:靈光寺

遊走在八大處,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到靈光寺的人特別多,到其它幾處寺廟的人卻少得可憐。人人各懷心事,虔誠地在靈光寺前燒香拜佛,用「香火鼎盛」來形容一點不誇張。等你離開靈光寺,往三山庵的方向走去,人會突然變少,甚至有的寺廟裡除了管理員外一個人也沒有。可見,不少來八大處的人,都是奔著靈光寺而來。

靈光寺確實可以算作八大處現存最重要的一座寺院。它始建於唐大曆年間(766-779年),最初叫「龍泉寺」,後來改稱「覺山寺」,明正統年間擴建後才最終改為「靈光寺」。

在眾多吸引人的元素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那座八角十三層密檐的佛牙舍利塔。佛祖釋迦摩尼圓寂後共得八萬四千顆舍利,其中只有四枚佛牙舍利,傳說一枚在天宮,一枚在龍宮,兩枚在人間。其中一枚於五代時傳到遼時的燕京(今北京),當時住在燕京的太夫人(耶律仁先之母)鄭氏為珍奉佛祖聖物決定建塔保存。可惜這座招仙塔毀於八國聯軍侵華時期,經過炮火的轟炸,最終只剩下塔基。後來,寺內僧人發現以為遺失了的佛牙舍利,便在靈光寺重建了這座磚塔,將佛牙移至新塔內保護。

佛牙舍利在世上僅存兩顆,因此靈光寺便成為了全世界佛教徒頂禮膜拜的地方,不少外國元首,特別是東南亞各國領導人,都會特意來這裡瞻禮佛牙舍利。

在佛牙舍利塔前的拜殿裡面,供奉著泰國前僧王贈送的銅胎貼金佛像。當你踏上佛牙舍利塔,繞其走三圈(據說這是對自己和他人最好的祝願)時,就能看到由已故佛協會長趙朴初手書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影壁,260 多個貼金大字熠熠生輝,在陽光的照耀下更覺神聖。

佛牙舍利塔、心經壁、羅漢牆的珠聯璧合,確實使靈光寺最具佛教聖地的風采。

三處:三山庵

從靈光寺往三山庵走,會感覺進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寺廟。儘管離靈光寺不遠,三山庵卻極為安靜,庵門格外小巧精緻,論知名度顯然比不上二處的靈光寺,但卻有一種讓人平靜下來的力量。

若是仔細觀察,這裡也有不少有趣的細節:庵內有一口用於祈福的鐘,敲擊發出的聲音格外洪亮綿長;旁邊有一座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思考禪理的雕像,不仔細看肯定發現不了,原來系在菩提樹上的小紙條可都是真紙幣!

四處:大悲寺

對大悲寺的興趣和了解,主要是因為多年前讀過老舍先生的《大悲寺外》,逝者的大慈,化為了生者的「大悲」,揮之不去的愧疚感最終驅使主人翁丁庚選擇出家,住在離黃先生墓地不遠的大悲寺,為這個原本並不太引人注目的四處,添了一絲神秘與悲情。

大悲寺內的文冠果樹,曾引得不少文人墨客紛紛前來欣賞。相傳寺內有一位姓文的和尚常在樹旁讀經作詩,神奇的是,他發現只要繞著這棵冠果樹轉圈,就會文思泉湧,靈感即至,於是人們便把這棵樹譽為文冠果樹。

山門殿有石額「敕建大悲寺」,為康熙帝御筆,殿後為大雄寶殿,供三世佛,兩側「十八羅漢」雕像相傳是元代著名雕塑家劉元的傑作,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五處:龍泉庵

龍泉庵之所以有名,倒不是因為它與佛教有什麼特殊的聯繫,據傳用這裡的一泓清泉泡出的名茶別有一番滋味,因此回頭客極多。

它的故事要從順治二年(1645年)開始講起,當年順治帝在這裡發現了一泓清泉,便依此修建了一座龍王廟。跟三山庵相比,這裡的庵門更加小巧。入山門後就能看到一座方池,泉水從龍口吐出,這就是所謂的「龍泉」。泉水經化驗為天然高鍶礦泉水,且四時不涸,建在此處的「龍泉茶社」也因此聲名大噪,在京城影響極大。要是在這裡看到有人拿著好幾個礦泉水瓶接泉水或溪水,不用覺得奇怪,八大處的水可是出了名的好。

冰川漂礫

八大處里不少看似毫不起眼的石頭實際上來頭不小。從龍泉庵走向香界寺的路上,沿途會發現一個小亭子,別著急趕路,這裡值得你駐足旁觀,也許你會奇怪,這塊其貌不揚的大石頭為什麼值得用一個亭子保護起來?為何叫作「冰川漂礫」?

原來這塊石頭形成於距今 100-200 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巨石在冰川移動過程中相互摩擦,形成明顯的擦痕,後來氣溫升高,冰川融化,顯露出來大小不一的礫石,便被稱為「冰川漂礫」。冰川的出現對全球氣候和生物發展的影響極大,直接改變人類的生存環境。而這塊毫不起眼的「冰川漂礫」,正是經由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親自鑒定,確定其為我國第四紀冰川時期的見證,並題字紀念,於 1964 年建亭保護。

六處:香界寺

香界寺是八大處面積最大的一座寺廟,最早建於康乾元年間(758-760年),當時名為「平坡大覺寺」,明朝名為「大圓通寺」,清康熙年間改名「聖感寺」,一直到清乾隆年間才改至今名「香界寺」。

來到香界寺,萬不可錯過圓雄寶殿前的兩通石碑,其中左碑碑陽刻有「大悲菩薩自傳真像」,碑陰刻有「敬佛」二字,字大如洪斗。不說不知道,原來這塊碑跟「聖感寺」的名字還真有直接聯繫。

有專家考證,「大悲菩薩自傳真像」似為明代「大圓通寺」的舊碑,其藝術風格與北京法海寺的明代壁畫一脈相承,大悲菩薩頭戴法冠,項佩瓔珞,耳墜玉環,雍容華貴,是可貴的雕塑藝術品。

傳說這塊碑是康熙皇帝發現的。當年,他來香界寺拜佛,走到殿前突然腳下一軟跪在地上,眼前突閃觀音菩薩的音容,康熙大為驚詫,忙令人在他跪倒的地方挖掘,沒想到挖出了這塊碑,康熙皇帝更覺靈驗,即興書寫「敬佛」二字,為了表示皇帝自己深受佛法感化,遂把寺院名為「聖感寺」。

不過,香界寺值得看的地方可不止石碑, 這裡是唯一有鐘鼓二樓的地方,旁邊系著不少祈求安康的許願帶。

天王殿里供奉著的「大肚彌勒佛」,就是那位愛背著布袋入市,見物即乞,隨時倒地呼呼大睡,平日瘋瘋癲癲,但又多行善事的風趣和尚。佛法高深,但八大處的寺廟裡供奉著各有特色,神態各異的佛祖和尚們,又不禁感覺拉近了與佛寺的距離。

在來八大處之前,曾聽說香界寺內有乾隆皇帝避暑的行宮,可惜多方尋找而不得,一問管理員,她笑了笑,說自己在這工作幾年從來沒有進去的機會,這才知道行宮不對外開放,只能作罷。

七處:寶珠洞

要是想把八大處看個遍,但又不用太累,什麼方法最省事?坐纜車直接登頂七處寶珠洞,然後往下走,一個挨著一個寺廟看完。

乾隆皇帝在寶珠洞留下的御筆最多。在到達寺廟前,會先遇到一座木結構牌樓,匾額上內外分寫「堅固林」和「歡喜地」,那便是乾隆皇帝的墨寶。走過牌樓,沿著寺廟的方向前行,還能看到一塊巨石上刻有乾隆的御制詩,詩的內容是乾隆皇帝閒遊寶珠洞時留下的三首七言絕句,摘抄其中一首藉以窺探皇帝的文采:極頂何來洞穴深,仙風吹送八琅音。個中疑有天龍護,時作人間六月霖。

來到七處,估計你會心有疑問,為何前面幾處都帶「寺」、「庵」的字眼,到這裡卻變成「洞」了呢,那是因為正殿後面有一個深廣約五米的岩洞,洞壁為礫石膠結岩,由黑白兩色珠子似的岩壁極為罕見地形成了一副高山及寺廟的岩石畫圖,乾隆皇帝的那句「*極頂何來洞穴深,仙風吹送八琅音*」就是用來讚美寶珠洞的奇妙之景。

寶珠洞里供奉著海岫禪師,因善於誦經驅鬼,故得名「鬼王菩薩」,據說最開始洞內放有他的肉身貼金法像,後遭毀壞,現為漢白玉石雕像。

找個好天氣來到寶珠洞是一件極為賞心悅目的事情,這裡是眺望帝都美景,觀賞京城日出的好去處,難怪有著「**京西小泰山**」的美譽。

中華精印谷

如果你乘著纜車上來,那麼從五處回四處的時候,千萬別著急往下趕,這裡有一個幽靜的好地方,藏著從殷商到明清的千枚印章,如果你是個印章迷,一定不能錯過!

很少有人知道,我國歷史上第一條以石刻形式系統展示中華印章文化的山谷,居然靜悄悄地藏在八大處里!想像一下千古名章刻於天然山石之間,溪水靜靜流淌,於空谷中體驗靜謐之美,那種感覺太耐人尋味。

與梁啟超組織民主黨的林長民曾是這裡的常客,在這裡留下了「浚波」、「倚據崇岩,臨睨通壑」、「神足游息,靈心生還」的石刻。他暢遊于山谷的時間正好是新文化運動蓬勃興起的關鍵時期,林長民與梁啟超是極為要好的朋友,兩人很有可能多次遊歷四照谷(後來改名「中華精印谷」),思考救國之路,把這裡當作「頓悟」的聖地。

更有意思的是,後來兩人的孩子(林徽因和梁思成)結為百年之好,也曾一度相伴考察八大處,不知道當他們尋著父跡來到這裡時,會發出怎樣一番感慨?

八處:證果寺

要說證果寺非常特別,它還真有過人之處,一來它是八大處寺院中最古老的一座,二來與二處至七處同處一山不同,八處證果寺自己獨佔一山,位於盧師山的山腰處。

證果寺始建於唐天寶年間(又傳建於隋仁壽年間),山門石階上的「古剎證果寺」出自明英宗的御筆。山門以北為天王殿,再北為大雄寶殿,但後者並不開放,從大雄寶殿往西拐,有一個雅緻的小院,院門為青石製作的寶瓶形,尤為精巧,門上鐫對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出了小院的西門,便可見一寬大的敞軒,名為「招止亭」,壁間嵌刻石題為「秘魔崖招止亭記」;再往北走,會見到一個看似神秘的小洞,名為「真武洞」,相傳盧師和尚在此修行,因為民祈雨有驗,御賜「感應禪師」。難怪證果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被叫作「感應寺」。

要是有時間,還可以尋訪摩崖谷,那裡有造於明代「滅佛」期間的摩崖石刻佛像,相信背後也有不少鮮為人知的故事。

遊走在香火繚繞的八大處,除了求神拜佛,爬山健體,我們不妨花些時間去尋找藏在寺廟裡那些迷人的歷史遺存,雖多為真真假假的傳說,一時難以辨個明白,但勝在尋古覓幽,又得個神清氣爽,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了,北京還有更多的有趣的故事。想要了解它們的話,就去「窮游錦囊」App的《北京》錦囊看看吧!

文:窮游錦囊作者 李慧婷elisen

---------------------------------------------

歡迎關註:

知乎機構號:@窮游錦囊

知乎專欄:對世界上癮(國外) &錦繡山河走遍(國內)

窮游錦囊微信公眾號:qyerguide

下載有用、有趣、能救命的 「窮游錦囊App」,獲取全新的旅行靈感及實用的旅行指南。


推薦閱讀:

威尼斯 | 從藝術家的情人到藝術的情人,這裡有她一生的故事
想來一場最精彩的旅行,它或許能夠給你的日程安排一點靈感
如果你來杭州,我會非常推薦你在西溪濕地里住上一晚~
導遊怎麼入門?
冰島超現實的瀑布|冰島小眾旅行攻略

TAG:北京 | 历史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