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6個可能是事實的Fintech陰謀論

1. 消費者們有麻煩了

無抵押的消費者信用損失率從大衰退頂峰時期到2016年中期一直穩步上升,並在之後維持穩定。許多人認定未來的信用損失率只會比現在更差。誠然,這是對的,但是這些結論並沒有考慮到整體的家庭資產負債表和消費者償還債務的能力。

如果只關注消費者信用損失率的話,你可能會忽略一些其它的重要指標。

2. 銀行和說客阻礙Fintech發展

人們都在乎自己擁有的財產。這也是為什麼聯邦政府要花大力度監管金融服務的原因。現在有不少於八家政府機構對網路借貸施行著某種程度的監督。

這八家機構的全明星名單:

USDT -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CFPB -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

OCC - Option Clearing Corporation

FDIC -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FTC -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SEC -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IRS -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FINRA - 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 Inc.

但是我們不應該混淆政府監管目的之間的區別。大部分的監督審查都是監督機構試圖在理解這些快速的改變對金融服務領域的影響。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表明,監督機構有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來改變繁瑣的立法規定。例如,OCC有意給Fintech公司辦理銀行執照。

3. 多元化是唯一生路

金融服務是一種周期性產業。並且歷史已經證明它對「單一業務」的貸款機構尤為刻薄。他們中的大部分要麼被行業淘汰(例如The Money Store 和 NextCard),要麼被收購 (例如 MBNA, Beneficial, First USA)。

成功的貸款機構都是多元化的。Capital One是新產品多樣化的最佳榜樣,其成功主要歸功於它對數據採集的應用。充足的數據基礎必將促進新一代基於技術的貸款機構的成長和發展。

看看那些在從Fintech公司中脫穎而出的新生金融服務品牌。特別是SoFi,成立於2011年,是發展速度最快的消費者貸款機構之一。Sofi已經將自身的業務拓展至無抵押個人貸款,房貸,資產管理和保險領域,遠超它最初起家的學生貸款業務。

「想要改變一件事,就去建立一個使現有模型過時的新模型。」

—— Buckminster Fuller

(巴克敏斯特·富勒,美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4. 在位企業面臨應用創新的挑戰

銀行正在接受Fintech,接受他們的技術。例如在賬戶匯總技術方面,Yodlee正與五家Top 10美國銀行合作。一些銀行也會選擇與線上平台合作,例如OnDech,Prosper,Kabbage等。

雖然任何傳統金融服務公司作為在位企業的思維慣性都很強,但我們可以放心的是,技術將會融入金融服務的各個領域。一些創新,一旦被應用,必然會帶動下一輪的Fintech技術革新。比如,我們可以支持Core Venture的創始人Arjan Schutte對當日自動清算中心(ACH)「電匯」支付應儘早實現的呼籲。

5. 資本是廉價且充足的

金融市場過剩通常是由於不負責任的使用金融槓桿造成的。次貸危機依然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現在的經濟,並且在過去的十年內沉重地打擊了全球的經濟發展。

對於Fintech來說,資本是充足的。然而謹慎和嚴控依然是主流觀點。近來經常能在網路借貸機構中看到良好的自我管理和監督的例子,例如CAN capital和LendingClub。

6. 重新思考金融服務

在過去的40年中,美國金融服務行業湧現了各种放松管制,改革,重新定義的事件,但其中沒有一個能帶來像現在的Fintech產業所呈現的創新突破的機會。2017年3月,5500人參加了美國紐約Lendit會議。會議讓我們相信,Fintech將是我們這代人生命中金融服務產業發生的最激動人心的事。


推薦閱讀:

2017年金融科技發展趨勢
聚焦節日營銷,BAT金融布局比拼「人情味」
美國p2p鼻祖跌去七成多,宜人貸為啥一年多漲了15倍?
當我們談論理財時,我們要的是什麼

TAG:金融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