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冢,唐僧骨,白鹿原上還有哪些傳說陵墓?

滻曲雁飛下,秦原人葬回。

丘墳與城闕,草樹共塵埃。

——《白鹿原晚望》唐·馬戴

提及白鹿原,陳忠實帶和他的生命,像一頭白鹿闖進每個人的記憶中。

被他視為「死後能墊棺作枕的書」《白鹿原》,詮釋了耐人尋味的原生態:尖銳、複雜、黑暗、情色等因素,小說從難以面世到大紅大紫歷經起伏。

和《白鹿原》一樣命運的還有那些躺在原上的眾多陵墓和埋在寒冷泥草下的遺骨。他們成為了歷史,歷經千百年周轉,那些傳說和那些被挖掘得滿目瘡痍的長眠之地,終能讓我們再看一眼。

南陵——薄太后之墓

就像馬戴詩中所寫,在這橫亘八百里秦川的黃土塬上,最不缺少的就是陵墓。距離白鹿倉景區最近的是白鹿原西漢薄太后陵,又稱南陵。

南陵門口,破敗蕭條,只留下石碑和台階。清代陝西巡撫畢沅在薄太后墓前立碑並書有「漢薄太后南陵」六字以表敬意。

薄太后,漢高祖劉邦側室,漢文帝之母,漢景帝之祖母。一生從出身卑微走到身份顯赫,與朝無爭,後被尊為皇太后。

正如《道德經》中那句,「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薄太后就是這樣一位仁厚之人。 她一生政治精明,經常指正教育漢文帝,以德化民;後出現文景之治的昌盛治世之景。

公元前155年,母德慈仁的薄太后與世長辭,被葬於白鹿原立南陵。

西晉末年,薄太后的陵墓遭人盜掘。史書《晉書·帝紀第五·孝懷帝、孝愍帝》中有這樣的記載:「五月,劉聰寇并州。六月,盜發漢霸、杜二陵及薄太后陵,太后面如生,得金玉彩帛不可勝記。」可見薄太后陵墓中陪葬了無數金銀珠寶。

今日,南陵被政府保護,並修建了陵園大門。裡面草木繁盛,墓碑正前面的方形銅鼎,常燃香火,以表示人們對薄太后與世無爭、仁厚精明的敬仰。

霸陵——漢文帝、竇皇后

白鹿原東北角,坐落著十幾座墓碑。在這裡安息的有漢文帝和竇皇后,以及他們的子嗣。漢文帝乃薄太后和劉邦之子,開創「文景之治」先帝。

霸陵修葬並非裝潢豪華,也沒有皇家宮寢的奢靡,它只是靜靜地躺在這黃土塬上,埋沒在綠草茵茵中。據史書記載,漢文帝在擇墓時曾下令「置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為飾。」

《史記·孝文本紀》中也有記載「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

在霸陵東北一公里的地方,是漢文帝的妻子竇皇后的陵墓。竇皇后的陵墓位於陵園正中的位置,史書記載竇皇后和漢文帝葬在了一起,可是為什麼會有兩個陵?

漢代的陵葬制度中,分為合葬陵和陪葬陵。西漢時期,皇帝與皇后的遺體葬在一起,但是要各立陵冢來分來。因此霸陵之外另立竇皇后陵墓。

史書記載歸記載,漢文帝和竇皇后死後的陵墓自然是少不了金銀珠寶、琺琅玉器的。厚葬是皇家一向流傳下來的風格,否則也不能招致盜墓賊屢次光臨他們的安寢之地。

在白鹿原上,靠近竇皇后陵的地方布滿了一個個盜洞。

2001年10月,竇皇后墓被盜,裡面的大量文物和珍寶被淘出出售。還曾有6件珍奇的文物被境外拍賣。國家文物局得知情況後立即和美國乃至外交部交涉,大費周折,索斯比拍賣行才撤排了這6件中國文物,並歸還給中國。

如今,夕陽殘照,漢家陵闕依舊躺在白鹿原上,三座漢代陵墓左右相望,濃情似兩千多年前,只是多了幾許凄涼和安靜。

一線之隔——袁天罡與李淳風

白鹿原上的中國歷史文化遺留十分豐富。這裡,不止留有漢代陵墓,也有無數唐代墓穴安置於此。

袁天罡為李淳風的師父,二人輔佐李世民開創盛唐。袁、李都懂星象,精通五行推算。二人曾著的《推背圖》已應驗四十七象,無不讓人感到驚嘆。他們兩個逝後也都葬在了白鹿原,位置在薄太后南陵以南。

袁天罡陵墓前明堂開闊,十分簡潔。在風水理論中,此陵匯聚龍、砂、水、穴、向五要素,是典型的龍鳳呈祥格局。李淳風的墓在此陵更南,兩個陵墓就是兩個凸起的大土包。

除了此處的袁天罡陵墓,科考人員在五陵塬的東南方也找到了一處袁天罡的墓穴。名曰「陰陽冢」。

而在白鹿原上真正的陵墓卻完好無損,徒弟李淳風的墓中早就被盜墓賊洗劫一空。這又是為什麼呢?相傳此處有一個見識兩位神人預言的故事。

袁天罡和李淳風兩個人分別在生前為自己選好了墓地。位置竟然出奇的一致,都在白鹿原的草坡上。兩處陵墓南北相望,相隔不過百米。傳聞在李淳風臨終之際,袁天罡曾前去探望,李淳風在當時推算出了日後自己的陵墓要被盜賊挖掘,他嗟嘆自己生前的積怨沉重,招來日後的不得安寧。甚至,李淳風還推知了師父所選之墓可永保無患。

雖然這只是民間的傳說,但在那高曠的白鹿原上,袁、李陵墓卻真實應現了一個被盜,一個完好無損的結果,這裡面又隱藏著什麼玄機呢?

袁天罡的墓地正好被圈入兵營的範圍,而把李春鳳的陵墓留在了兵營範圍外。之後,此地一直作為駐兵的重地,有重兵把守,所以盜墓賊不敢進入軍界去盜袁天罡的墓,留在外面李春鳳的陵墓就成了盜墓者的碗中餐。

玄奘陵墓

白鹿原,在埋葬了無數皇室人員中,還有一位唐代大師初葬於此,他的名聲並不比皇帝差到哪去,他是誰?西行求法的三藏法師。

永徽元年(664年),玄奘於陝西銅川玉華寺圓寂,唐高宗決定將玄奘的遺骨埋在在白鹿原腳下的雲經寺。五年後,玄奘的遺骨改葬鳳棲塬,並在此地修建了五層靈塔;次年建寺。唐肅宗題「興教」二字,自此,譯經大師玄奘長眠於興教寺。

記載模糊的汝南郡王李隆悌

在白鹿原上,還有一座陵墓屹立在這片傳奇的土地上。武則天之孫,睿宗李旦之子,唐玄宗李隆基之弟,汝南郡王李隆悌之墓。

在這片土地中出土曾出土「大周故汝南郡王墓誌」,對於這位史書記錄模糊的皇室貴胄,將會讓我們對他有更多的了解。 他選擇這塊風水寶地,這裡也一定埋藏著他漫長的一個故事……

白鹿原雲經寺,玄奘初葬之地(圖)

揭開白鹿原風水多墓的秘密

在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的白鹿原上,不知道有多少這樣陵墓。這些石碑縱橫交錯的黃土塬上,是什麼讓他們跨越了一個又一個朝代,匯聚在了一起?

白鹿原以前素有「長壽山」的名字,它依偎在終南的懷抱。白鹿原三面環水,土地肥沃,環境清幽,四季分明。古代自由擇墓看風水的說法,尤其是皇親國戚,駕崩後都要由風水大師來選擇吉位,以福澤後代子孫。

白鹿原依偎在終南山的仙境福地,自然位置極佳,是作為帝王皇室埋葬的不二選擇。

唐代兩位能呼風喚雨的國師,袁天罡和李淳風;他們同時選擇白鹿原,就是此地風水福澤適宜建陵的最好證明。

本文首發於蔡駿公眾號(caijunxysj),更多有趣的文章,敬請關注~


推薦閱讀:

商周王陵是否可能存世?
挖掘古代陵墓並將其中的物品甚至墓主人的屍體公之於眾,難道不是對於墓主人的不尊重么?國外也會這樣做么?
金字塔這麼醒目的建築做陵墓,不怕被盜墓嗎?貌似天朝的帝王陵墓都藏在什麼風水絕佳的山溝的底下啊。?

TAG:历史 | 传说 | 陵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