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就是——愛母親!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的兒子見到我就哭,好像我是一個大狗熊,要搶走他的母親。我越投入的想得到他的注意,他就離我越遠。」一個整日里忙於工作的同學,難得在這端午節假期放下工作,約我在咖啡廳聊他家裡的事,「直到有一天,我故意不在意他,只對我的太太表現出親昵和關懷,我那兒子沖我咯咯地笑了。」
nn我同學跟我分享這個經歷,是因為孩子前後的變化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很想聽聽我(專)的(業)意(分)見(析)。講真,要掰扯清楚這個事情,絕逼不是個容易的事兒。
nn真正進入為人父母的角色,男人永遠比不上女人
nn
在我的觀察里,為人父母,在時間上,是同時的。但在心理上真正進入角色,男人可永遠比不上女人。
nn
每個母親都懷胎十月,與孩子血脈相連,她們只要有意識地完成發生在身上的革命,就可以成為偉大的母親。對女人來說,為人母是如此自然的事情。對男人來講,為人父則是不可測的艱巨任務,焦慮的男人甚至會嫉妒腹部日漸隆起的女人。
nn母親的肚子里裝著孩子,哺育他、溫暖他、保護他。接著,孩子出世了,什麼都沒有改變:母親把他抱在懷裡,哺育他、溫暖他、保護他。
nn在街角的咖啡廳里,我同學就以自己的經歷表明,男人成為父親絕非順理成章:「你是不是從來沒有夢到過自己換上戲服突然間出現在劇院舞台中央,面對專註的觀眾,卻不知道要扮演什麼角色?這就是我當初作為一個父親面臨的境況。」
nn為了當好父親,有些男人就會像我同學一樣,開始學母親照顧孩子。父親看起來只是母親的模仿者,一個聲音粗一些、動作笨一點兒的「助理母親」。
nn
問題是,父親只是這樣一個角色嗎?為了對大伙兒有一個交代,我不得不在這個端午節,也就是兒童節前夕拿自己的童年開撕(也是拼)!
nn為講清楚「父親」這個角色,在這裡撕一撕童年
nn
記得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家庭作業是個沉重的負擔,最討厭的就是「把課文抄寫3遍」,寫到夜間11點是常有的事兒。寫著寫著,「不想上學」的念頭就會冒出來,父母親為了安撫我,會在一旁陪著(說白了,他們蹲守在一旁,就像打地鼠似地打擊我偶爾會冒出來的不想上學的念頭)。
nn母親多半是自顧自地納鞋底(那年頭覺著這種手工鞋很沒品,而現在,呵呵……),時不時地抬起頭看看我,也會有一搭沒一搭地跟父親說著話。如果時間太晚了,父親會讓母親先睡下,自己留下來陪我,儘管他第二天還要上班,比誰都要早起。
nn父親沒上過幾天學,他在一旁安靜地翻著我的課本,挑著自己認識的字一個一個小聲地念著,遇到影響閱讀的生字,他也會打斷我,問問是什麼意思、怎麼讀;看到有折角的書頁,順便給整理平順。
nn那時候的父親,與今日的我一般年紀——三十齣頭,不同的是,他早已是三個孩子的父親,我還在眼巴巴地渴望著做一個父親,像他一樣的父親。
nn
「父親」角色對我們的成長來說究竟有多重要?
nn
「父親」角色對我的成長來說究竟有多重要?相比較,母親對我的影響主要是我能否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而父親則是塑造了我對生命的看法,關係到人格的形成。
nn心理學家詹姆斯·杜布森指出:「讓一個孩子和一個合適的男人在一起,這個孩子永遠不會走上邪路。」同樣作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一句肯定的話,父親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要大於母親(不知道做父母的聽到這話,是何感受?歡迎給我留言,說說自己的看法)。
nn心理專家張宜宏進一步分析,如果父親因為忙於工作或別的什麼原因,未能介入母子關係,那麼孩子會對父親的認同不足,一直處於未分化狀態,將是一個具有精神分裂傾向的人。聽起來很可怕是不是?可這是真的。
nn父親的介入是指父親在場,即使人不在,角色也要在,位置也要在。父親的介入,能夠帶領孩子進入現實,讓孩子看到新的客體,多了一些規則、界限,感覺到抗衡的力量與否定的可能。
nn就我個人的體驗,如果說在跟母親的關係里,我感受到的是溫暖、理解、包容,那麼在跟父親的關係里,我體會到的則是規則、邊界、力量。這父性的功能,對任何人的成長都不可或缺。
nn
有些「父親」可能會說了,「父親」這個角色他扮演的很好。那很不錯,但問題是他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影響孩子的,除了「父親」角色這個層面,還有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層面——「丈夫」角色。
nn在每一個孩子的眼裡,父親和母親最好是一夥的
nn
母愛是孩子所接觸到的頭一份全心全意的愛,它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受保護、不被批評的環境,讓孩子自由表達他的內心世界,順暢地表露情感,讓他更了解自己,也更有效地與人溝通。而在這過程中,如果「丈夫」角色缺失,孩子就可能無法獨立了。
nn就像我曾遇到的一個來訪者,在丈夫不能有所分擔時,便引發她的過度焦慮,她也就很自然地將自己的焦慮轉移到孩子身上。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成了她的全部希望。所以,孩子就一直承擔著讓她滿意的功能,不管是學習成績、自理能力,還是什麼別的方面。
nn生活在類似環境中的孩子無法放下母親,他的關係模式,只能停留在自我界限不清的關係階段。結果會怎樣呢?
nn
有可能,這個孩子有很大的情緒負擔,無法專註於自己的學業,總是憂傷地發獃。
nn有可能,這個孩子形成極端的「假我」,在取得了許多成績之後,仍然覺得空虛。
nn有可能,在遭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時,因為內在沒有力量,所以無法處理以致崩潰。
nn而當孩子發現,母親的「重要他人」不是自己而是父親時,孩子會感到受挫。但這非創傷性的挫折,帶來的不是傷害,而是促使孩子走向獨立的動力。
nn孩子會知道,自己並不能給母親帶來滿足和快樂,父親才能,或者說,父親和母親,他們倆才是一夥的;而父親這人,據母親說,他很棒,母親很愛他,而他也很愛母親。
nn父親所能給孩子的最好的兒童節禮物就是愛母親
nn
說到這,還是得回到主題上,說說兒童節禮物的事兒。借台灣東海大學彭懷真教授的話來說就是,兒童節,「父親所能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就是愛母親!」
nn當孩子看到父親和母親之間存在差異性,並且可以和平共處時,孩子就會逐漸懂得,人與人之間是可以存在差異的,這種差異是可以得到尊重和欣賞的。
nn父親的角色既然如此獨一無二,他是不是更應該做孩子的表率,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妻子,而不再以工作忙、應酬多、壓力大為借口?!
nn在這兒童節,願天下所有的父親都能夠真正的珍愛天下所有的母親,成為孩子的榜樣,也成為支撐母親的一個臂膀。
推薦閱讀:
※9歲全馬進三—神童蒲仲強
※大家都是成年人,兒童節過得羞恥一點
※永葆童心!可以嘗試這些卡哇伊的單品
※兒童節,是世界給成人最好的禮物
※在兒童節前說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