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理財,從「斷舍離」開始

文/八戒

《破產姐妹》中有一集,Max和Caroline為了多掙點錢,接下了一份清潔工作。但她們發現這間公寓的主人是個囤積狂,房間里到處都是亂七八糟的雜物。

什麼是囤積狂?其最為明顯的表現就是過度地收集或收購物件,即使這些物件沒有價值或者沒有用處,並極大的影響日常生活。

這種現象並不止存在於影視作品中,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極為常見。大多數人都有著輕微的「囤積症」,比如一些老年人,不捨得丟棄一些沒有使用價值或破損的瓶瓶罐罐;比如有的女生保留已過時的衣服;比如有些男生喜歡在電腦D盤裡.....

「萬一以後用得著呢?」是造成囤積行為的最直接的原因,買東西的時候想「買吧,反正便宜,萬一以後用得著呢?」,扔東西的時候又想「還是別扔了吧,萬一以後用得著呢?」。

囤積行為不僅「勞財」,買一些不必要的東西造成額外的支出,而且還「傷神」,影響正常生活,造成抑鬱等情緒。那麼怎麼樣才能有效的防範這種現象發生呢?三個字——斷舍離。

「斷舍離」是日本流行的一種家居整理術,創始人是山下英子。

「斷」就是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

判斷一個物件是否值得購買時,先考慮是否需要,如果不需要,不管多便宜,買得越多,虧得越多。

按需購物,需做到以下幾點:

(一)學會記賬。

有人覺得,反正錢就那麼多,記不記賬又不會減少或增多,還麻煩。記賬的意義不在於改變你現在的收支狀況,而是以現有的收支數據為支持,調整未來的收支狀況至最優。

(二)學會合理分配自己的收入。

為每月還貸、消費、理財等作出預算,嚴格按照預算執行。如果某一項超出既定標準,可以預支,但須從下月的預算中扣除。

(三)拒絕衝動消費。

想要某件東西的時候不要在當天做決定,可以給自己一周的時間,如果一周後還想要就果斷入手;想購買大件的時候,與家人商量,並考慮使用率,如果一年都用不上一兩次的就不要考慮。

(四)不被其他因素影響。

打折、做活動只是商家的一種銷售手段,理性看待;旅遊是飽眼福的過程,不一定要購買紀念品才證明你去過;別人有的不一定適合你,不要有從眾心理、不要有攀比心理......

「舍」就是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

曾經看過一個關於「如何提高生活品質」的神回復是「定期扔東西」,其實這不僅僅是一個段子。

「沒用」東西堆積,不僅影響正常生活,還會產生更多的成本:

(一)心理成本

「沒用」的東西佔用太多的空間,眼不寬,心自然無法寬;當「沒用」的東西堆積到一定程度時,每天都要糾結是否要處理一部分物件或者先處理那部分物件。

(二)保存成本

比如一些有特殊儲存條件的物件,必須付出額外的成本才能完整保存,還會帶來清理等工作壓力。

(三)安全成本

「沒用」的東西堆積很容易造成倒塌、火災等威脅人身安全的事故,造成不可預料的後果。

有句話叫「有舍才有得」,不要過度的將精神寄託於物件。如果很難做決定,就先羅列出近兩年沒有使用過的物件,丟棄或者掛到網上售賣。

「離」是指捨棄對物質的迷戀。

對物質的迷戀,離我們生活最近的就是手機。我經歷過一次手機沒電,很焦慮、很著急,就像吸毒的人離開了毒品。

手機本來是為我們服務的,但當我們過度依賴它,甚至它已經完全能夠影響我們生活的時候,就應該遠離它。

當一個物件能夠影響我們生活,甚至可以控制我們生活的時候,它的危險性不亞於賭博、不亞於毒品,我們應該學會做物件的主人,而不是讓物件奴役我們。

其實囤積,是我們由來已久的習慣,囤積物、囤積人際關係,都是怕萬一有一天遇到什麼問題,可能就能用得著。說到底,其實是對未來不確定沒有安全感。所以,囤物並不是解決的根本辦法,只有走出去,接觸更大的圈子,提升自身技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全感。


推薦閱讀:

網貸平台50強榜單出爐!快看看你投的有沒有入圍!
P2P倒閉風波之後,國美黃金能否扛起互聯網金融的大旗?
網貸平台打死不肯說的秘密
互聯網投資理財五:人人貸全面解析!
宜人貸:如何用大數據釋放信用價值?

TAG:理财 | 生活方式 | P2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