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之後——我們仨--謹以此文紀念楊絳先生逝世一周年
--謹以此文紀念楊絳先生逝世一周年
我們仨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
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2002年,92歲高齡的楊絳先生傾情撰寫長篇紀實散文《我們仨》。
2003年,《我們仨》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發行,風靡海內外,再版100多萬冊。
2016年5月25日凌晨,楊絳先生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105歲。
據三聯保存的書稿案卷記載,遵照楊絳先生的要求,《我們仨》全部版稅都寄給了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
《我們仨》給予我個人的閱讀體驗, 如同那八月桂花,外表樸素,不蔓不枝,不冷硬,不妖嬈,不爭寵,卻散發著淡淡的味道,沁人心脾,飄香四溢。
讀後讓我能夠真切感受到,平淡文字背後凝結著無聲的力量,承載著莫名的感動,蘊涵著堅韌的精神。
全書分「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三部分。
其實《我們仨》最初設想,計劃由一家三口各寫一部分,錢瑗寫父母,楊先生寫父女倆,錢先生寫他眼中的母女倆。
只是父女倆都先楊先生而去,最後變成她一個人回憶書寫一家三口。
楊先生在第一部分中,以慧心獨特的筆法,用長達萬里的夢開篇;第二部分以虛實相生、亦真亦幻的描述,展現「古驛道上」親人的聚散離合;第三部分,平淡之中見神奇,於無聲處見喜悲,深情回憶了家庭往事。
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組成大社會的一個個小單元,也是人生最重要的庇護所。
娓娓道來的文字描述了讓人羨慕的純凈快樂的家,包涵了濃濃的親情眷戀、深深的牽掛關愛、苦苦的依傍扶持。
在這個家庭里, 父母人格與智慧的力量引導著女兒,女兒開朗與樂觀的性格支撐著父母,三人相處以獨立人格為基礎,以相互尊重為前提,每人都是三角形中一個重要的點,美滿的夫妻關係和良好的親子關係構築了溫暖的家。
他們仨是不平常的遇合,楊先生在書中寫到: 碰到困難, 鍾書總和我一起承擔, 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 不論甚麼苦澀艱辛的事, 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 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所謂門當戶對,珠聯璧合,勢均力敵的婚姻,不只是局限於外在的物質基礎,更多的來自於心靈契合,志趣相投,相互包容。
楊先生與錢先生都是書香門第,都有淡泊寧靜的心態,與世無爭的品格。無論是青年時期英法留學,中年時期聚少離多,還是晚年時期相偎相依,夫妻之間的伉儷深情未曾改變,一句「今生只有死別,沒有生離」勝過萬語千言。
在楊先生生孩子住院的時候,錢先生把家中的桌布染上墨水了,檯燈弄壞了,楊先生便安慰道,沒關係,我可以弄好!儘管錢先生不會做飯,卻給月子里的妻子做了豌豆雞湯!
所有的安慰里隱藏著深情,所有的笨拙中透著可愛,一個人能力有限,卻把最好的獻給對方!將平淡日子過得有滋味,將把日常的感受, 當作美酒般淺斟低酌, 細細品嘗。
夫妻關係的美滿程度會影響親子關係的質量。女兒阿瑗在充滿愛意的家庭中快樂成長,父母與她始終以一種平等的姿態交往。
楊先生說:「阿瑗長大了, 會照顧我, 像姐姐;會陪我,像妹妹;會管我, 像媽媽。」阿瑗卻常說:「我和爸爸最『哥們』 , 我們是媽媽的兩個頑童, 爸爸還不配做我的哥哥, 只配做弟弟。」
溫文爾雅、幽默風趣的仨人成為彼此的心靈導師,共有智慧之光烤著對方的生命之火,生命不止,燃燒不熄,無論外面是風平浪靜,還是驚濤駭浪,家始終是堅如磐石的城堡,再大的暴風雨也無法摧毀那個安然自足的小世界。
孜孜不倦的治學精神
他們仨終生與書為友,與書為伴,讀書是興趣和樂趣,已經融入血液和靈魂,已經成為習慣和必須,不是費心費力的苦差事,不是裝點門面的花架子。
在英法留學時, 楊先生形容鍾錢先生「愛書如命」, 「恣意讀書」,自己制定學習計劃,中、英、法、德、意每日變換語種讀,不是泛泛而讀,不是為了取得學分和學位。
楊先生也不是啃分數的學生,她很愛惜時間,每來一位訪客,她就得犧牲兩三個小時的閱讀,勉力做賢妻,還得聞煙臭,心裡暗暗叫苦。
女兒阿瑗繼承了父母優良的讀書基因, 從小被爺爺稱為「讀書種子」,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找書看,練就了一身過目不忘的本領。
春秋冬夏,時光荏苒,歲月變遷,從國外到國內,從飄忽不定到居所固定,唯一不變的是讀書姿勢,唯一不變的是孜孜不倦,唯一不變的是勤奮治學。
無論是兩人或者三人,靜靜地各居一書桌, 靜靜地讀書和工作,是最真實的生活寫照。
即使最困苦的人生階段,楊先生被派去打掃廁所,她也能將廁所打掃的乾乾淨淨,而後在裡面靜心讀書;即使百歲高齡,仍然筆耕不輟,堅守理想。
楊先生說:「我們無論在多麼艱苦的境地, 從不停止的是讀書和工作, 因為這也是我們的樂趣。」
心無旁騖地默默耕耘,成為學貫中西的大師。一部部經典問世,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很多人浪費了時間,荒廢了事業, 夫妻倆卻以頑強的毅力和特有的智慧,完成學術巨著《管錐篇》和譯作《堂吉訶德》。
讀書令一家三口神情淡定, 心態從容,儒雅氣清,歷經人生滄桑始終氣定神閑,內心始終有無形信念支撐,讀書的背影抵擋歲月的浮沉,對抗人性的淺薄。
不管外界如何喧囂動亂, 人們多麼「惶惶然不可終日」, 他們總可以有一方天地,躲避紛紛擾擾,沉醉於書的世界,形成獨特風韻,不會「惶惶然」。
每晚臨睡前留盞小燈,給自己一些靜謐的獨處時光,千千萬萬的你我也能從豐富多彩的閱讀中找到精神慰藉,內心變得寬厚深邃。
通達睿智的處世哲學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過:這個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心靈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
楊先生將知識分子的道德法則和人格信仰淋漓盡致展現,沒有西方文化狂放張揚的個性,卻處處凸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寧和。
正如楊先生曾手書所譯英國詩人藍德的詩句,「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 我也準備走了。」
無論環境多麼惡劣,無論條件多麼艱苦,無論境遇多麼不公,她總是以堅韌的精神不向命運屈服,幾乎沒有看到她對苦難的過度渲染, 也幾乎聽不到她對個人遭遇和命運的怨憤訴說。
她始終能夠「 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 ,究竟靠的是什麼力量,超然物外的人格精神從何而來?
沒有追逐功名之累, 沒有利害得失之憂, 成為獲得最大內心自由和獨立人格的源動力。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道至簡,傳統古典文化的精髓是最無聲的告白。
楊先生將她的家庭看成平凡不過的家庭, 把自己壓低又壓低, 壓低至塵埃里,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始終保持淡然低調的姿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為而無不為的超然物外,不由得讓人掩卷沉思,敬佩不已。
面對女兒和丈夫的相繼離去,楊絳先生隱忍感慨: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面對先生的離去,我想起梵高的一句話:不要以為死去的人死了,只要活人還活著,死去的人總還活著。
因為,作為物質的人,會成為真正的死者,沒有人會記得他的名字;而作為精神的人,則會成為永生者,她的名字如不廢之江河。
書中金句摘抄:
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
我們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離,又好像是驕傲了。我們年輕不諳世故,但是最諳世故、最會做人的同樣也遭非議。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