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學之道】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什麼叫「誠其意」?「誠其意」就是說在內心和行為之間沒有一點夾雜。這樣說大家可能感覺到很費勁,我舉一個例子大家就容易理解了。

今天從山東來了一位小夥子,家庭條件不好,我內心想幫幫他,但內心又出現另外一個想法:現在幫他將來或許有回報。此時,我的意就不誠了,因為在我的內心和行為之間有一個想回報的思想,這個思想就是夾雜,於是內心就不誠了。因為內心有這樣的夾雜,所以總會盼著他回報自己,我對他的幫助就不會真誠,幫助他越多自己想回報就越迫切,內心的起伏也就越大,內心也就越來越偏離中正。

捐款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個人想去捐款,走到捐款箱面前,發現居然沒有一個人看見自己捐款,內心不免有些失落。為什麼他會失落呢?因為在他助人和捐款之間有一個其它的動機,這個動機就是虛榮,希望別人表揚他,於是他捐款的心理就不誠。

我再舉一個例子,我的腿有關節炎,行走有點困難。有一天,有一個同學扶著我去餐館吃飯,到了餐館因為有很多人,她就不好意思,「我跟這個老頭什麼關係,別人會不會誤會呀!」本來自己是做好事,但是內心害怕別人議論,於是,她幫助他人的心理和行為之間也就塞進了害怕,這也是不誠。

意不誠內心就會出現衝突,內心自然也就不正了,人生自然也就不幸福了,要讓內心中正,「誠其意」就顯得非常重要。

過去我們總是認為自己是一個很真誠的人,按照上面講的定義,你覺得自己還真誠嗎?不用回復,答案就可以揭曉,因為大家沒有修心。當然也有一些人說,我的內心真的是誠的,現實中有沒有這樣的人呢?有,但是非常少。歷史上周文王就是這樣的,這是天生的誠。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沒有修心卻認為自己內心是誠的,更多的是不了解自己的內心。一個人內心是不是誠,除了上面的標準之外,還有其他的檢驗標準。如果你的內心是誠的,你的內心一定是幸福無比,同時誠一定會外顯的,因為誠自己人際關係一定很好,因為誠在我們這個最接近盛世的時代你的收入也一定不低,因為誠你的夫妻感情一定很融洽等等。如果你現實的生活一團糟,就一定可以反推你的內心也是一團糟,同時也可以說明你的內心是不誠的。

推薦閱讀:

【大學之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大學之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大學之道】《詩》云: 「邦畿千里,維民所止。」

TAG:修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