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思筆記六十二:對中國古代墓葬的幾點淺思考
對中國古代墓葬的幾點淺思考
生者見與逝者鑒
墓葬為生者所建造,必然是反映生人所見到的世界,墓葬是為逝者建造,必然是逝者的世界,也就是生者為逝者塑造的世界,即當時人的死亡觀,其中也往往蘊含著人們對於世界的思考、對人地關係的思考,即世界觀和宇宙觀。通過墓葬的觀察,我們能夠某種程度上看到生人為逝者塑造的封閉空間,在這個空間里內外間隔,兩個世界源於同一種存在,只是生者經過特意的加工而將現實的存在部分有選擇地放入了地下而已,但是正是這一選擇便代表了人們的某種動因,即選擇背後的原因即這個社會的特殊之處,是人們喪葬思想的體現。
墓葬在何種程度上反映現實?
這是一個無數人在不斷思考和不斷探尋的話題,或許並沒有準確的答案,但卻能引起人們更多的思考。考古在運用到實際研究的過程中是以其受到多重的破碎為前提的,第一重為掩埋中的損失,即掩埋的東西是實際運用中的一部分,有的部分在地面被破壞了不能保留下來;第二重為埋藏中的損失,這一部分主要針對於那些不穩定的遺物遺迹,他們在歲月的長河裡禁不住風欺雪壓,許多已經與自然融為一體,如大部分早期墓葬中的木頭,或許其中就包含著最早的文字和歷史信息;第三重為發掘中的損失,資料保存在地下算是比較穩定,但是很多一旦出土就會失去往日的光澤,尤其是其中大部分不能得到及時的有效的保護,損失了大量的信息;第四重為提取資料中的損失,一方面是發掘過程中對資料的不完全提取,這是由於技術原因、理念原因和發掘者的意願等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資料提取過程中必然會有的不可避免地損失;第四重為整理資料的損失,即發掘的資料在整理之前和整理之時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有一定程度的破壞和信息丟失,整理資料者也會根據自身對資料的理解而對將要發表的進行適當的取捨。如此四重影響力我們的視線,那麼我們看到的資料到底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真實呢?我想,答案不固定,每種情況都有,只是我們要設想要這種誤差範圍,在這個範圍內波動都應當被考慮在內,相關的研究才會更加嚴謹。其實不只是墓葬,遺址也是如此,只是墓葬又多了一重人為的選擇罷了,而這種選擇本身就是人們思想的見證。
不完全歸納法永遠無法替代整體,但是隨著更多的發現和更準確的分析我們能夠不斷地接近真實。
中國古代墓葬發展過程中的幾個里程碑
第一,墓室的出現。墓室的出現或許是早期人們對於墓葬理解到達一定階段的產物,從上古時期的隨意處置到挖坑掩埋,這小小的墓室(土坑)的出現展現了一個專門為死者製造的空間以容納之,這是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轉變,為以後的豐富的葬儀、墓葬等級及葬式、葬俗的出現提供了基本的承載空間。
第二,棺的發明第一次為死者物化和凝固了一個特殊的空間。公元2世紀的趙咨已經認識到這點,即棺的發明是墓葬史上無與倫比的重要事件,它第一次為死者凝固了一個特殊空間,在這個密閉的空間里屍體不再與土壤直接接觸,形制雖然簡單,但是已經高度觀念化。後來的各種墓葬結構的發展不過是對棺的概念的進一步精密化和複雜化。
第三,封土。封土就是「墳」,在東周之前的中原地區沒有發現他的蹤影,有可能是從南方的土墩墓發展而來,在統一王朝的推廣下迅速流行起來並成為身份等級的標誌,他的本初作用無非是標誌墓葬位置,但卻被後人賦予了更多的內涵,成為墓葬表面最顯眼的存在。
第四,墓碑和墓誌的出現為斷代和了解墓主人信息提供了絕對的時間和確切的信息。作為墓主人生平的記敘和讚揚,墓誌為確定墓主人身份的鐵證,通過墓誌了解的情況比通過實物資料分析所得更加直接和真實。
以上是個人對於中國古代墓葬的粗淺理解,還有很多不對的地方和不完善之處,還要繼續探索和學習。
尾記:很多靈感和瞬間的頓悟就像流行,在大腦中迅速穿行而過,留下美的光輝,如果不快速記錄下來就會失去,而人往往有諸多需要置頂的事情需要解決,有時候不得不捨棄這種靈感的第一時間記錄,等到暫得閑暇的時候卻已經來對失去了看到那道閃電時候的妙想,只留下空冷的殘殼,而更多的時候是興趣的流失,這實在可悲可嘆。
孫晨
2017年5月16日
於西安馬騰空
推薦閱讀:
※成吉思汗是不是華夏一員,墓葬何方?
※有哪些好看的考古紀錄片?
※[考古日報Vol.64]廣西桂林發現罕見雙料混煉「陶雛器」 陶器起源考古獲新突破
※讀思筆記一百零八:讀何駑《怎探古人何所思——精神文化考古理論與實踐探索》隨筆(一)
※如何評價中國最後的疑古派、中國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吳銳的新書《中國上古的帝系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