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不好?可能是忽略了這兩點!

猶記得,社會上曾報道過這樣的悲劇:父母耗盡半生積蓄把兒子供上碩士,千里迢迢來廈門n照顧孫子卻被趕出家門;當年28歲的華裔乖乖女詹尼弗不堪父母嚴厲管教,雇了3個人殺害n自己的父母;赴日留學5年的青年汪某歸國,與來接機的母親因發生爭執用水果刀連刺母親9n刀……n

除了以上這種個別令人心酸的案例之外,其實許多家長也會抱怨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教,反映不少孩子自私、沒禮貌、懶惰、虛榮、冷漠,甚至忤逆不孝……

讓家長想不通的是,不是家長沒有從小教育孩子,相反家長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和孩子講道理教做人,引導行為習慣,從小也很用心培養孩子,開發大腦潛能,發展才藝等等,而且不少家長也接觸過許多海內外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然而,為什麼教出來的孩子卻素質不高呢?不禁要反思,當今世界我們的教育到底忽略了什麼?

教育不是為教而教,讓孩子實現自我教育才能終身受益

養育孩子,大多數家長的重心會放在孩子的升學、未來學業、工作前途……而學校教育也更多是在教知識或技能,極少的學校會有一門課是教會孩子正視自己的情感訴求、學習如何正面積極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們似乎忽略了這一點——與其說是培養孩子成為某個領域的人才,不如說是在培養一個社會未來家庭的角色:未來的丈夫、未來的妻子、未來的爸爸、未來的媽媽,我們的教育的確是一種關係到孩子終身的教育。

但是,當知識和考試占絕大部分,家長和學校已是很難花更大的精力讓教育最後回歸到如何做人,我們的教育也未能紮根於德行。儘管家長從小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儘管老師也會在課堂上講過這些道理,然而這種藉助他人和環境的條件下所希望達到的教育目的,未能通過受教育者的內化去真正實現,所謂「內化」實際就是自我教育的過程。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也曾經這樣說過,他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即「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也就是由接受教育到自我教育的過程。然而,這種對孩子成才、成人起重大作用的「自我教育」,卻一直被人們忽視。自我教育是指人通過認識自己、要求自己、調控自己和評價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也正如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在《我的教育信念》中所說的,「教育第一位的和最顯著的效果表現在一個人開始思考他是怎樣一個人,開始深究這樣一個問題,即在我身上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如果不能引導一個人視察自己,思索自己的命運,最巧妙的教育方法和措施也是徒勞的。」

在這裡引用教育家陶行知給學生三塊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當小學校長時,有一天看到一個學生用泥快砸自己班上的同學,當即喝止他,並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里去。試想一下,換作是當年的我們,應該是會害怕校長責備,也會擔心不知校長將會對我說些什麼等等,那時我們的內心是矛盾的。

然而,到了放學後,陶行知先生來到校長室,那個學生已經等在門口了。一見面,陶行知先生卻掏出一塊糖送給他,並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了這裡,而我卻遲到了。繼而,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放到他手裡,說:這塊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我不讓你在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給你。接著,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塞到他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有作鬥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

結果,在給第一塊糖時,那個學生很驚異,在給第二塊糖時,那個學生更驚異了,在給第三塊糖時, 那個同學感動極了,他流著淚後悔地說:陶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他們畢竟是我的同學啊!

從那位學生的情緒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出來,這是一段自我內心的體驗,陶行知校長既能讓學生從他自己身上認識到什麼是好的,比如對這位學生的這些肯定:按時、尊重校長、 正直善良……又能很自然的讓這個學生認識到自己身上哪些做法是不好的。所以,最後學生認錯了,根本用不著校長明說他的不對或是去批判他,而是由學生自己去視察自我,完成一次自我教育。

比起大家所認可他的這種表揚藝術,我更欣賞陶行知先生懂得如何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同時,在這個故事裡,還有一點,非常值得參考的是,陶行知校長從頭到尾都沒有讓這位學生感覺到有被教育的痕迹。

如果一個孩子在犯錯時,我們的老師或家長想要幫助他糾正這個錯誤,一開始就對此大為生氣,或是給孩子十分嚴肅的臉色看,孩子一看你這架勢就知道自己將要被教育,他就那樣頭低頭的聽著你的一番教訓……即使最後他被訓得心服口服了。然而,他的自我認識與自我完善的能力卻會遲鈍起來,因為他可能會產生這樣一種想法:我應成為怎樣的人,應做些什麼事,我做錯了也不要緊,大人會替我考慮的,我只需要等待建議和指示就行了……這個不良循環的結果是,孩子下一次犯類似的錯誤,父母繼續下一次教育他,孩子就這樣依賴著父母或老師對他的教育。

所以, 這種情況下的教育,並沒有激發孩子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效果並不顯著,更沒能讓孩子終身受益!

最好的教育,就是能夠引導孩子思考,並轉化為孩子的自我教育,伴隨著孩子的一生,啟發和激勵著他的一生!建議,在教育孩子時,不讓孩子知道或感覺到你正在對他進行教育。

培養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父母成為教育的實踐者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家庭教育的擔當者,在幫助孩子實現自我教育的過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實上,許多做父母的對子女的栽培十分用心,卻往往並沒有取得相應的效果。尤其是在多年後,父母會發現孩子離他們心目中「好孩子」的形象越來越遠。為什麼?

顯然,孩子還未能學會自我教育。此外,在家庭教育的過程,很大可能是因為家長忽略了這一點——沒有以一個實踐者的心態來教育孩子,教育的效果並不顯著。

世界六大著名教育方法,其中之一的「教育的實踐者」,其創始人多湖輝先生認為培養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父母成為教育的實踐者。這也就是說,父母對孩子的引導,都應當自己也身體力行做到,成為孩子的榜樣!而不是只會對孩子加以要求、控制、約束、寄予期望……

下面,這則來自泰國的勵志廣告《一個媽媽教會女兒受用一生的事情》,講述一位不識字的母親的育兒故事,這是由真實案例改編,現在一起來看看這位媽媽是如何擔當教育的實踐者,激勵孩子實現自我教育。

這位賣水果的泰國母親,沒上過學,既沒有根據前沿的教育理念去教育孩子,也沒有很好的教育藝術和技巧,當她不知道如何教女兒時,她想到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女兒在生活中學習。

她樸實的教育方法,就是落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通過引導孩子思考,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從鏡頭中看到,女兒不會切菠蘿,笨手笨腳的,但母親沒有責備,而是微笑的用行動去給女兒示範如何切菠蘿,於是女兒學著母親的樣子,第一次學會了切菠蘿。

母女過著拮据的生活,當女兒看到別的小朋友在吃雪糕時,母親看到了女兒滿滿的羨慕之情,卻是囊中羞澀,拿不出零錢給女兒買雪糕,便想出一個很棒的想法——把切好的菠蘿放在冰塊里,於是第一款菠蘿冰棍誕生了。

我們可能只看到了這位母親為了滿足女兒的這個小需求而親自製作了菠蘿冰棍,但這位母親同時也在用行動教會女兒,想要滿足自己,可以想辦法去爭取。

女兒吃到了母親自製的菠蘿雪糕,覺得如此好吃,提出來可以把它賣出去時,母親便鼓勵她去嘗試,於是女孩開始賣菠蘿冰棍。第一天無人問津,母親不是自己替女兒將菠蘿雪糕賣掉,而是給女兒一個建議,讓女兒到市場去觀察別人是怎麼做買賣的。

女兒到市場用心觀察買賣的小販,似有所悟,於是效仿他們,回家後用蠟筆繪DM,做出了一個買2送1的促銷策略,還有朗朗上口的廣告詞。在人群中,她還非常自信的叫賣起來……

女兒在實踐中體驗到了一些小成就後,她堅持在課餘一本正經的做起了這單小買賣,主動幫助母親分擔生活的經濟壓力。這種親身體驗也是一個孩子了解生活不容易和母親生存處境的最好方法。

而令這位母親感到欣慰的是,「哪天要是我不在她身邊,我相信,她也會很好。」

短片中的母親對孩子沒有過多的說教,她在生活中遇到難題也是通過思考和想辦法去解決,她教給女兒的正是這種誠懇生活積極態度,鼓勵孩子在實踐中學習,試著自己去解決問題,這才是孩子受用一生能獨立成長的最好助力。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課堂,也是激發孩子潛能的源泉,而孩子在家庭里向父母學習到的互動模式、技能、生存方式、思維方式等,足以影響其一生。當父母願意以一個教育的實踐者去教育孩子時,更能激發孩子發展自我教育,受用一生!

蘇霍姆林斯基更是說過: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別人。所以,如果父母不能自己教育自己,他對孩子所進行的教育也是沒有力量的。

當我們父母能夠以這樣的心態去進行家庭教育時,自己也會成為一個學習型、成長型的父母,和孩子的交流也會更多一分平和。同時,父母有必要和孩子之間建立一種交往關係,甚至是準備著和孩子建立一生的友誼,始終保留良好的溝通,父母的對孩子所說的每一句話,這都將會是一種提醒和激勵,讓孩子獲得不斷成長。

在這裡提醒一下,並不是一定要求我們的父母多麼富有智慧,既懂得教育的具體行為,又懂得教育的藝術和好技巧,關鍵在於教育的心態,父母應當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教育的實踐者!同時,父母應是一個言行一致的實踐者,如果孩子看到父母所做的和所說的不一致,那麼,比起語言,孩子更相信他所看到的父母的行為。

推薦閱讀:

為什麼父母都喜歡用自己的孩子做頭像?
孩子注意力不好、不專註怎麼辦?
遇見二十年前的的自己
如果不能善待自己的孩子,還是別生了吧
小孩子都有哪些奇怪的癖好? ?

TAG:家庭教育 | 孩子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