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鴻溝比孤島之間的距離遠得多丨辯論修養漫談之五

文/楊天嬌

第四單元介紹辯論修養中需要掌握的基本功——下定義。以「分手後應不應該做朋友」為例,介紹下定義的方法。從事實層面和價值層面兩方面的內涵和外延界定概念的邊界,從而明確概念。了解定義在時間空間中的變遷,並總結升華。力圖使定義全面完整,避免偏頗。

可是真實的世界中,下某些定義似乎是不可能的。

【本文為《辯論修養》課程新傳媒助理、南開大學哲學系楊天嬌所寫,與諸君分享】

我們可以做這樣一種嘗試,拔下自己的一根頭髮,然後試著定義這種感覺。你會如何用語言描述這種感覺呢?比如,像被針扎了一下?可是,「針扎」又是怎樣一種感受呢?

再嘗試理解這樣一個故事:小明天生有一種奇怪的病症,他會把藍色看成紅色,把紅色看成藍色。但是他並不知道自己和別人不同,他眼中的天空是紅色的,但從小老師的教育告訴他天空是藍色的,所以他把天空叫做藍色,也把他自己眼中的紅色叫做「藍色」。那麼該如何讓他知道自己與別人不同呢?又如何證明你不是那個人呢?

對具體事物的定義是相對簡單的,可以通過維特根斯坦在《哲學研究》中提出的實指定義的方法進行定義,比如指著一頭駱駝告訴孩子「這是駱駝」,但所有關於人主觀感受的抽象概念,往往都難以被嚴格定義,維特根斯坦將其稱之為「私人語言」。

日常生活中,由於「私人語言」無法嚴格定義並表達帶來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鴻溝並不罕見。因為無法定義,所以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就算表達出來,接受者也未必能夠真正理解。最常見的莫過於當醫生詢問你哪裡不舒服,是怎樣的不舒服的時候了。

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描繪出一種外星生命——三體人,特點是思維透明,互相之間通過腦電波交流,因此在其種族中沒有欺騙、隱瞞、謊言等概念,從而能達到更高效率更高質量的溝通。這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溝通的理想狀態,可以不受貧乏的語言和邏輯規則限制而直接進行理解。

而關於誤解,比如最近影視圈大火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夜華為了保護素素挖去了素素的眼睛,並自己承擔了天雷之罰,但素素並不知道夜華的付出,所以心死跳了誅仙台。劇中路人甲連宋發出官方吐槽:「夜華出了什麼事你倒是說啊!你個悶葫蘆!」

男女朋友之間經常會抱怨「你不說我怎麼會知道」,這時候女孩子會想「如果要我說出來你才會理解,那你和其他人有什麼區別。」面對這種情況,通常人們並不會將無法表達提升到語言局限性的高度,但會本能的如同哲學家指向的一般選擇保持沉默。「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如果我們嘗試定義「美」的概念,就會真切的感受定義有多困難。

在人類文明的初期,人們只有「一件事物是美的」這種判斷。在《大希庇阿斯篇》里,蘇格拉底問希庇阿斯:「能替美下個定義嗎?請告訴我什麼是美。」希庇阿斯說:「一個年輕小姐是美的。」蘇格拉底不滿意,他說:「我要問的是:什麼是美?而不是問:誰是美的,什麼東西是美的?」

在這篇對話里,希庇阿斯和蘇格拉底嘗試了好幾種關於美的定義,例如美的就是適當的、美的就是有用的、美的就是令人愉悅的,但蘇格拉底又一一予以駁難,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美是難的。

通過上文對話我們可以看出,定義美的外延似乎並不是很困難:年輕的姑娘,盛開的花朵或是大雪覆蓋的荒原,但定義美的內涵並不簡單,甚至美與丑的界限也並不是涇渭分明的。

日常語言中會談到「殘缺之美」「悲壯之美」,戰爭、饑荒、瘟疫皆可入詩入畫,描寫饑荒的南非攝影師凱文·卡特《禿鷲與小孩》,畢加索描寫二戰的《格爾尼卡》等等,作為藝術品它們是美的,但我們能說戰爭、饑荒、瘟疫是美的嗎?如果認為這些藝術品是「美」的,並從中得到審美的快感是否是一種冷漠和殘忍?

德國古典美學家席勒的觀點似乎能帶我們走出這種道德批判。

席勒在《論崇高》中說道, 「崇高感是一種混合的情感。它是表現最高程度恐懼的痛苦,與能夠提高到興奮的愉快的一種組合,儘管它本來不是快感,然而一切快感卻更廣泛地為敏感的心靈所偏愛。」

在崇高感中人可以不局限於自身的生命體驗,自我超越的有限性去感受藝術中的感性的無限性。崇高可以使人在體會苦難、對抗苦難中超越苦難,通過超越而獲得自由,讓人的心靈得到自由與完整。

如果無法定義「美」,那麼就沒有辦法無障礙的討論「美」,甚至無法斷定「美」是不是真實的存在。高爾吉亞認為無物存在,即使有,人類也沒辦法認識,認識了也不能把它告訴別人,仔細想來不無道理。

這種一切皆無,一切都不可知,一切都不可言說的主張導向的不可知論和懷疑主義,並不能給人類的認識帶來積極的建設性作用,懷疑主義更像是一種破而不立的批判。

這似乎可以啟示我們,人類知識是建立在人的理性可以認識事物,並用可以語言進行表達的大前提之下的,如果拋卻了這個大前提的話,那也不必談什麼辯論,每個人都可以保持沉默了。

思辯能力是關乎個人生存發展的重要素質,許多人應對工作管理、生活規劃、交流表達、團隊協作、社會競爭的過程中,總會有想不明白、說不清楚、怯於溝通的能力局限

-

如何提升個人思辯能力?

-

《辯論修養》從「認知-判斷-選擇-堅守」的能力鏈條出發,系統完整的介紹個人思辯能力的養成,並細緻分析思辯能力背後的個人修養。

騰訊課堂課程首頁網址(點擊閱讀原文可傳送):【如果有「不能跨號支付」等問題,請點擊手機右上角用Safari或其他瀏覽器打開】ke.qq.com/course/204377#

課程諮詢qq群:612531653

辯心雕龍微信公眾號:bianxindiaolong

新浪微博:南開老沙 或搜索用戶「史廣順」

Sina Visitor System
推薦閱讀:

誰左右了你的判斷?丨辯論修養漫談之六
思辨是最大幸福的最強音
喜歡的男生說不想談戀愛?丨情感話題
做更好的自己丨倪曉華
如果一個現象可以同時被兩種理論所解釋,是否嚴格意義上講這兩種理論都不正確?

TAG:辩论 | 定义 | 思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