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保持「中等」的人生是什麼樣子的?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30 歲人生攻略 ,更多「30 歲」相關話題敬請關注討論,也歡迎進入知乎「真人圖書館」,借閱其他知友 30+ 的人生。
從中學起成績就不上不下,沒有當過差生每天被老師點名批評,沒有當過尖子生每天被老師點名表揚。
直到高中畢業,唯一一次被召喚到辦公室是因為早戀,然而也就一次,因為之後自己就分手了。考的不上不下的大學,拿著不上不下的獎學金。既沒有在科研上或學業上有所成就,沒參加過大創沒拿過國獎。也沒有成為學生會主席,社團會長,到畢業也就是個跟班跟著瞎忙。
念的不上不下的研究生,非雙一流的學校,專業排名還算靠前。依舊和國獎無緣,也混不成研會主席。因為是專碩課題也沒有什麼深度,估計就做個不上不下的成果,反正能畢業。
之後大概就會找一份不上不下的工作,餓不著自己,但也別想財務自由。
嗯大概挺符合題主問題的。
其實體驗還好,因為沒有什麼大的夢想,沒有什麼真正嚮往的,就是個普通人,扔進人海里就消失不見的普通人,和大部分人過著差不多的生活。
很羨慕那些很早就有追求的人,羨慕那些對自己要求很高的人,羨慕那些有夢想的人。
只恨自己不是那樣的人。
但也沒辦法,夢想不是說有就能有的。現在能做的,只有更加努力,即使還是帶著困惑和焦慮,沒有什麼目標,但至少,努力就對了啊。我從小覺得自己挺有天分的。
學什麼都特快,打遊戲也很有天賦,家裡也挺殷實的,我一直以為自己不會僅僅只是一個普通人。可能很多人都這麼以為過,和他們一樣,這種認知隨著成長而漸漸幻滅。
我越來越覺得自己不過就只是一個普通人。我開始變得焦慮,因為我發現自己不能夠像以前那樣輕鬆的搞定學習的事情。我發現自己的遊戲水平被很多身邊的人超越。我發現自己的家境沒有想像中那麼富有。我,似乎就是一個普通人。一個中等的人。不上不下。我為此懊惱了很久,並且仍舊保持著自己曾經以為自己是不平凡的人而產生的優越感。我一邊自卑一邊傲慢,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像是在敲打鼓面,發出星雲炸裂的聲音。兩種緊密的鼓點聲交織在我的心中,把我的心向兩邊拉扯。我在這種離奇的左右互博中艱難的生活著。所幸的是事情似乎沒有想像的那麼糟。傲慢並沒有讓我毀滅,卻給了我更高遠的視野。
自卑給了我時刻審視自己的能力,而傲慢讓我沒有卑微至塵埃。生活在中等的世界似乎沒什麼不好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從來不是什麼錯誤,我不將這句話奉為圭臬,但它確實很有道理。子曰: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
很多人努力奮鬥的最終結果可能就是活成一個普通人。
從來不覺得有真正的中等。
中等要麼就是成功者的謙虛,要麼就是失敗者的借口。
能一直保持中等其實都是不錯的了吧。。。
和上面的一個答主一樣,我自小也認為自己學習的能力算比較強的,特比是英語這門功課,幾乎不怎麼花時間也能做的很好。
結果在大學裡面荒廢了幾年的時光。
上研究生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這也不會,那也不會,但是其實研究生裡面考試還算佔了一個很大的比重,自己就靠著考試和一點點運氣又上了博士。
到了博士之後,什麼都要看真才實學。回過神來的時候自己已經成了實驗室的吊車尾,什麼都做不了,非常焦慮,心態爆炸。
運氣好的是,我有一個專門管我的小老師,真的,只帶我一個博士生,坐在我對面,博一的時候天天找我談話,幫我調整狀態,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就是:
我知道你以前很優秀,以後你也會很優秀,但是你現在一定要認清自己在實驗室的位置。你的同學可能在沖頂會,兩位數的SCI,你就好好做自己的,目標定低一點,先求個畢業,不要總是把目標定那麼高,偶爾體會一下倒數的感覺也沒有什麼好羞恥的。
目前自己也在慢慢趕吧,但是感覺還完全追不上自己研究領域發展的速度啊,扶額。
所以我自己覺得一直能保持中等的人其實挺不錯的----如果放到什麼環境里都能保持中等,其實也是能力的一種肯定吧。
我們拼盡全力,卻過著平凡的一生。
我覺得自己就是那個無論怎麼努力,也只能是中等的人。。。
高中期間,自然是非常努力,但一直就在第7-10名徘徊。前面永遠有那麼幾個牛人,壓著喘不過氣,也超不過去。
大學裡,經常打遊戲翹課。每次考試都很忐忑,但班上總有一群人,考試前一天都不願意去翻書,上考場,直接交白卷。於是成績也一直在中間,不好也不壞。
碩博期間,上面有師兄,下面有師弟。拿過一些獎,發表過幾篇文章,其中一篇還是高引用的,然而總體水平依舊是學校的中游而已,因為學校里總是有那些發Nature、Science的學生。
博後期間,發過圈內最高水平期刊的文章,也有一些普通的文章,然而依舊是在中游。連我的朋友都評價我,反正就是國際學術圈前10%-15%的那一階段的人,上面永遠有一群大牛在碾壓,下面也有一群人覺得我很厲害。
到了找教職的時候,對應雙一流學科的高校話,我永遠在第二梯隊的名單里,也就是那種,能過海選,能參加論壇,能進入第一輪面試,卻最終止步於第二輪面試的人。最近的一次,第一輪過後,只剩3個人,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你以為我不想努力爬到前面嗎?我自己覺得已經非常努力了,然而勤奮不等於成功,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好吧,這樣的人生是什麼樣的感受呢:很多時候,還是挺鬱悶的。因為很多時候,跟前面那些人的差距,並不一定來源於水平,非常可能來源於背景。而這種差距,短時間內,是無法靠努力、謀劃、布局去改變的。然後,最迷茫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到底是應該繼續更加努力,還是應該把時間投到別的方面?
不過,有些時候,我也感激自己一直處於第二梯隊的。因為,第一梯隊的人,都面臨更大的壓力,我們站在他們的背後,他們其實更害怕我們吧。
現在,我對自己說:這都是命。一個人有一個命,有些東西強求不得。
最後,關於未來的生活,我想用微信里某句毒雞湯回復:不要說什麼階層固化,不要以為自己安全了,因為古往今來,階層向下流動一直在發生,也永遠不會中止。
個人理解這個「中等」,應該是中庸意思,就中國人的品格而言,受古代中國深嚴的宗法制度影響,決定了大部分中國人不敢保留個人意見,朝臣如此,民間亦如此,「槍打出頭鳥」的中庸心態便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當然,當今社會,言論自由還是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30歲的年輕人,特別是80後一代,已經錯失了大部分的機會。
完善的社會,規範的秩序,以及一波一波的熱潮掠過,我們畢業跟房產也難以結緣了,中庸的人生,已經在起跑線上落後了!
三十歲是一道砍,也是一個分水嶺。給自己定一個五年目標吧。讓自己35歲看回來自己的30歲的時候,感覺是正確的。
關於如何定目標,這裡有一些參考方案,不妨了解
人在年輕的時候有時總是比較高傲和浮躁,總是想一口吃個胖子或一步能登上天。而這句話雖然樸實,但我卻認為蘊含著深刻的職業定位道理。它告訴所有還沒有到30歲的職場人:在30歲之前,你的職業該如何去定位?做好職業定位和規劃比掙錢更重要。
耐不住性子,心氣浮躁,這山看著那山高,看別人吃豆腐牙齒快,眼高手低,只要給更高的薪水,不管什麼行業,不管能幹多久,不管是否符合自己以後的發展方向,跳槽是義無反顧……這些都是現在最常見的職場現象。
古語有云叫「欲速則不達。」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荀子說:「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些道理告訴我們,職業發展也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自然規律。
30歲之前,對於一個職場人而言,本人認為應該做到「六要」:要戒驕戒躁,要謙虛務實,要誠實肯干,要勤奮好學,要慎近思遠,要大智若愚。只有這樣你才能有一個好的心態,心態決定了你有一個好的定位,定位決定了你有一個好的規劃,規劃決定了你有一個好的未來。所以在做職業規劃之前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件事:
第一件事,職業規劃三要素分析——愛好、性格和特長
首先,愛好。我認為愛好應該是放在一個職場人職業生涯規劃考慮的首位。因為只有你喜歡這個職業,你才可能去主動投入,而也只有你主動投入了你才可能有收穫,才可能會取得成就。如果你不喜歡這個職業,所有的工作你都是在被動的接受,手到了心卻沒到,沒用心自然不會獲得好的結果。
其次,性格。古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但也並不是不可改變。我認為愛好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通常性格被分為「外向、中性和內向」,作為職場人你就要分析你的性格屬於哪一種?你的職業決定了你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和人打交道,因此外向的性格當然較好。如果你很內向就不適合做銷售行業,如果你無法改變或不願改變(改變是痛苦的),那麼你最好選擇其他職業。
最後,特長。特長是你現有專長和潛在專長的總稱。在市場 經濟條件下,職業人的流動性增強,改變外部環境的空間加大,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優點成為自我完善的核心。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東西,自然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特長的發揮成為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為有時候不足很難彌補,況且有彌補不足的時間還不如用這個時間去發揮自己的優勢。因此,特長分析很關鍵。
第二件事,選好行業
古語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俗語又說難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
在行業特性方面,有的行業發展已經趨於成熟,對職場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有的行業才剛剛起步,需要衝勁大的職場人員;因此如果你喜歡自己的專業,你可以選擇專業對口的行業。如果你的專業無法對口(如經濟學、哲學等),選擇快速消費品行業或耐用品行業中發展成熟的領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因為在這樣的行業中你能得到很好的鍛煉。
第三件事,做好職業細分
任何的行業具體分到企業的崗位有很多,如市場銷售人員,市場策劃人員,品牌管理人員、產品開發人員、後勤保障人員、銷售經理或總監助理等都稱為營銷人員。
面對這麼多職位你如何選擇?因為剛進入某個行業,開始阻力過大職場人不一定是一個優秀的策劃者,反之亦然。
第四件事,選好企業
做好職業細分後,就要選擇目標企業。當然,世界500強不一定是最好的,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首先我們要討論的是,選擇外資企業還是選擇內資企業。本人認為要結合自身情況權衡利弊,正如我在《中國營銷人應該向誰學習》一文中所說,任何一件事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同時任何決定都必須要有前提。
去外資企業,首先你的綜合素質要高,否則不會被錄取你。在外資企業(如可口可樂),由於其運作了上百年甚至幾百年,所有企業營銷的體系很健全,也很規 范,不論什麼崗位都會接受到專業化的培訓,同時其有一整套完善的銷售模式(如可口可樂的101系統)和方法(如可口可樂的線路圖),你只要按照他的規則做 事就行。因此,好的方面是:第一,你可以接受良好、規範和系統的培訓;第二,掌握先進的銷售模式和方法;第三,還可以給自己的職業生涯鍍鍍金。不好的方面是:第一,固有的模式限制了個體的創新;第二,強勢品牌讓銷售人員在銷售中始終佔據主動,無法鍛煉銷售人員在弱勢狀況下的市場問題解決能力;第三,由於要 求高,人員變動相互較小,個人晉陞的空間有限。
而內資企業的狀況正好相反。不好的方面是:第一,很難接受到系統的培訓;第二,銷 售模式和方法需要自己摸索;第三,鍍金效果沒外資企業好;第四,由於品牌相對處於弱勢(如可口可樂和娃哈哈),銷售難度相對較大。好的方面是:第一,銷售 人員可以很好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意識;第二,鍛煉銷售人員在弱勢條件下的市場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憑業績說話,相對考核公平,晉陞機會多,空間大。
因此,我們經常說,一個外資企業的銷售經理到內資企業就不一定能做好,一是不適應,認為企業不規範;二是品牌既處在弱勢,還要面對和解決比在外資企業多 得多的各種疑難問題。一個外資企業的銷售經理的市場操作能力不一定比內資企業的銷售經理強,外資企業好的銷售業績是建立在外資企業的品牌和好的營銷模式上,而內資企業好的銷售業績通常是建立在優秀的銷售經理身上(相對而言)。因此,我建議一些內資民營企業的人力資源部在招聘銷售經理時,選擇優秀的內資企業從業人員可能比選擇外資企業更好。
討論完去外資還是內資後,我們要討論選擇目標企業的基本條件。例如你選擇的是快速消費品行業,那麼這個目標企業應該具備以下特徵:年銷售額在億元以上 (至少五千萬),企業所處的細分行業正在高速發展,企業產供銷一體化,企業發展勢頭強勁,老闆謙虛敬業。這樣的企業首先基礎好,同時經過幾年的發展企業趨 於規範不至於太亂或變數太大,同時企業處於積極實現規模經濟中,企業薪酬也比較可觀(比起剛起步或成熟的企業),其次,企業有進一步發展空間,個人發展機 會更多。當然,一個新企業、商貿企業或一個規模較小(年銷售在一千萬以下)的企業,也並不是不可以選擇,但選擇時相對的風險和對你的判斷力要求更高。
第五件事,做好30歲前的職業規劃圖。
古語說先謀而後動,這是有道理的。做完了以上的分析和判斷之後,就要給自己30歲前的5—8年的營銷生涯進行規劃。形成一個清晰的職業脈絡並按此脈絡一路前行。
在規劃中要考慮到重要的四點。
第一點,慎重選擇,求穩為先。
就是說在選擇企業時一定要慎重,哪怕多花些時間,一旦選擇了不宜跳槽。為什麼這麼說,第一,跳槽會讓你再一次花時間去熟悉新的環境,出業績時間顯然要推 後,這叫耽誤時間;第二,由於經驗不足,職務不高,跳過去還是主管,等於從頭再來,浪費時間。第三,到新環境人員不熟,遇到企業關係複雜,或許干不長久, 留下敗筆(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可不喜歡頻繁跳槽的人)。第四,人脈資源需要時間去建立,或許無法建立,缺少支持的營銷你如何發力,最終主動走人。而在一個企業做的時間長一些(一般至少3年),以上的問題就或許不會發生,同時更重要的是,只有你用較長的時間深入到一個企業後,你才能真正掌握一個企業營銷的精髓,走馬觀花,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
第二點,任何企業都有問題。
不要以為到了一個新企業,企業就沒有問題。每個企業都有問題,每個企業都有每個企業的問題,只是問題不同罷了。
第三點,搞清時間長度和時間密度的問題。
我們舉一線銷售人員的例子來說明,通常情況下,一個銷售人員在銷售職業中要遵循1235的職業發展時間規律,即做1年業代,做2年銷售主管,做3年區域 經理,做5年省區或分公司經理。為什麼這樣安排?前3年是基礎,要打牢;後7年是帶團隊、做管理,要紮實。其後再做大區經理或銷售總監、營銷總經理就駕輕就熟多了。但時間的長度不是衡量經驗和能力的標準,這要看營銷人員的學習力和悟性。有的人做1年區域經理等於別人做3年,因此我說看的是時間的密度,是看 你對老崗位知識的掌握多少和對新崗位的勝任能力。
第四點,在規劃中設定不同階段的崗位及時間目標、知識掌握目標、能力目標和薪酬目標。
崗位目標就是你各個階段所有達到的崗位層次。能力目標就是你能真正管理多少人和多大的區域。所以不要被職務頭銜的光環繞昏了頭腦,一個企業給你一個銷售經理的頭銜,你卻只負責一個城市的一個片區,做著業代相同的工作,我認為這不叫銷售經理,就是個業代。薪酬目標可以給你增加一些前進的動力,也是你能力和價值的體現,所以薪酬的目標也是要定的,如第一年年薪2萬元,第四年年薪6萬元等。
目標決定你的方向,方向決定了你的結果。
做好以上五件事後,你30歲之前的職業規劃就算完成了,但如何按規划去執行和在執行中不斷微調也很關鍵。希望這些建議能給各位營銷人帶來一些行之有效的幫助。我想,如果運行良好的話,你一定會「成功」!
如有需要,可以加入我小密圈,一起探討https://t.zsxq.com/fuZZJ6y
什麼都好,什麼都不是很有所謂,好朋友都是很好的朋友,別人也容易拿自己開涮,別人有事也願意找你幫忙,自己也很樂意幫他們忙,能幫別人的忙說實話還是蠻開心的,也許有人覺得這樣的人好欺負,那隻能老鐵送一首《我們不一樣》 因為忙不能老幫,涮不能開太過,不能忍的事該懟還得懟,不喜歡的事該無視還得無視。
一直都是不好不壞,比好的比不了,只有羨慕嫉妒的份;比壞的又慶幸自己的生活還不至於那麼糟……順其自然吧,接受遭遇的一切,我對未來依舊還抱著希望!
如果想一直保持「中等」的人生,那麼就漸漸的以察覺不到的速度掉到地上了。
不知道,從來都是無產,不敢妄談中產。
可以展開想像
不知道,一直活在社會底層。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