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思筆記四十:再讀王明珂先生《游牧的抉擇》隨筆

再讀王明珂先生《游牧的抉擇》隨筆

讀之前——為什麼要讀?

此書似乎是在學習人類學的時候被提及,而後匆匆地略微瀏覽了一下,沒有通讀,只是讀了王明珂先生的另一本著作《華夏邊緣》,我從這本書里汲取了很多,記憶最為深刻的則是關於「塑造共同記憶」的論點,後看了他的紀錄片,覺得很有見地,也有一些師友推薦讀之,而今畢業論文間無甚大事正可通讀之。上學期學習了游牧文化這門課,覺得受益頗深,本打算混入游牧文化之讀書筆記之列,然而讀書速度太慢在交作業之前未能讀完,只得作罷,今乃書隨筆感想於下,以紀之。作者為中國台灣著名人類學家,史語所研究員,現在已經是史語所所長了。

所讀《游牧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部族》為廣西師範大學2008年版。

讀之時——內所見所思

本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游牧經濟與游牧社會」,講述了各種家畜在游牧民族生活中扮演的作用及其利弊、一年之內的移動模式、家畜提供的生活必需品及其製作等生業方式,其方式並非單一,狩獵、採集、農業、交換甚至搶奪都是這樣社會中獲取資源的重要渠道。作者認為與外界接觸多的部落容易形成打的部落、國家,因為對外的交涉需要強大的權利。本章是全書在經濟上的基礎理論,支撐了後面的歷史分析。

第二章為「中國北方游牧社會的形成」。首先探討游牧民族的起源並分析了各家看法,其次介紹了研究游牧文化的關鍵點並分析了東北、晉陝北、甘青河湟地區的游牧形態形成過程,認為受到了環境和外來因素的影響而不斷走向游牧,但也有先後之分,如河湟地區晚於前兩者,也在較晚的時候才與華夏接觸並形成這一部分的華夏邊緣。作者認為華夏帝國及其之後的匈奴、鮮卑、西羌的大組織形成都是在與華夏民族的互動中形成的,這一方面加強了華夏的內部穩定性和外部擴展性,另一方面與華夏爭奪資源的鬥爭也令游牧民族組成了大型的社會以適應北部不宜農耕的生活和應對管理需要。

第三章為草原游牧的匈奴,主要介紹了匈奴的生業方式及其組成形式。匈奴每年會有三次聚會,第一次是在一月聚會於單于庭,作者認為單于庭應當在一個固定的地方,但是至今沒有發現這一時期的大型聚落遺址,就算是移動的穹廬也當有一些地面的遺存,然而沒有聽說過其發現,或許這種王庭就是隨時移動的吧,而還沒有到形成地層堆積的時間就已經移走,或者薄薄的地面堆積很快就被自然力破壞掉了。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麼打擊烏孫的時候遇到大雪會令國內的牛馬凍死大半,而投降的時候則是帶著牛馬來降而不是士兵組織為單位進行的?作者的解釋是匈奴的大規模戰爭之所以能夠持續主要基礎在於補給,他們攜帶大量的牛馬隨同一起戰鬥,這些牛馬就是他們的補給,也就是將大部分的身家都壓了上來,這樣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運用並不先進的武器也能具有很強的力量(當然也有從小訓練有關),而中原王朝的主要補給則多為強大的運糧系統,牛馬在合適的草地上就是持續的供給源泉,相對於要遠程運輸的糧食方便得多,但是一旦失敗則全軍覆沒甚至全國受到重創,高度集中的牛馬畜群則會被擄掠,對這個族群的經濟造成極大的打擊。

匈奴雖然是游牧經濟,然而只有游牧經濟往往很難生活下去,還要依賴農業、狩獵、採集、貿易、掠奪等副業獲得資源。在掠奪上,自發的各部族之間的多為生計型掠奪,而匈奴與漢之間的戰爭則皆為戰略性掠奪,因為其盈餘畜類資源的不穩定性不能建立穩定的貿易市場故只能進行掠奪,為的是獲取漢帝國的物資,從而維持整個匈奴帝國的生存、上下秩序與國家機器。

匈奴的這種官僚層級的「分支性結構」何以能夠維持?畢竟在戰爭的時候才能組織起來,也只有在有固定獲取資源方式的時候才能維持,然而實際上這兩點都並非完美,所以本身存在裂紋。相應如果要維持這種體制的長久就必須要對漢帝國進行長期的掠奪,但是漢帝國的強大和匈奴本身經濟的脆弱伸縮性不強最終導致了這種制度的衰敗,這時候這個「國家」和這套官僚制度已經嚴重阻礙了牧民的生存,因而內亂難免。其根源有兩點貫穿游牧帝國始終的擾亂因素:其一,游牧帝國的集權化和游牧本身的自由化相悖,本身的自由化會衝擊這個帝國的壁壘;其二,游牧帝國的存在正是為了突破南方農耕帝國的壁壘而獲取資源,而一旦這個壁壘打開了一個口子,則沒有必要存在,這也是其一個瓦解的因素。

第四章為:高原河谷游牧的西羌。羌是華夏對西部民族的統稱,相對於匈奴他們組織零散、沒有長期的大型軍隊團體,其生業也以游牧、狩獵、農耕貿易等方式共存,其本身佔據河湟谷地如果平安無事則可自保,沒有必要結合成為一個大的部落聯盟,當資源不足之時便互相掠奪,對漢戰爭之時則結合在一起。但生存資料不足往往會令其進行掠奪,而漢軍的反擊掠奪則會助長仇恨和戰爭,這就難免兩者之間的戰爭。西羌不足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零散而各自決定本小團體的事情,沒有堅強的屬性,因而戰爭總是零散的投降而又反叛,難以對付,之後在對邊境羌民的平叛上對安分的邊民造成擾亂,遂迫使其結合起來引起羌亂。

第五章為:森林草原游牧的烏桓與鮮卑。烏桓和鮮卑皆出於遼西,在匈奴西遷之後崛起、西遷,而本地的十萬戶匈奴則自稱為鮮卑人,由此鮮卑則成為一大邊患,成為繼匈奴之後的有一大草原霸主,而最有名的拓跋鮮卑恐怕不是最初漢書記載的早期鮮卑。此處也是擅長騎射,這當是游牧民族的共性,只是在森林草原特殊的環境下,養牲畜之外,打獵、農作佔據了較大部分,這是其不同於羌人和匈奴之處,又其劫掠也多在秋季,主要為戰略性軍事活動,而其組成的部落聯盟形式既不同於匈奴那樣的國家也不從於羌人那樣鬆散的部落。

第六章為:游牧部族與中原北疆歷史。作者在這裡提出了秦漢到隋唐之間的大變革,一個重要表現就是人們從「黃帝後裔」轉變為「炎黃子孫」,這表現出人們開始接受以前並非華夏的族群進入華夏,而形成了一種共同認同的中原王朝的觀念,佔據中央而防禦北方民族,這即使是在蒙古、女真等民族作為中央王朝主宰之時依舊如此,而當他們進入中原之後在北方則又會崛起新的游牧民族來衝擊於中原的屏障,這便構成了中國北疆的歷史。北魏、金、元、清這樣的非漢族建立的王朝之所以不宜稱為外來王朝,其根本在於並非掠奪本地資源,而是與本地舊貴族聯合重建昔日的帝國秩序。

中國北部邊疆的變化、中原王朝與草原帝國之間的互動循環往複,似乎總是遵循著一定的歷史周期律,當中央王朝強大的時候對應的游牧國家也需要集中力量與中原交往並獲取資源,而中原衰落的時候游牧國家則沒有存在的急迫性而解體,繼之新的力量崛起。但這種規律也並非對所有時代都有作用。作者則提出了本相和表相的互動觀點,認為表相存在中有大量的人為因素從而影響和改變歷史的本相,這就強調了游牧民族自身的抉擇。後世華夏觀念的普及,邊緣的確立另各民族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當下基於中華民族及於此密切相關的民族國家逐漸形成了新的歷史本相。

邊界,隨處可見,人們為了建立某種秩序或者維護利益則建立起一邊界,這種邊界既是對於一定概念內人物的約束,也是對外形成團體的標誌,而這種邊界也在邊界內部和外部的互動之中移動,以調整內部的結構,其動力則為邊界內外的人群,他們為了一定的目的進行抉擇促使這個邊界的拜年話。華夏邊緣便是這樣一種邊界,華夏核心在邊緣地區的擴張展現了人群的族群認同,其本質則在於族群的生存,正是歷史本相下的人群活動與不斷地對外作用形成了今天的華夏邊緣。

每一個歷史的抉擇都在不自覺地影響歷史,而今天處於邊緣的人群,今天的我們又該如何抉擇呢?

後記

2017年1月中旬大四上半學期剛結束便開始了一兩天一本書的刷書日子,畢竟憋了一個學期的書需要我去讀,於是便拚命去吮吸知識,然而雖然如此終於還是拖了兩個月,前言也是從「期末考試後」改成了「畢業論文間」,作者也已經在此期間成為了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真是有點時過境遷的感覺,不過所幸讀完了,有些收穫,只恨還有很多書沒讀,或是此生憾事。

孫晨

2017年3月20日

於西北大學圖書館

推薦閱讀:

馬家窯文化的小口尖底瓶是如何使用的?如何立起來?
徐堅《暗流》摘錄
西方古建築是否遠超中國古建築?
如果古人知道今人為研究歷史會掘其墳,將作何感想?
為什麼周秦時期會出土許多關於酒的器皿?

TAG:考古 | 人类学 | 游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