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思筆記十一:讀《絲綢路上的外國魔鬼》隨筆

讀《絲綢路上的外國魔鬼》隨筆

讀之前——所知

本學期在學習「佛教考古學」這門課講到敦煌石窟之時,老師便說道《絲綢路上的外國魔鬼》這本書可以一讀。於是乃網上求之,得1983年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之書,售價0.8元,後同學阿布亦有意讀此書,於是乃網購此書,不見最新版,之後舊版,乃1998年甘肅人民出版社之出版,售價12元,作者為英國的彼得·霍普科克,譯者為楊漢章。後偶讀《大博弈》一書,於其末尾見作者之其他著作,第一個便是《絲綢之路上的洋鬼子》(Foreign Devils on the Silk Road),再看作者亦為同名,乃知為一書,然遍尋不得,只能讀98版了,紙質枯黃且薄,但保存尚好,似未曾被讀過,書最後一頁隱約有「蘭州**書店」之印章。

讀之時——所見

本書共分為十六章,第一章為絲綢之路的興衰,講述了絲綢之路的名稱、開闢、發展和終結。第二章講述了塔克拉瑪乾的古城的消失以及近代西方人對新疆的初步探索,大致為發現古城之前夜。第三章為珍貴手稿的爭奪戰,講述當地盜掘和外國人對各種手稿的發現,但具體的遺址尚未找到;第四章為開路先鋒斯文赫定(文中為「海定」),講述其在沙漠中艱難行進的過程及其發現樓蘭古城,作者雖未對其評論,但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對其人精神之敬佩,此章可參考斯文赫定之《我的探險生涯》;第五章為盜寶特使斯坦因,斯坦因和斯文赫定一樣通過在中國的活動獲得了極大地榮譽。後文又敘述了范萊考克、伯希和與華爾納等人的遭遇和行為,其中確有大量令人敬佩之處,其探險行為不僅為當時人敬重和推崇,至今讀來仍舊令人敬佩,也有大量唏噓之處。

本書在敘述的時候無論是國家和民族都運現在的稱謂,似有不妥,或許是為了便於理解吧。另外有些關於中國歷史的信息囿於時代而有所不準確,也可以理解。

讀之後——所思

從古至今,我國的文化遺產一直在遭到破壞,其最大元兇則為戰火、政治宗教運動和愚昧、利益。他們在近代甚至現代文物流失的過程中「功不可沒」,當然,本書並未對這方面重點討論,這是中國人應當反思的。

對這些「外國魔鬼」或曰「洋鬼子」的認知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一開始稱之為強盜,稱之為「無恥的亡命之徒」,後漸有稱之為探險家、考古學家者,甚至有些大加讚譽,這與社會背景有著深刻的關係。對於這些人我們自然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之,對其學術上的重大建樹則當在學術上肯定,其他方面亦當如此,而總體的評價則仁者見仁了。從本書八十年代初的序言中可見其態度為深刻譴責、極盡諷刺挖苦,想必新版沒有如此強烈了吧。記住曾經的屈辱,不是為了增長仇恨,而是為了不再屈辱。

作者對本書的多為主人公的「探險」進行了詳細的盡量客觀的描述,試圖向我們展現真實的他們,一方面他們確實是帶走了中國大量的文物,另一方面也用大量的現實展現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都是大學者和探險家,其可貴的品質和治學值得我們學習。

有些人說:幸虧外國人將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帶走了,要不然一定毀於政治運動、宗教極端主義與愚昧無知,因而我們應該感謝他們,他們不是強盜而是救星。我對此觀點不敢苟同,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是盜,無論是對於中國還是外國,至於後來中國發生的變化與他們沒有關係,他們也不可能出於拯救未來將要毀於政治運動中的文物的目的而將其運走。而在他們帶走的這些文化瑰寶中,有的毀於戰火,有的不知所蹤,這或許並非其本意,但也令人遺憾。倘使這些文物運出之後全部在戰爭中炸毀了而中國卻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這種觀點還會有嗎?只能說是一種歷史的巧合,抑或誤會吧。有些人說,走到哪裡都是世界的嘛,文物放在哪裡都一樣,我對此觀點亦不敢苟同。世界雖為一個整體,但是當今社會尚非大同社會,民族和國家仍然是重要的國際社會單元,如果大家都這麼想本非不可,但只有一家這麼想就會有問題,又有誰願意將自己家的財產放在別人的家裡而自己想要看看都很困難呢?當然,看到這些文物保存良好且能很好地發揮其作用,也算是失望中的一種自我安慰吧。

後記:這是今年在學校讀的最後一本書了,因為八點封校要走人,故部分為後續完成。

孫晨

2017年1月18日(2月24日補充)

於西北大學宿舍六號樓

推薦閱讀:

【絲路·歷史】起於絲綢,不終止於絲綢
絲綢之路的歷史比你想像的更久遠
西邊人,你為啥辣么迷「樹上的羊毛」?
駝鈴古道絲綢路 | 橫穿亞洲腹地,邂逅一場卧沙眠雪的樓蘭夢

TAG:历史 | 丝绸之路 | 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