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思筆記第七:讀《絲綢之路史前史》隨筆
讀《絲綢之路史前史》隨筆
這是本什麼書?
偶然看到同學書架上這本書,因對絲綢之路有些興趣兼之前對游牧、生態有點閱讀,故當即讀之。這本書原作者為俄羅斯的葉蓮娜·伊菲莫夫納·庫茲米娜,但俄文原稿並未出版,後美國梅維恆先生將其翻譯成英文,又後來李春長先生將其翻譯為中文,即我所見,是書為科學出版社2016年出版。
本書只有兩百多頁,正文只有一百頁,讀起來並不長。書的末尾附有一百多頁的附錄,包括大量的地圖、圖表、參考書目和英漢名詞對照表,為讀者理解本書之內容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尤其是詳實的圖表對作者的觀點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於正文的補充說明,置之書末整齊有序。然而不知置於正文之中是否會更好。
我看到了什麼?
本書含有大量的地理學、環境學方面的術語,加之我對其所說的遺址和大部分文化並不知曉、對其寫作形式不適應,因而讀起來十分困難,我知道這在所難免,還是硬著頭皮看了下去。第一章作者分析了亞歐草原生態環境的變遷與經濟的產生,大部分為環境上的論述。第二章介紹了黑海和裏海之間 經濟的發展,其中主要是牲畜的馴養,還專門討論了馴馬的產生,介紹了諸多學者通過環境、地理、考古、古生物的研究得出的結論並對其進行分析評論,最後得出結論:養馬起源於養馬起源於第聶伯河和烏拉爾之間的草原地帶,又證明了直到公元前第四千紀,歐亞最重要的祭祀活動之一的祀馬產生了。然而還有更多的問題和質疑,但馬一開始被作為食用動物之後才作為產生奶和毛的動物這一觀點卻被大部分學者所贊同。作者毫不隱晦自己的想法和思想,直言對在馴馬的判斷上缺乏古生物學家參與的遺憾。作者盛讚輪式交通工具,認為其對於文化思想之傳播意義重大,對於農業人群來說有利於運輸莊稼,對於牧民來說有利於有利於專場搬遷,而最重要的則是加快了物質交換,人員流動,因而思想的交流也隨之加快,這也正是絲綢之路產生的先決條件。同時,交通工具的發明也是游牧或半游牧經濟產生的先決條件。
第三章題目為青銅時代的歐亞草原,作者介紹了青銅時代歐亞草原的馬、車、頰片(馬鑣)、帳篷與雙輪輕型戰車,分析其發現結合環境判斷社會經濟形態。作者對游牧的三種形式進行了敘述,通過青銅時代牧民聚落遺址的研究認為這些牧民已經尋找到了合適的尋找水源的路線,而這正是早期絲綢之路的重要路徑。作者還對巴克特里亞駱駝的起源地和馴養進行了分析,得出結論:在中亞巴克特里亞駱駝在公元前第四千紀已經被馴養,而在公元前第三千紀至前第二千紀被廣泛作為牽引實心輪車的畜力,而這種實心輪車是青銅時代中亞交通工具的明顯特徵。最後,安得羅諾沃文化人群從中亞農民哪裡引入了已經馴養的駱駝並將其作為拉車的畜力。
第四章題目為中亞南部的考古學文化,作者對土庫曼南部、河中中下游地區、費爾干納盆地和吉爾吉斯斯坦的考古學文化進行了概述,並將其分為三種類型:在南部安諾文化繼續發展,形成了複雜的經濟和社會;一些地方過著一農耕和家畜飼養為基礎的經濟生活,並受到外來影響有向農耕過渡之趨勢;大多數以家畜飼養為經濟基礎,其中一部分向游牧過渡。這一時期人群過著原始公社生活,青銅時代晚期家畜飼養促使財富積累,不同類型的攻擊性武器和窖藏見證了互相之間的衝突與部落的遷徙。第五章為中亞東西部之間的關係,主要介紹了新疆地區文化的來源以及其與西方的聯繫,主要為高加索人種的東進與南下,在作者的敘述中,中華文化早期的重要標誌即冶金、馴馬和輪車都來自西方,作者雖未談及文化起源之問題,但其傾向依然明顯。通過武器、裝飾品、鏡子、顳環和耳環多種證據的分析,作者自信地認為草原牧民在舊大陸文化發展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第六章為全書之總結,在絲綢之路開闢之前歐亞草原上東西方之間已經廣泛存在著文明的交往,這表現在聚落、武器、冶金、馴馬、車等方面,而這些文化相互傳播的路徑便構成了日後繁榮的絲綢之路的主要線路。
我想到了什麼?
在學習一個學科或一方面學問的初始階段,讀書,往往對其內容理解很膚淺,對其內涵理解不清楚,多是熟悉術語的過程。如學習考古學,讀了概論,什麼也沒有記住,之後學習了各種文化,腦中大概有了一個簡單的文化框架,再去看書便會對號入座。我想,了解一個學科的學問首先要熟悉他的框架,而組成在這個框架的元素便是對於專業名詞的理解和熟悉,如果沒有記住這些名詞看完一本書便只剩下感覺了,這或許和看完一本外國小說只記得情節而不記得人名有某些相似之處。在這一學科看過一些書之後便慢慢地知曉了一些名詞,堆積起來變成了能夠看懂專業文章的基礎,因為很多名詞並非任何人一眼就能知曉其具體內涵,當然,還需要邏輯思考和其他專業知識,這或許是大學考試題「名詞解釋」的由來之因,也是很多書需要讀多變之因吧。
很多東西,乍眼一看覺得其渺小至極,沒有什麼價值,這或許也是學科之間互相不理解的原因,但一旦進入便覺得其龐雜廣大。去年寫的學年論文題目是《北朝粟特人墓葬研究》,乍一想也就那幾個典型墓葬,沒什麼寫的,後來閱讀了一些文章,便覺得其內容越來越多,儘管有很多資料無法搜集到,但已經有的資料已經足夠我閱讀一段時間,之後便開始梳理資料,一個星期寫完了四萬字的文章,但心中很虛,文字雖多卻不豐滿,沒有什麼新奇的看法,只是堆砌材料並對前人的觀點進行梳理,然後便是人人都能想到的一些文化交流的語言,實在膚淺。這固然是缺少經驗,但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是理論素養和思考的缺乏。在讀一本書的時候還是要思考作者的邏輯、框架,作者運用的方法和理論,傳達出來的知識是一方面,思想也是一方面,皆有可取之處。
我沒懂的?
自然是很多,挑幾個說說。在談及銅鏡問題之時,作者假定在商代晚期銅鏡從土庫曼穿過新疆到達中原。這使我想起了距今4000年齊家文化的銅鏡,而作者在附錄中也列出尕馬台之銅鏡,不知為何部曾提及,又見此頁所列之銅鏡,中原之銅鏡皆有鈕有圖案,而西域中亞之後銅鏡或有鈕無圖案或有圖案無鈕,以單純的傳播解釋是否合理值得商榷。本書在正文中馬鑣皆作「頰片」而圖錄之圖注皆為「馬鑣」,不知是何原因。本書中一些論點看來匪夷所思,如「在中亞和東亞所有語言中馬的名字都是藉助於一種單純的西方語言」,又如85頁「顳環(這種環不是戴在耳朵上而是戴在太陽穴上)」,實在難以理解,或許是我的知識淺薄造成的吧。本書的後一百多頁皆為附錄,其中圖表也在後面有體系地分類,但若將其插入文中,讀者在讀文字的時候看著圖表是否更適合理解呢?又,書中有「顳環」、「喇叭形顳環」、「喇叭形耳環」,而圖只有「喇叭形環」,並未註明是哪種,這便給我這樣的無知讀者帶來理解的困難。本書側重馬、車、冶金之分析,而對武器、動物紋飾之分析較少。書中每段都會有大量的英文在漢字之後,讀來甚是不爽,若放到頁腳則更有利於閱讀的連續。
孫晨
2017年1月17日丑時
於西北大學宿舍
推薦閱讀:
※三分鐘看懂「一帶一路」戰略
※西邊人,你為啥辣么迷「樹上的羊毛」?
※能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一下歷史上絲綢之路的變遷嗎?
※【絲路·歷史】起於絲綢,不終止於絲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