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東南端有一座美麗的濱海小城,她叫飛鸞!

動動你們的拇指,你們的一個讚賞一個關注也是愛~

走過印象城南,徜徉過蕉南蕉北的老城時光,古建築的風華時光第4期,這一站小愛帶你一起遊走古老的海濱小鎮——飛鸞鎮。

飛鸞 一座位於三都澳海邊,濱海而踞的奇特「驛站」 一座中西文化交融的閩東小鎮。古時港口貿易繁榮,從古到今熱鬧依舊。

千年的滄桑變幻,歷史在這裡沉澱下了歐洲羅馬教廷傳教士的天主教信仰,濱海風情的山灣,歷史厚重的古村落,還有那純粹真實的市井生活。

我們將歷史的碎片找尋,見證這座不一樣的風貌的海絲奇特「驛站」繁榮歷史。

嵐口天主堂—天主教

從寧德出發往飛鸞,經過一段「曲盡通幽」處,遠遠看見屋頂一個十字架。

在這裡,每到朝聖季節,全國各地的教友們便紛至沓來,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這裡曾是歐洲羅馬教廷傳教士傳教之地,村中有一座建於1647年的天主教堂,中式構建,西式布局,正門灰色的牆磚上大書「「聖旨」二字,灰底金字,嵌在藍色邊框里,豎刻於灰牆上,煞是顯眼。往下,正門上楣,刻有「天主堂」三字,也是灰底金字,從右到左排列,橫嵌在藍色邊框里,非常耀眼。

外表上,這是典型的清式建築。正麵灰牆,高大寬闊,端莊典雅,古色古香。牆面上對稱分布三窗、三門、四匾(另兩匾是右邊門楣「門通」,左邊門楣「正道」),也都是藍色邊框,非常醒目。

側面,是左右對稱兩扇邊門。精緻的飛檐下,分別刻有「崇正」、「黜邪」兩匾。正牆與邊門,構成一個小天井,前有風火牆和鐵門。整體看去,除了屋頂高懸的十字架,以及正門金色的「天主堂」三字外,再難發現西方元素。

穿過風火牆,進入教堂大廳,則是另一番景象!堂內純木結構,山間石柱,完全歐式風格!

聖台中央,是聖母瑪利亞懷抱耶穌的塑像,肅立鮮花叢中。兩側,是耶穌受難油畫,色澤鮮艷,栩栩如生。中間大廳,是一排排整齊的長桌,下面有軟墊,方便跪著祈禱用。

這樣的建築,外表中化、裡面西化,真的是構思巧妙,結合精美,堪稱教堂建築之典範,中西合璧之見證啊

主教洞—虔誠的禱告祈求...

出了村,步履輕盈地向村東北向的山間走去。那是一個宗教色彩濃郁的風景區,聞名遐邇的「聖水洞」就在其間。

相傳清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皇帝上台後,清政府加大禁教力度看,嚴厲禁止天主教活動,為此很多傳教士躲到寧德縣嵐口村,此洞乃從前外國傳教士的避難藏身之處。

需攀爬了一段陡峭狹窄的山道後來到此洞,洞口狹小低矮,入洞需貓著腰。穿過彎曲暗淡的通道,竟有豁然開朗之感,洞內擺著許多條凳,可供近百人聽經禱告。

還有泉水汨汨流淌,因傳教士的緣故而被視為「聖水」。信徒洗手濯足,平心靜氣。據說在禱告時虔誠地往泉眼凝視,會看到「神跡」影像。按照五行相剋之說,聖水克慾火,竟然有奇妙的感應,那贖罪之願有了歸宿。

聖水洞上方有一座和村中天主教堂一樣富有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聖母亭」,洞後方還有「天仙境」、「觀日台」等景區,危崖落瀑,奇石突兀,既有憨態可鞠的海龜,也有威猛可畏的巨蟒,還有從容淡定的大象。而在岩罅間的雜樹藤蔓,塗抹出上淺下深的蒼翠,令人讚嘆不已。

至今許許多多來自廈門、福州及浙江的天主教徒前來朝拜,還有很多遊人慕名而至。

飛鸞窯址

飛鸞鎮位於三都澳海邊,從古至今交通便利,依靠著南路官道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優勢行銷省內外這裡,至今保存的宋代古瓷窯址。

經省考古所副所長羊澤林介紹,從出水瓷器分析,確定了需要調查的12座具體窯址,其中飛鸞窯。這說明早在一千多年前,飛鸞窯址生產的器具也曾經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遠銷國外。

飛鸞古窯址 石橋頭窯址位於飛鸞鎮飛鸞村北50米,1958年調查發現。遺址面積1000多平方米,堆積層厚約1~1.5米。地面殘存瓷片甚多,以碗為主,有黑釉、青瓷兩種。採集標本有黑釉兔毫盞、青瓷碗、匣缽窯具等。牛欄岩瓷窯址位於飛鸞鎮飛鸞村西南約1公里,也是1958年普查文物時發現。

遺址面積900平方米,厚約1米,採集標本以青瓷碗為主(蕉城區政協文史委編《歷史的見證—蕉城文物巡覽》)。

兩宋時期,飛鸞窯生產的黑釉兔毫盞、青瓷碗依靠著南路官道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優勢,行銷省內外,具有相當高的聲譽。這些器物以碗盤、茶具為主,據今人《飛鸞窯茶盞概述》一文記載:「飛鸞窯,福建寧德縣飛鸞鎮飛鸞村。

1955年發現龍窯一,始盛於宋,主燒黑瓷、青瓷。碗盤為大宗,尤以盞多,唯胎白、壁薄、體輕、足糙,與建窯相媲而有別。飛鸞茶盞,失傳千年,因建盞而遜。」2001年9月,福建省考古隊對福鼎太姥山國興寺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大量古陶瓷殘片,其中就有飛鸞窯燒制的茶具。

「以碗代磚」碗窯村

踱步飛鸞碗窯村,首先被遍布村莊的奇特民房吸引。圓圓的土碗一層層一排排地壘起來,組成房屋牆體,使看慣了平平整整牆面的人感到一種別緻,一種藝術,一種別樣的生活情趣。

大約兩百多年前,是地道的閩南漢子。他們原本從事開窯做碗生意,遷居此處後,利用當地豐富的高嶺土資源,依然重操舊業。三都澳作為閩東重要的港口,古代貿易繁忙,當地的瓷碗更是供不應求,碗窯也不斷壯大。

在清光緒二十四年,(1899)開埠,茶葉,土紙,青靛、瓷器成為了大宗輸出物品,最多時候碗窯村有窯達(30座)。

這一村的閩南文化,被四周的閩東文化「包圍」了兩百多年,卻依然保存良好,在村裡,大多數人都能說一口閩南語。

然而,存在於族群中的語言記憶、文化基因,卻如青瓷片上千年以來,未曾暗淡的光芒一樣,不曾消失一絲一毫。

梅田村

梅田村房屋依山勢而建,重疊有序,錯落有致,村中有一小溪流過,在村口望去,似一個喇叭形狀,又似一高靠背椅子形,明眼人一看就是一片風水寶地。據說,原來梅姓的人最早遷此山坳里住,村邊有一山壟田,故名梅田。

而梅田古道從村口,順著小溪穿村而過,又由於梅田村正處於處州府到縉雲的中間,行走古道的商賈挑夫、政要墨客都要在此村住夜、休整,久而久之人們就因這個梅田村把古道叫梅田古道了。

梅田村也因為絡繹不絕的客人往來而日漸繁榮,成為古道上重要的驛站。據清道光版《麗水志稿》載:梅田山縣北四十里,舊為縉雲官道,鄉民立市於此。今有古驛廢址。可見梅田村正如卻金館一般,在古道中的佔據了重要的地位。

白鶴宮

閩東僻處海陬,歷史久遠,自古以來便形成了較為濃郁的地方特色,特別是在宗教信仰方面,閩東民間創造了眾多區域性神靈,遠至太古時代的容成、太姥,周代的霍桐真人,近至明清時代的閭山師公之類。

經過歲月的淘洗,許多神靈早已湮沒無聞,而一些影響力較大的,在官府及民間的雙重扶持下,深深紮根,日益擴大,譬如臨水夫人陳靖姑、林公忠平王、馬仙姑,以及黃岳廟裡供奉的忠烈恩王——黃岳在閩東沿海一帶,頗具威名

白鶴宮又被稱作「筠竹坪宮」。始建年代不詳。原為黃岳故居。白鶴宮出現的時間不是很早,由澳坪(筠竹坪)蘇氏,澳里陳氏,施家山施氏共同集資興建。宮外保存有清道光八年(1828)貢生關仲仁,光緒十年,(1884)羅源陳志興捐田石碑。白鶴宮當時是寧德縣著名的「祈夢」聖地,且屢獲靈驗,現今還成為,各地忠烈王分祠請香火之處。

歲月連載幾是秋, 即使在充滿新事物的今天,時光的印記依舊緩緩地打磨著這座濱海小鎮,這片土地的先人們深深地滋養著他們。

一座濱海古城的記憶,你來了,就懂了。

喜歡的話可以搜索微信公眾號:愛寧德。

么么噠~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圖侵刪)

推薦閱讀:

[i·寧德] 2017年秋冬蕉城十大流行色,簡直美翻了!
[i·寧德] 蕉城雨天最適合做的8件事
[i·寧德] 傳統村落丨東山掠影,喧囂中的安寧
[i·寧德] 寧德這些地方俗語,你了解多少......

TAG:瓷器 | 宁德市 | 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