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界最大的騙局—「明清老翡翠」
翡翠B貨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源於香港,後流入中國大陸和亞洲其他地方,引起了消費者的極大不安,也極大衝擊了消費市場。日本行業協會甚至因此禁止香港翡翠入口。大陸消費者蒙受巨額損失後,鑽石乘虛而入一舉拿下了大量市場。後在香港歐陽秋眉教授,台灣吳舜田教授,中國地質大學袁心強教授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積極研究B貨翡翠的鑒定方法和儀器,首次在國內引進翡翠分級體系,並將研究成果公佈於眾,才將使得B貨翡翠漸漸退出主流市場。然而,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永遠不可能一勞永逸,近幾年B貨翡翠,染色石英岩,有色玻璃借「明清老翡翠」「冰翠」的旗號,借屍還魂,大有山雨欲來之勢。
上面三幅圖均為A貨老翡翠,同樣下面三幅圖屬於某博士和某主任所謂老翡翠。
通過圖件對真假老翡翠有了直觀的認識以後,我們再來理會騙子們的奇葩理論。關於現有技術手段能否鑒定老翡翠真假的問題,這本身就是個偽問題。翡翠作為一種礦物,它的真假和新老是兩個不同的問題,現有技術手段完全可以判斷翡翠的真假,但不能確切的判斷這塊翡翠是屬於哪朝哪代,朝代的斷定只能通過已經過考古發現的器物的類比進行,不夠精確。
我們學地質出身的人都知道,地質年代是以百萬年為單位進行計算的,也就是說礦物,岩石在地下的變質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以百萬年為單位進行計算的。人類歷史才有多少年?連一個百萬年都不到。更何況距今更近的明清兩代了。翡翠B貨那是將石料放到具有極強酸性的王水中進行沖洗的,一般酸性的酸根本破壞不了它的結構。更不要說帶在手上汗液之類能夠侵蝕它了。它在地下埋了數萬個百萬年都沒有被地下的酸性東西破壞結構,戴在人手上或者埋在墳墓里就突然被腐蝕成B貨了,真是天大的一個笑話。某主任為騙局找理由也算是無所不用其極了。
關於古翡翠能否被鑒定這個學術問題,山東學者李建軍在其論文《珠寶檢測機構對翡翠年代的判斷能力》(發表於鑒玉雜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知網下載電子版)一文中已經對其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實驗論證過程這裡不再贅述,有興趣的同志自己去閱讀這篇文獻。這裡只給出該篇論文的研究結論:
同樣最後我們再貼出一組被鑒定為A貨的老翡翠的圖片,供各位觀看。
拉曼光譜只能測試很小一塊區域(比如:1000微米*50微米的面積),因而其測試結果不具有代表性,一小塊區域沒問題,不代表整塊玉器沒問題。此其一也。
2、目前沒有足夠量的資料庫支撐測試結論
也就是說,目前A貨古翡翠的拉曼光譜圖資料庫也沒有建立,沒有一個標準來告訴我們A貨的譜圖是什麼樣的,B貨的譜圖是什麼樣的,沒有這樣一套體系,目前只是處於科學研究階段,距離實用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還遠遠沒有達到推廣應用的水平。個別科研人員急於拿這樣一個不成熟的東西出來包裝摟錢,其用意不言自明!
3、影響因素太多,精度不高測試溫度,積分時間,測試樣品與標準樣品的差異以及測試樣品的表皮狀態都會對拉曼光譜儀的峰值產生影響,而且這其中很多因素都是不可控的。目前也沒有其特徵峰值與玉器結構之間關係的研究。因而導致其測試結果受外界因素影響過多,精度不高。其結論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作為終裁結論。
至此,我們已經回答了該騙局兩大幹將提出的兩個所謂「老翡翠冤案」的根據。至於說其擁躉們提出的所謂利益集團壟斷鑒定,指鹿為馬的問題根本不值得一駁。這不單是中國大陸的問題,國際學術界都不承認這種所謂的老翡翠,難道是中國大陸的利益集團指揮了日本,東南亞各國以及台灣,香港的鑒定體系了?說這套說辭的人,大概還活在文革時代,動不動就用大帽子壓人,在字裡行間尋找小辮子,殊為可笑!
推薦閱讀:
※玩具板和專業滑板的區別?為什麼拒絕玩具板?如何購買到專業滑板?
※這些可能是化石嗎?
※New era帽子鑒定求大神幫忙?
※如今的高仿奢侈品能矇騙鑒別高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