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孔子三十而立,立了什麼?五十知道了什麼天命?

2017-03-07 翻騰四海 公眾號: 四海書齋

  前面兄弟說過,孔子最讓我欽佩之處有三,他的學而不厭就是其中之一。分析孔子之學,會讓我們受益良多。

020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有人認為這一章是孔子一生的概括,其實並非如此。這句話不是在全面概括孔子一生的所有事迹,而只是單就「學」這一方面而言,是在講他老人家一輩子為學的心路歷程。他從十五歲志於學之後,便一輩子學而不厭,所以三十能立,四十能不惑,五十能知天命,直到最後臻於耳順、從心所欲之聖域。之所以境界越來越高,皆是因為他的好學。

  【十有五而志於學】

  《大戴禮記》上說:古者八歲而出外就傅。

  《禮記》又說:十年曰幼,學。

  可見古人七八歲就開始上學,讀書識字,或者再晚兩年,十歲開始。現代人甚至更早,四五歲就開始認字了,有的還要學英文,而孔子十五歲才開始有志於學字讀書,是不是太晚了?雖然春秋之時學在王官,平民幾乎沒有受教育的機會,雖然孔子少時微賤,但他的父親怎麼說也是一個落魄的士,幼時的孔子對於學校還是有一定的接觸吧。試想,如果一個人十五歲才開始讀書識字,他能有什麼成就呢?要做到能像孔子那樣做萬世師表,豈不是比登天還難?於情於理都講不通,所以這裡的「學」絕非單純指讀書識字,孔子志於學的是詩書禮樂,即道之所載,而最終目的還是在於明道、行道。

  【三十而立】

080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1613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2003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因為上面三章都有「立於禮」這個說法,就有古人認為「三十而立」就是指「立於禮」,既然孔子是這個意思,那他為什麼不直說「三十而立於禮」呢?所以兄弟還是傾向於古人的另一種說法:三十而立是承接上面「志於學」而言。即孔子從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學道,到了三十歲時已經明道,學有所成,在社會上也可以立足。

  孔子在三十幾歲時,以知禮而聞名於魯國,如孟僖子在昭公二十四年臨終之時,囑咐兩個兒子,要他們跟從孔子學禮,季氏為魯昭公主持迎接齊景公的到訪,歡迎儀式方面的很多細節還要求教於孔子,這都說明當時的孔子已經以知禮而小有名氣,在社會上也算是有了立足之地。

1021入太廟,每事問。

  0315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鄒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廟是古代供奉先祖的地方,即所謂的宗廟,後人在這裡舉行儀式祭祀祖先。並不是今天的供奉佛祖菩薩的寺廟。王者始受命,諸侯始受封之君,皆為太祖,如周人奉文王為太祖,後世每個朝代的開國之君,廟號都是太祖。周的太廟就是周文王之廟。魯國的太廟就是周公之廟。

  當時孔子剛剛以知禮在魯國而小有名氣,在太廟助祭,就是幫助指導祭祀的各個環節,但還沒有做上大司寇,並非位高權重,所以呼之為「鄒人之子」。孔子聽到某人說自己不知禮,就說:入太廟每事問,這正是禮所要求的。在談到禮時一定要注意,是指禮之本,還是禮之文。此處當是指禮之本,每事問,說明對祭祀一事極為重視,孔子助祭,想要使祭祀莊嚴肅穆,合乎禮節,這也說明了對祖先的尊重,這就是禮之本。

  孔子父親叔梁紇曾做過鄒邑大夫,所以孔子被稱為「鄒人之子」,鄒是魯國的小邑,這麼說是很不禮貌的說法,相當於今天所說的「鄉下來的小子」,從這個人的話我們可以知道兩件事:

  一,當時的孔子以知禮而小有名氣;

  二,這個人稱孔子為「鄒人之子」,可以看出對孔子的輕視,也表明當時孔子的地位和名望遠不如後日,不像後來那樣,做過司寇,步入大夫這一階層,而且學問淵博,弟子眾多,在諸侯間德高望重。

  這一章所記當是孔子以知禮而聞名之後,得以入太廟助祭時的事情。孔子入太廟,什麼都不懂,什麼都要請教在太廟的工作人員,這顯得孔子有些無知。有人就替孔子辯解,孔子不是不懂,而是當時魯國君臣上下皆不守禮,皆行僭越之事,孔子反覆問,乃是意在提醒當時的種種非禮行為。這樣的解釋太過牽強,即便孔子有意要斥責當時君臣的非禮行為,你反覆向太廟的工作人員提問又有什麼作用呢?當時的國君和大夫誰會聽見?

  孔子說:「是禮也。」是,指代他「入太廟,每事問」的行為,孔子的意思是說他入廟助祭,凡事都要弄得明明白白,以便祭祀之時不出差錯。這反映的是嚴謹恭敬的態度,而這種態度恰恰是禮的主要精神。孔子沒說自己不是不懂,也沒說反覆問是在提醒著什麼,有言外之意。再說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孔子以前沒進過太廟,而太廟裡面的禮器眾多,祭祀時程序繁瑣。他一個新人,搞不懂又有什麼丟人的呢?孔子之聖,不在於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所以,後人在這件事上為他辯解維護,殊為無謂。還是王充說的比較中肯,他在《論衡》里說:孔子未嘗入廟,廟中禮器眾多非一,孔子雖聖,何能知之?

    這麼多禮器,各位認識幾個?反正圖裡的我一個也不認識。孔子初入太廟,對各種禮器的名稱用途不了解,完全可以理解。而且,助祭於太廟要掌握的遠遠不止這些,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的孔子,肯定要,每事問。

  上面只是說明孔子三十歲時學有所成,學有所立,在「禮」上取得的成就便是證明。當然了,孔子此時在學問上取得的成就並不限於禮,只不過是以「知禮」而為人所熟知。至於「立於禮」是什麼意思呢?兄弟以為另有他義,等到講「禮」時再細說。

  【四十不惑】

  四十不惑,孔子說智者不惑,孔子到了四十歲便達到智者的境界,對天下個人等諸多問題都想得明白,不再受其困惑。各位要注意,人惑與不惑跟道行與不行是兩回事,孔子不惑不代表孔子之道一定能行於天下。如孔子此時已經明白天下因何無道,如何才能使天下有道,但並不意味著天下有道一定能夠實現。

【五十而知天命】

命,使也。天命,就是老天讓你如此。

  這個命和今天我們常說的「認命」、「小姐的身子丫環的命」一樣,都是命運之命。命運由誰掌控呢?反正不是我們自己,那隻能歸諸於天,歸之於這個萬能的主宰。

  或許各位正是二、三十歲的年紀,對兄弟的說法嗤之以鼻:「我是不信命的!」這也可以理解,你現在血氣方剛,年輕氣盛,你有的是精力和勇氣,你覺得生活里的任何願望都可以用自己的雙手來實現!可是等你過了三十,開始奔四時,就會對人生諸事漸有力不從心之感。比如,在上海打拚多年,仍買不起一套房子;北漂許久,卻仍落不下北京戶口;最終和你喜歡的女子一起走進民政局登記的卻是另外一個男人;為人父母,卻要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面對這些時,除了一個「天命」,你還能找到更讓人信服的解釋嗎?人不經歷一些事情,不上了一定的年紀,是不會認命的。要知道,孔子也是到了五十歲才知天命,才開始認命的喲!

  【孔子天的存在】

  或許有人以為兄弟是在信口開河,難道孔子也這樣迷信?怕老天爺?信命?沒錯,孔子是承認天的存在的,孔子是信命的。各位若不信,請看下面的證據:

  首先,孔子是承認天的存在的。

0513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兄弟在前面講「道」時,也引用過此章。既然孔子曾言及天道,即天之道,自然是承認天的存在了。

14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怨,埋怨。尤,咎也,過也,罪也。

  如果他不承認天的存在,又怎會說「知我者,其天乎」?

  下學而上達:有人解釋為下學人事,上知天命。上、下皆是副詞,用來修飾學與達,至於學什麼,達至什麼,孔子沒有說。有人以為所學為人事,所知乃是天命,這恐怕是根據後面的「知我者其天乎」而來。兄弟以為,這個學的範圍很廣,包括孔子平時所言及的文、行、詩書禮樂等,概括言之即是學道。而達所至的境界,非常人所能讓明了,所以說莫我知也夫。而「上」是形容所達至的境界之高,而「下」則是指最初有志於學時的境界、層次之低。孔子說「知我者其天乎」,是說除了上天,沒人能明白我的志向、我的良苦用心,所以,「上達」不一定就是知道了天命。

0628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孔子對子路發誓:「如果我不是那麼做的,老天都會厭棄我!」如果孔子不承認老天爺的存在,那「天厭之」豈不是一句戲言?那不等於在糊弄子路嗎?

  【孔子信命】

  孔子信命的證據,《論語》中也有不少:

0610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冉耕,字伯牛。德行出眾的有四人,冉伯牛便是其一。

  牖,音有,窗戶。

  亡之,即是說冉伯牛要死了,相當於今天的不行了,不中用了。

  伯牛生病,孔子來探望,嘆惜道:完了,人不中用了,這都是命啊!這樣一個賢人好人,卻得了不治之症。最後一句,孔子說了兩遍,可見其惋惜哀痛之情,也可看出,他認為一個人對命運是這樣地無可奈何!

  為什麼是自牖執其手呢?探問病人,為什麼不進屋,而是要站在窗外?有人說,伯牛病的很厲害,患的是惡疾。漢儒都說是生癩,患此病者皮膚污穢腥臭,冉伯牛不欲見人,也不想讓老師看到自己噁心,所以孔子只能站在窗戶外面,自牖執其手。

  還有人說,孔子懂醫術,自牖執其手,其實是在給伯牛把脈。把脈之後,孔子認為他病得太重,沒得救了,所以說「亡之,命矣夫」。孔子懂醫術嗎?弟子未曾談及,其他經史也沒旁證。《論語》只有一章可以作為間接證據。

 1016康子饋葯,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未達,對藥性不太了解,所以葯不敢吃。孔子這麼說,或許因為他對草藥有一定的研究,應當懂得一些醫理,總之,這隻能是猜測。

 160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大人,在位之君子。

  狎,親昵卻有失莊重。

  孔子既然說畏天命,那前提肯定是承認了天命的存在。

1205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吾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司馬牛是家中獨子,所以感嘆,為什麼其他人都有兄弟,自己卻沒有。《紅樓夢》中林黛玉也感慨自己沒有兄弟姐妹,薛寶釵說她是「作司馬牛之嘆」,這典故就出自這一章。不獨林黛玉,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趕上了計劃生育,成年了卻又放開了二胎,這也是個人沒有辦法左右的事情,還是一個字——命。

  子夏就開導司馬牛:我聽人說,一個人的生死,是富貴或貧賤,都是命,都是由老天爺決定的。子夏聽誰說的呢?多半是他的老師孔子。即便不是,我們也可以推知子夏也是信命的。

 2003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孔子極言君子,教導弟子要做一個君子,稱讚某人就說他是君子,而一個人若不知命,就不會成為一個君子。可見知命的重要性,如果說孔子不信命,誰會同意呢?

1436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愬,通訴,投訴,說別人的不是。

  道之行廢,也都是命,是由天來決定的。前面在談論「道」時講到了它的重要性,道之行廢,關乎天下所有人,而這麼重要的道,行與不行,最終還是由命來決定,由天來決定,可見,孔子不僅信天命,認天命,也明白了個人在天命面前的無可奈何。

  那麼孔子五十知天命,他到底知道了什麼?老天到底想命他做什麼?那便是行道。孔子十五志於學道行道,便一直沒有機會。在五十齣頭時被任用為司寇,得以實行墮三都的計劃,進而在魯國實現邦有道,所以他說「五十知天命」。所以,孔子此後迭遭兇險,甚至有性命之憂,而孔子卻毫無所懼,為什麼?因為他知道天之所命,使命未完全,老天也不會讓他死。

 0723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世家》

  桓魋(音頹)已經追到眼前了,孔子仍不慌不忙,還說什麼老天讓我有此德。既然是天生德於予,這就是天命,老天會保佑我的。那我肯定不會死在這裡,桓魋也不能把我怎麼樣。如果他不相信天的存在,不相信天生德於其身,在生死關頭,孔子還會這樣篤定嗎?

090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斯文在茲四字就出自孔子這句話。

  茲,此也,孔子是他自己。

  文,指文章典籍,詩書禮樂是也。而文是道之所載,孔子明詩書,知禮樂,就是明道。他說文在茲即是說他明了文王之道。

  後死者,是後生、晚輩。

  孔子師徒曾在匡地受人圍困,差點死在那裡,所以叫「畏於匡」,畏,懼也。子畏於匡說明孔子在那裡受了一番驚嚇。

  文王死後,這個文傳到了孔子身上,老天爺若想喪掉這個文,那我就會死在這裡,匡人把我殺了,這個文就會失傳,後死者,得不到這個文,即「不得與於斯文」。如果老天爺不想喪掉這個文,我肯定不會死在這裡,匡人對我也無可奈何。

  不但孔子自己認為老天賦予了他不一般的使命,別人也是這麼看孔子的。

0324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儀:衛邑。

  封人:地方長官,具體職責不明。

  患於喪:喪,是指孔子墮三都失敗,失去大司寇的職位,被迫離開魯國。

  來過儀地的君子,封人未嘗不得見,那他所見過的賢人肯定不少,而第一次見面封人就對孔子有如此高的評價,可見在時人眼中,孔子確是個出眾的人物。

  木鐸:古代的一種大鈴,外殼金屬,舌頭是木頭做的。古代官府,發布政教命令時,就會振這個木鐸,把民眾招集到一起。「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意思即是天將使孔子向天下人宣教佈道,告訴天下人什麼是道,使天下由無道而變為有道,這也正是孔子行道佈道的一生。

北京師範大學的校徽就是木鐸,師範學校培養的都是傳道布教的人才。

  【耳順、從心所欲】

  「耳順」,「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是什麼樣的境界,恐怕我們常人一輩子也體會不到。拿兄弟自己來說,今年三十齣頭,「惑」仍未去,天命仍未知,這也不算丟人,畢竟孔子四十歲才不惑,五十歲時知天命。但是他老人家三十時已立,立是指學有所成,在學界、在社會立足。而我呢三十也沒立,我最多是不到三十時做了孔子十五歲時便做的事——志於學而已,這就讓人臉紅了。


推薦閱讀:

如果歷代儒家代表人物都用知乎會有怎樣的問答?
孔子世家是如何度過文革的?
孔子的自傳——一篇序言

TAG:孔子 | 论语书籍 | 知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