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要翻譯書籍和學習資料呢?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n
我曾經翻譯過一些東西。
雖然我的翻譯水平很差,技術水平也很差,但一直還都保持著這個習慣。 偶爾總是陸陸續續地翻譯一些自己覺得很喜歡的學習資料。 比如我在翻譯中文版的斯坦福大學的CS229的講義以及杜克大學用Python講計算機統計學的STA663課程的中文翻譯。
然後我經常遇到一些朋友提出類似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要翻譯?」
「英文版不好么?」
「你的英文水平,直接看原版不夠么?」
其實這類問題就不好回答了。 怎麼說呢? 如果是前些年,看原版應該還費點力氣。目前單就閱讀和簡單的理解來說,看原版基本是沒有任何壓力的。
在剛剛開始翻譯 ThinkPython 的時候,一些術語對我來說還比較難,甚至是一些編程方面的基礎內容,我都還很生疏。 然後後來翻譯 Kivy 中文開發指南的時候,由於有之前的經歷,一些基礎的編程方面的術語我都大概了解了,所以翻譯起來也不那麼吃力了,不過有的內容還是初次接觸,所以還是有各種地方翻譯得很不理想。
所以,翻譯的這個過程首先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某種程度類似費曼教學法,就好比以教促學,要表達清楚的前提是要理解透徹。當然,這兩方面我還都沒做到,但我依然在努力。
上面說的這些是現實原因,實際上還有更深層次的一種原因。
那就是我的信仰。
往高大上了說,我去做這類事情是因為我的共產主義信仰,翻譯和分享知識,無償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這算是無私奉獻,是一個共產主義者的本分。
往小了說,我現在這些做法的另一方面原因是由於童年的陰影,類似某種心理創傷的後遺症之類的。
當年我十幾歲的時候,別說英文書籍和資料了,連中文書籍都買不到,後來去了鎮子和縣城讀書,在書店看到很多中文的書也買不起。我就去書店裡面挑自己喜歡的書來抄,又被管理人員趕了出去。
一直到我二十歲的時候,來了北京,但是英語還很次,所以也看不了英文書,並且也不知道該看哪些,一頭霧水。所以當時也還只能看中文書,而學校圖書館裡面的又都是泛黃的舊書滿都是過時的各種「從入門到放棄」以及「嘆號牆」之類的。
所以就學英語唄,慢慢學。終於我三十歲了,然而英語也還是挺差的,不過好歹能看CS方面的一般書籍了,而且逐漸地還越發流暢無壓力了。
這時候,我就會想到自己當年的無奈,無助,無人問津。
所以我如今在閱讀的同時,會盡量抽時間來翻譯,希望能幫助到當前這個時代中跟當年的我類似需要一點點幫助的人。
有時也幻想,如果當年能有人稍微幫一幫我該有多好,可惜那時候我沒有互聯網,沒有計算機,沒有如今的各種。
1996年,因為價格太貴,我退回了學校里訂購的 12 元的新華字典,讓我母親幫我從鄉裡面低價買來一本盜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在接下來的十年里,這本現代漢語詞典是我的啟蒙讀物,然而那時候我沒有相機等拍照設備,所以沒有照片。
2006年,我在縣城裡面的新華書店查找關於斯賓塞的書籍,並且抄寫一些魯迅作品中的片段等等,然後被工作人員趕了出去。後來去所就讀中學的老師辦公室用他的電腦,發現了搜索引擎和網路論壇這些新鮮的事物。
2016年8月14日,我使用Kindle 多看 1000 天整的日子,我一直保留著下面的這張圖片作為紀念。我用它看過了上千的書籍和文獻,讓我有了自己前所未有的收穫,激發了我各種各樣的思路和想法,指導了我做各種各樣的事情。
所以為什麼我要翻譯東西然後無償分享給所有人呢? 那是一個二十年後的我希望能跨越時空去幫助二十年前的我。
這就和我在本科時代就經常在路上幫助迷路之人或者給同學輔導課程一樣,只是我的一種選擇,也是我的一種習慣。
我想要這樣做,僅此而已。
推薦閱讀:
※搞笑,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
※最賺錢的事情,都不辛苦
※中英文電子書下載網站大搜羅
※UX 組織的影響力 - Weekly NO.50
※優雅地引導用戶 - Weekly NO.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