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對生活是要有要求的,該享受的物質還是要享受

這是 閉月漫遊記 的第 13 篇文章

一、

世界盃預選,中國對伊朗。

電視機前的吧台邊圍著一群人在看球。吧台的另一邊,兩人在打撞球。撞球桌四周,散落著幾張沙發椅,零零散散地有幾人在看書。閉上眼睛,聽到歡呼聲、哀嘆聲、打鈴聲、噴嚏聲、走路聲、球的撞擊聲、說話的絮絮聲...... 一陣百合的香氣飄到鼻尖,深吸一口,放任思緒飄蕩起來。

盛先生提了個問題,再過三十年,退休了,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在海口,沙灘邊的停車場,我們遇到兩對自駕游的夫妻。

其中一對,在海南呆了三個月,三個月時間,吃住都在一輛小車上。早起,打水、洗菜、和面、下面、下菜、下雞蛋,吃飯,然後上車休息,之後午餐、再之後晚餐。溜達一會,等到天黑,上車睡覺。他們跟著溫度出行,哪裡溫暖,他們就去哪,最遠到過北極村。

見面的第二天,大伯送了我們一件自製的禮物。礦泉水瓶蓋子上戳兩個洞,其中一個較大的塞上吸管,另一個較小的留著通氣,灌滿水,無需用手擠著瓶身,也能方便的出水、控水。他對這個發明,很自豪。

另一對,三亞過來,比我們晚一天到。早起在衛生間相遇,阿姨拿著水桶在接水洗衣服,還是那個穿著橙色清潔工衣服的女人,對她說,不能在這裡洗衣服。阿姨沒有回她,端著臉盆去了外面。我跟出來,告訴她,昨天,同樣在這裡,那橙色和我說,洗衣服要帶水桶接水。我們倆哈哈大笑,然後就成了朋友。從洗衣服聊到買衣服、到網購真假、到開車出行、到帶孫養娃,最後我還去了她的房車參觀了一番。有電視、有冰箱、有衛生間、有熱水器、有大床鋪。阿姨說,她下一站去澳門。

我們三對夫妻,都睡在車上,不同的是,他們的年齡在60歲以上。

二、

第一個,想到的是錢。

關於物質生活,我很認同魯迅先生講的一句話: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對此,他的解釋是「我之所謂生存,並不是苟活;所謂溫飽,不是奢侈;所謂發展,也不是放縱。」魯迅說的很實在。人活著,對生活是要有要求的,該享受的物質還是要享受的。

如今我睡車上。一層是好玩,一層是圖方便,比如在高速沒得住,另一層,就是錢,便宜的還不如睡車上,貴的天天住不起。如果錢很多,我是想要天天睡大床的。

對於錢,我不假裝清高,一直都認為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它是生活的基礎,是不苟且的前提。夢是好的;否則,錢是要緊的。

所以,對於退休的生活,我足夠滿足我倆的日常開銷,負擔病痛養老,有閑余給孫子紅包禮物,有富餘旅遊休閑。

第二個,是有貪玩的心。幫著子女帶兒孫,是一種生活方式,比如我父母,帶著小土豆,辛苦得不行,可是又快樂滿足的不得了。哪天把小土豆從身邊帶走,他們的日子,就只剩干坐在電視機前。這是老一輩的活法,為兒為孫,他們很滿足。而我是想要玩的,滿頭的白髮,開車、徒步、坐飛機,到處去看看。自己和孩子,一起玩,才能有話題,也才能各自獨立,不隔閡。

第三個,是有時間。到了退休,如果還為著孩子買房、結婚操勞,去打拚,是沒有得閑去生活的。再進一步,無需打拚,但是年輕時為了掙錢毀了身子,到老了,時間都耗在葯堆里,也是不行的。所以,活著,健康的活著,有閑的活著才行。

三、

人生是一趟旅行。你我從不同的城市出發,選擇不同的道路,這條路帶著我們去到不同的地方,偶爾相遇在一個站台,之後又再次出發,選擇了不同的路線繼續旅程,可最終,我們會再相遇,面對同一個站牌---死亡。

死亡,是旅行的終點,是人生的邊界。想想覺得難過,可是恰因為這個限制,我們才會思考那僅有的幾十年,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是寶貴的。是為理想奮鬥改變世界?是為愛飛蛾撲火?是尋求智慧六根清凈?人與人之間,生命與生命之間,到底什麼是人生的意義?到底一輩子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生活?

遇到的人越多,我的疑問越深,關於想要的生活也越迷糊。那三點,或許是重要的,又或許都不重要。想明白,是我這一生最大的課題。

要出發去廣西那天。我去和那兩對夫妻告別,分別和兩位阿姨擁抱。謝謝她們帶給我的,生活的不同樣子,讓我的世界多了一分色彩。

被一陣吵鬧聲打斷。睜開眼,原來比賽結束了,大家舉杯道晚安,就散了。

路過廣西,到了南寧。

滿牆的紅花,我就倒立了一把。

生活的意義,有時候,是自己人為賦予的。

閉月和盛先生正在自駕去往西藏的途中。

此刻我倆,在昆明。下一站,大理。

點擊去往iBetterMe公眾號,查看 閉月漫遊記 過往文章。

推薦閱讀:

爬了乞力馬扎羅山二十多年後的經驗登頂裝備清單
如果現在你是二十五歲,你最想做什麼事?
維也納,十二個美術館 II
洛陽有沒有特別知名的小吃?除了龍門石窟白馬寺之外還能去哪?

TAG:人生 | 成长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