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神經症患者都是一場家庭的陰謀:家庭治療的一種觀點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核心的論點是,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導致了神經症的誕生。癥狀的功能維持了家庭的動態平衡,也就是說,家庭需要他們這些看起來糟糕的癥狀。主要來自家庭治療領域心理學家Jackson和weakland等人的理論。

例如,一個初中生患有社交恐懼症,和別人說話時就會臉紅,出汗發抖,因此,他害怕與陌生人交往,嚴重時甚至到了不能出門的程度。他的母親一如既往的指責他,說他沒用,和他爸一樣的沒用。這些指責讓他自責和不安,為什麼自己不能像其他同學那樣滔滔不絕的與人交流,得到其他人的稱讚,在其他人那裡很簡單的事情為什麼在自己這裡這麼困難呢。他求助心理諮詢師,在校期間每周諮詢兩次,經過了認知行為的矯正和自我肯定訓練,2個月後,他的癥狀大為緩解,雖然還是有些緊張,但是可以基本正常的與其他同學交流。

他不再像以往那樣天天縮在家裡,有時會去朋友家玩,偶爾也會叫朋友來家裡。母親再指責他沒用時,他或者置之不理,或者頂一兩句。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沒多久,他的母親出現了偏頭痛,失眠和疑病癥狀,覺得自己命不久矣,去不同的醫院檢查。也就是說,他的母親成為了神經症患者。似乎家裡必須要有一個神經症患者,兒子好了母親就來接班。

為什麼會這樣呢?家庭治療取向的一種理論認為,是家庭成員的不良互動導致了這一切。母親認為自己的婚姻不幸,所以把自己的一切寄託於兒子,其實是愛或者說希望控制兒子,但兒子逐漸長大勢必要脫離控制。母親通過強勢指責兒子來維持控制,兒子認同指責並形成社交恐懼癥狀,這樣兒子就成了長不大的孩子,一直需要母親的照顧。於是就形成了一個有些扭曲但穩定的家庭互動系統。母親雖然覺得兒子沒用,但至少會一直在自己身邊陪著。兒子雖然被指責,有社交恐懼癥狀,但有母親生活中的照顧(這種照顧是從孩子時代就持續的),而且不用去承擔屬於自己的很多責任(我都生病了,你們還不照顧我嗎?所以我學習不好也是正常的,不能做家務也是正常的)。

兒子好了,那麼原來的系統無法維持,但母親還是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她的生活失去了兒子這個主題,於是找到了疾病這個主題來代替。這些癥狀也像兒子一樣討厭又需要照顧。

另一類似的案例中,諮詢室中的丈夫抱怨妻子控制自己的社交,不讓自己去見自己的朋友,非常可惡。妻子則抱怨丈夫在家裡什麼家務都不做,只知道玩手機打遊戲。諮詢師會指出,其實夫妻雙方建立了一個有些扭曲又互相依存的系統。對丈夫:「不讓你去見朋友,你為什麼不反抗呢?」,「如果我去,她就會大發脾氣」,「你不做家務玩遊戲妻子也會大發脾氣,你為什麼依然玩呢?」。對妻子:「你受不了他天天玩遊戲為什麼不提出離婚呢?」,「這個,還沒到那個程度吧,至少他沒有天天出去鬼混」。

這其實就是,夫妻各自「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妻子限制丈夫的社交,丈夫當然可以反抗直接出去,但丈夫主動的忽略了這一點,或許說明他並不熱愛和朋友社交,只是把它為自己在家裡玩遊戲不做家務提供一個借口。對於妻子而言,她可能更希望自己的丈夫陪在自己身邊,雖然不幹活讓人生氣,但潛意識裡是承認和接受的。
推薦閱讀:

《我是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自傳·連載9
銀行櫃員每天面對那麼多鈔票,會有心理落差嗎?有的話如何平衡?
如何消除過強的自我意識?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科學嗎?這個理論,對現實生活能起到什麼意義?

TAG:心理学 | 神经官能症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