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精神與人文精神 - 讀王澍《造房子》

幾天前寫這篇文章時候,我將王澍的觀點看作一種「感性認知」對照理性認知,但經過幾天的思考,我覺得以「人文精神」來對照「理性精神」更為準確一些。所以修改後,重推此篇。

這幾天看王澍的《造房子》,才看了開頭一部分,但忽然意識到,人的思維方式和層次確實可以有多種可能性。

由於人類在進化中形成的固有的心理傾向,大多數人是相對缺乏理性和客觀精神的 { 注 }。

因此一些非常優秀的人,就是因為能夠以理性思考、獨立判斷,來代替感性的認知,避免人類典型的認知缺陷,這中間典型的例子有,查理·芒格、Peter Thiel 和 Elon Musk 等。對大多數人來說,學習如何掌握並運用理性精神,可能是人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了。那是不是意味著感性認知就沒什麼價值呢?

感性或許有其缺陷的一面,但如果能夠有效的引導,避免感性的認知缺陷,同時又能夠很好地融合理性認知,就有可能達到一種人文與理性的融合,一種智慧、儒或禪的狀態,這是王澍在隨筆《造房子》中提到的觀點:

- 面對世界的態度,比掌握知識的多少更重要。

- 不要先想,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是先想什麼是有情趣的事情。

這種人文與理性融合的狀態,典型的有喬布斯,以及 Pixar 艾德文·卡特姆。例如,喬布斯一方面當然注重技術、市場營銷、公司運作和管理等理性的方法,但另一方面他也非常注重對於審美、精神追求、人性的值得信任等人文精神。

當然了,人們或多或少都會受到這兩方面的影響,例如 Elon Musk 雖然以理性思考著稱,但他在探索火星、擴展人類文明的計劃中,肯定也有英雄主義、冒險精神的人文情懷在裡面。

一般意義上,我們可以將「理性精神」理解為是方法論,而「人文精神」或許可以成為方法論背後更深層的精神動力。

--

注1:關於人類典型的認知缺陷和心理傾向,可以去看查理·芒格的著名演講《人類誤判心理學》。

亦載於公眾號「胡維的奇妙冒險」

推薦閱讀:

我這胎記該不該治療?涉及到心理,生理。
在得知並相信「貧窮會導致判斷力下降」後,作為貧窮人應該怎麼有意識的走好接下來的路?
痛苦中的人像是在漩渦樣的迷宮中徘徊
理性的人是不是更冷漠,更自私?

TAG:理性 | 人文精神 | 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