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分層與不平等 week5:進了學校就能向上爬?
02-04
在人的一生中和之前提到過的社會流動模型里,教育都是很重要的一環,或者可以直接認為是實現向上社會流動的關口。以前老媽沒少提「進了某某學校,你就一隻腳踏進某某重點了!」,儘管自己最後也沒去成那個某某重點。除了自己確實沒努力讀書之外,這也是因為學校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人生巔峰直達電梯,它是一個充滿陷阱的叢林,會讓家庭背景的影響持續滲透進來。n學校是一個分層機構,它把學生篩成了不同等級。
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及以上。這是人們常用的最為簡單的一種文化水平分類。看似是一條筆直的路徑,大家都應該走一遍(至少走到大學),但實際上每一個等級對人們來說都意味著一次選擇——小學畢業了還要不要上初中?高中畢業了要不要上大學?大學畢業了要不要讀研?既然是選擇就意味著有人選「繼續」,有人則選擇「退出」,那麼能走到最後的人往往少之又少。通過這樣一次一次的選擇,人們就被篩成了不同的「教育水平」,也為日後在社會流動上提供了一條篩選標準(教育水平高的人日後工作更好)。n 除開最基本的教育水平篩選,在一所學校內也有分層。中學的時候總能聽到「火箭班」、「平行班」一類的名稱。這些不同的班的存在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因材施教」,因為學生水平差異可能很大,如果放在一個班級里那麼老師並不好掌握怎麼把握教學進度導致教學效果下降,孩子也學不好東西。在美國,這種現象叫做school tracking,也就是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將學生分類到與之匹配的學校項目或者課堂中,例如高中有大學先修課程(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 或者榮譽項目,而這些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進的。最初,tracking的分類是根據智商測試的結果來定(和小雨當年通過考試成績來分班很相似),後來慢慢變得不那麼「一鎚子買賣」了,而是在一次次選擇中將孩子分類到或高或低的路徑里。這樣分層的後果是,那些在火箭班裡的孩子會有更加優質的老師、學習的內容更加複雜、更好的同學,而最終就是更大的幾率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以及未來找到更好的工作。
個人有什麼可以做的嗎? 有的,不要讓任何人阻礙自己讀書的道路,不要輕信「讀書無用論」這類說法,因為社會目前還是看教育水平挑人(當然,除非有過人的社會資源,不過這種情況對家境一般或較差的孩子來說不存在)。努力讀書,儘可能地去好學校,去好專業。在學校里,多和老師、厲害的同學接觸,從他們那裡換得有效的資源和信息,儘可能掌握「通關秘籍」(例如,之前提到過的Calarco的課堂秘籍),待在信息的前端。時代政策總在變,讓自己的適應力變強最重要。n相關文獻:[1]Kerckhoff, Alan C. 2001. 「Educat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Process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001: 3-18.[2]Raftery, Adrian E. and Michael Hout. 1993. "Maximally Maintained Inequality: Expansion, Reform, and Opportunity in Irish Education, 1921-75."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6:41-62. [3]Lucas, Samuel R. 2001. 「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 Education Transitions, Track Mobility, and Social Background Effect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6:1642-1690.[4]Lucas, Samuel R. 2017. 「An Archeology of 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 Theory.」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61(1): 8-29.[5]Van de Werfhorst, Herman G. and Jonathan J.B. Mijs. 2010.」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and Achievement Inequali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6: 407-28.[6]Bol, Thijs, Jacqueline Witschge, Herman G. Van de Werfhorst, and Jaap Dronkers. 2014. 「Curricular Tracking and Central Examinations: Counterbalancing the Impact of Social Background on Student Achievement in 36 Countries.」 Social Forces 92(4): 1545-1572.[7]Alba, Richard, Jennifer Sloan, and Jessica Sperling. 2011. 「The Integration Imperative: The Children of Low-Status Immigrants in the Schools of Wealthy Societi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7: 395-415.
推薦閱讀:
雖然很窮,但是憑個人努力進了好學校和好項目,是不是意味著家庭背景的影響變小了?
以前學者們認為隨著個人的成長,家庭因素會對人的影響越來越小,因為當人們進入學校之後會接觸其他群體,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家庭因素的負面作用(比如,家長覺得讀書無用,在老師和同學的堅持下,個人還是會繼續讀書)。n 但Raftey和Hout在研究了愛爾蘭的大學擴招情況之後發現情況並非如此。他們發現現在人們有機會繼續接受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和政策的開放有關的,即大學擴招了(或者降低學費了),能夠負擔起大學成本的人會變多,那麼原來上不起學的學生就也有可能進入學校,於是在表面上看起來就是家庭因素的影響減弱。但實際上學者們發現,擴招對家庭背景更加優越的學生影響不大,他們該上學的還是上學去了,而且通常相比於其他學生他們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還是更大。這就是極力維持不平等理論(Maximumly Maintained Inequality, MMI),家庭背景影響的減弱是政策的假象。同時,學者們也提出了一個能夠維持家庭背景影響的內在邏輯,即理性選擇模型。他們認為孩子做教育決定的時候會考慮成本(cost)和受益(benefit),如果成本大於受益就退出,成本小於受益就繼續。家庭背景更加優越的家長會在更多層面上意識到教育的受益,於是孩子也就更可能繼續讀書學習;相反,家庭背景沒那麼好的家長對教育受益的理解可能就沒那麼透徹,於是成本會很容易大於受益,於是主張孩子退學。n那這樣說,是不是學校教育完全擴招,囊括所有人,教育不平等就不存在了?
如果按照極大維持不平等理論的說法,確實消除教育不平等的手段就是最大程度的學校擴招。但是又有學者注意到學校內分層對教育質量的影響,然後反駁了上述觀點。nLucas的有效維持不平等理論(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EMI)指出,進入學校不光有量的差別還有質的差別。在學校內部的分成中,家庭背景更優越的家長會對這一複雜的分層系統有更多的了解,那麼他們就能在其中為孩子謀取質量更好地教育而將其他孩子排除在外。同時,Lucas還認為即使學校內部沒有分層系統,孩子們都接受這同樣的教育,背景更優越的家長也能聯合起來督促學校系統的改變,造出點差別來,以求將他們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區分開來。這也就意味著窮孩子即使進入了好學校,他們始終都還是缺少家長在系統內的支持,他們始終會被區隔在頂尖教育機會的外部,不會像那些背景更加優越的孩子一樣接收到同等質量的教育。但現實也不是這麼絕對的,如果窮孩子自己掌握了「通關秘訣」,那也有可能爬到頂端,但這種可能只會針對少數人,因為一旦人多了,富家長和富孩子就會覺得受到威脅從而警覺,然後再造其他的遊戲規則,進而繼續維持教育不平等。n那教育平等就沒得指望了啊?
可以說,有效維持不平等理論揭示了這個社會最具有惰性的、最難以改變的一面。Lucas個人也說,一種回應方式就是「接受它」,言下之意,改變不了只能順著來,因為政策都是無用的。而其他方法就進入到政治鬥爭的類別里了,這不在咱們討論範圍之內。n 不過也有學者指出國家統一考試可能會一定程度上減小家庭背景通過學校內分層對孩子受教育水平的影響。換到中國的語境就是,高考會一定程度上減小教育不平等。因為高考有大綱,那麼即使是火箭班的教育大多也還是跟著大綱走(奧林匹克班的暫且先不提),於是孩子們接受的教育內容大致是一樣的,這就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質的差異。但這一方法也有負面影響,就是教育會變成備考競賽,從而延伸出各種各樣的陰暗面,教育的目的也不再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人格。而且這個政策是有壽命的,一旦家境更優越的家長們完全掌握了如何在同等教育內容的前提下最大化孩子的優勢,高考的均衡作用也就被減弱到最低了,那就意味著這個政策也就不再有效了。n推薦閱讀:
※對於為了避免給自己惹麻煩而故意說謊的證人,警察如何處理?
※如果知乎是一所大學,校訓是什麼最好?
※英語很重
※緬甸是亞洲受教育程度最高,犯罪率最低國家之一,為什麼經濟沒有較快發展,國力增強?
※大學實驗課布置的大作業全專業沒有人會做,誰應該為此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