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悲情童話 戰後人類縮影——螢火蟲之墓

日本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高畑勛執導,辰巳努、白石綾乃等主演,於1988年4月16日在日本上映。

影片講述了在二戰後期的神戶,因空襲而失去母親被親戚家領養的哥哥清太和4歲的妹妹節子在臨組的(二戰時期為統治當時的人們而設立的機構)統治下,遠離人們,藏在一個洞穴里生活,但因得不到大人的援助而漸漸走向死亡的故事。

在網上關於這部電影的爭議真的很大,爭議產生的原因一個是來自於它的背景:戰後,一個是來自於它的產地:日本

該片被打的最多的標籤便是:一個戰敗國「反戰敗」的片子、一個被打得落花流水的侵略者向世界博取同情的片子、兩個蹭吃蹭喝的小孩最後哥把妹養死的故事……

不管這部電影的口碑有多麼兩極分化、各位來自中國的觀眾對它有多少偏見,它依舊殺進了豆瓣的「TOP250」,並拿下了8.7分的高分。

其實在我個人看來,大多數影評之所以產生爭議的根本依據就是兩個字——

偏見。

但是除卻偏見之外,客觀地評價這部電影本身,是否又值得這個分數呢?

好了,接下來,我要開始無恥地劇透了。

我是萌萌噠的劇透分割線——————————————————————————————

故事其實很簡單,它起因於二戰中後期的一次神戶大空襲,十四歲的少年清太、以及他四歲的妹妹節子幸運地躲過了此次劫難,而他們身患心臟病的母親卻意外全身燒傷,由於缺乏及時的救治而喪命。

而後,兄妹二人投奔了在西宮的遠方阿姨家,由於要照顧妹妹,哥哥清太一直都沒有參加自衛隊,年齡不夠且處於戰亂也不能找工作,只能成天在家中與妹妹節子作伴。結果卻招來了阿姨的嫌棄,不只用母親遺物換來的米被剋扣,而且成天都要忍受她的冷嘲熱諷。

不堪忍受重負的兄妹倆選擇自力更生,取出了母親生前存在銀行的一部分錢,自己生火做飯、負擔家用,可沒想到阿姨的嫌棄後來反而變本加厲,嫌棄他們吃完飯不刷碗、成天呆在家裡無所事事、晚上節子又吵鬧要媽媽折騰全家。

最終,兩人終於搬了出來,找到了一個堅固的山洞作為他們真正屬於自己的一處空間。

管附近田野的農民大叔買些糧食和稻草;吃曬的青蛙干、碎的大麥大豆熬成的稀粥;夜晚靠螢火蟲照明;閑時可以在洞口蕩蕩鞦韆,附近的河塘抓抓田雞……

兩個人的生活雖看似愜意,還可勉強維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匱乏的物資和食物令年僅十四歲的哥哥清太不堪重負:他既要照顧妹妹,還要負擔起兩個人的全部開銷。

終於,他在非常時期採取了一些非常手段,他開始到附近的田野偷菜偷食物,甚至在後期,趁著大家在空襲期間躲進防空洞之時跑出來到別人家偷東西。

洞穴里陰冷潮濕的環境、一日接一日食不果腹的生活,終於有一天,妹妹節子出來找他正外出偷東西的哥哥,暈倒在了樹林里,清太帶著妹妹節子去看醫生,被告知妹妹由於營養不良才會身體如此虛弱。

或許是鬥氣、或許是憤怒、或許是絕望,清太將母親賬戶里剩餘的三千塊全部取了出來,買了一堆好吃的幫他的妹妹補「營養」。

而他的妹妹,卻躺在那裡,再也沒有醒來過。

焚燒了妹妹的屍體,將骨灰置於裝她生前最愛吃的水果糖的罐子里,而後沒多久,他也喪生於某個人來人往的車站大廳。

總體看來,這個電影包裹著一個極其悲劇的外套,講述了一對在戰後因缺少救助而最終走向滅亡的慘劇。

對於多數看到妹妹氣絕、臨終都沒有一頓飽飯吃的觀眾來說,相信各位都被猛戳淚點,因為我們都感動於這兩個人堅強的生命泯滅於最後一刻的凄涼,感慨那個時代平凡無辜大眾的悲情命運,反思戰爭給人類帶來的不可磨滅的遺憾與傷痛。

至此,如果整個故事將發生背景全部拋開,單純談「戰爭」這兩個字,那麼它可以說很好的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催淚手段去無限放大、無限升華這個主題,這個電影也毫無疑問地起到了在世界影史上作為「反戰」題材的楷模作用。

但是,這個電影怪就怪在,它一直在強調它的故事背景。

開場沒多久,清太與節子兄妹倆剛搬到了阿姨家,就提到了清太的父親是海軍的人。

阿姨多次催促清太向身為海軍的父親、遠在東京的親戚求助,苦苦等待回信不止崩潰了清太,更讓身為遠方親戚卻要白養兩個孩子的阿姨的耐心磨了空。

而後,在搬出了阿姨家後,清太在洞穴里,望著滿帳的螢火蟲,想起曾看過的盛大的日軍閱兵典禮,想像著遠在戰場上的父親的颯爽英姿,滿懷期待的盼望著他父親凱旋歸來的那一天。

時間推移到後來,在銀行得知了日軍戰敗投降、海洋艦隊早已全軍覆沒的消息後,他崩潰了。

即使後來節子的去世,丟下了一個大包袱,也並沒有讓他的生活好起來,他沒有去參加自衛軍,沒有嘗試去東京找親戚,沒有回去繼續投奔阿姨尋求幫助,而是最終命喪於一個不知名的車站。

父親的離開、再加上節子的離開——生命中最後一根救命的稻草被壓垮了,導致少年的精神全線崩潰。

分析至此,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了,支撐少年清太堅持下去、努力生活的精神力量,不是別的,正是他的父親

那個正身處戰場、浴血奮戰、令他引以為傲的父親。

他要等待他父親凱旋歸來的一天,他要等待日本國戰勝、班師回朝的一天,他要等待全民歡舞、合家團聚的一天。

所以他要活著,帶著他妹妹,苟且偷生、拼盡全力的活著。

在這個故事中,這位年僅十四歲的少年,可能還不太理解他的國家、他的父親,正在進行著什麼性質的戰爭,也可能不太清楚這場戰爭因何而起、又給其他國家的人民帶來了什麼,但是,觀眾卻理解並清楚,這個故事,定是由成人創作的

而這位來自日本的成人,他懂得一切。

我們可以客觀地忽略背景,將這部電影中的一對兄妹作為那個年代受到戰爭摧殘的勞苦大眾的代表和縮影;

我們也可以客觀地去體諒、去理解這對兄妹面對冷酷的人性、無情的戰爭所做出的苟且偷生、堅強求活的行為;

我們更可以客觀地感嘆整個戰爭大環境下,多種複雜人性的交織間接悲劇了整個戰後人民的苦難生活。

但是,有一件事我們卻永遠客觀不了:

作為那場戰爭的受害國,我們不能看著一個日本人借著一個小孩子的口吻,將那個年代的日本軍人身份作為一種驕傲、一種鼓勵、一種維繫生命的精神力量。

在豆瓣打出高分的中國人,大概是被蒙蔽到忽略了上面那句話吧。

以上。

喜歡賞鑒內容的小夥伴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為什麼喜福會這種美籍華人演員演的電影能夠聽懂,但是白人和黑人演員演的電影聽起來要費勁的多呢?
土耳其有什麼值得推薦的好電影?
如何欣賞漫威的電影?這類超級英雄的創造對生活有什麼作用?以及觀看漫威電影的順序?
睡前故事——算命先生
中國如果引入分級制度,對電影的發展會怎麼樣?

TAG:电影 | 电影推荐 | 日本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