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他為何出家?

姑且稱有兩種類型的生活方式,在家生活與出家生活。這兩種生活方式的最大區別是什麼呢?換言之,為什麼會有在家人選擇成為出家人呢?

悉達多太子為什麼出家?當佛陀尚未證悟四聖諦,還是一位菩薩的時候,他想,「我自身受制於生、老、病、死、憂傷與煩惱,我所追逐的一切也受制於這些事物。為何我受制於生、老、病、死、憂傷與煩惱,卻還要去追求受制於這些的事物呢?若我自己受制於這些事物,現在看到它們的過患,我應當去追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無憂、無惱的最上解脫——涅槃。」(《巴利三藏·經藏·中部·第二十六經》)

這是一段菩薩的思維過程,他在思維「自己受制於生老病死愁悲苦憂惱(諸苦),自己追逐的人事物也受制於生老病死愁悲苦憂惱(諸苦),自身以及外物都受制於諸苦」,由此覺察到此中的過患。基於此過患,菩薩萌生了從諸苦中解脫的希求。

菩薩繼續想,「在家的生活雜亂、不潔;出家的生活廣闊無羈。在家要修習如光輝珍珠般圓滿清凈的梵行,談何容易?我何不剔除鬚髮,著袈裟,出家而過無家的生活呢?」(《巴利三藏·經藏·中部·第二十六經&第一百經》)

承上,在菩薩萌生了尋求解脫之道的希求之後,他開始思考應當怎麼做。他想到的第一點便是,放棄在家生活方式,轉而選擇出家生活方式。應當對此做一些展開解釋,否則有些人會表示疑惑。為什麼當菩薩想要尋求解脫時,便首先想到要成為出家人呢?因為菩薩發現,在家生活與感官欲樂是牢牢捆綁的。感官欲樂具有過患,導向諸苦,而既然想要遠離諸苦,自然也就要遠離感官欲樂,遠離與感官欲樂牢牢捆綁的出家生活。

從感官欲樂(sensual pleasure)的束縛中掙脫,這被稱為「出離」(nekkhama)。菩薩在無數過去生中都在不斷地培育「出離巴拉密」,即一種和出離相關的素質。什麼是感官欲樂呢?即由眼、耳、鼻、舌、身此五種感官所產生的快樂。而對於「感官欲樂的欲求」,被稱之為「欲欲」(kamachanda)。

感官欲樂讓人陶醉,在家人的生活實際上便是圍繞著對於感官欲樂的追逐而展開的。人們為何熱衷於獲得更多的金錢呢?人們很清楚,金錢本身並不是產生快樂的最終源頭,由金錢作為一種通用貨幣去換取的對象,才是能夠帶來感官欲樂的。

人們為什麼喜歡看美女或帥哥呢?因為這些可意的形象被人們的眼睛所看見,由此產生感官欲樂;音樂被人們的耳朵聽到,由此產生感官欲樂;鼻子與舌頭則感知到美味食物,由此產生感官欲樂;在家人會發生性行為,通過身體接觸,人們體驗到感官欲樂。

在家生活方式是和感官欲樂密不可分的。其中的過患是什麼呢?即是欲欲帶來的苦。對於「感官欲樂的欲求」將使得心受制於感官欲樂,被感官欲樂束縛,成為感官欲樂的追逐者。譬如說,當人們產生性慾時,內心焦灼生起熱惱,強烈地渴望體驗到對應的快樂,於是在這種欲欲的驅動下,人們不得不採取一系列行為。這種對於感官欲樂的欲求,如同一種癮,永遠不會被真正地滿足。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發生一次性行為,獲得短暫的滿足後,又會在之後再次生起欲求,於是再次發生性行為,如此重複重複,像一個無底洞一般不斷渴求。

由眼、耳、鼻、舌、身接觸到特定的對象(觸),由此體驗到感官欲樂(受),心中生起對這種快樂的貪愛(貪),由此執取於再次體驗這種快樂(取)。觸>受>貪>取。

菩薩以智慧省察到充斥著感官欲樂的在家生活的過患,於是生起出離之心,選擇出家生活。倘若縱容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依舊肆意地接觸到如此多能夠帶來感官欲樂的對象,那麼只會不斷地加劇貪愛與執取,對它們的需索和欲求也將越來越大,猶如上癮之人越發上癮。

基於出離的出家生活,值得讚歎,這樣的出家人能夠收攝自己的感官根門,致力於培育定力和觀智;放逸於感官欲樂的出家生活,不值得讚歎,這樣的出家人依舊情願成為感官欲樂的奴隸,並不致力於修習沙門法。

「我之家族為釋迦,出家不為求欲樂。已見欲樂之過患,已見出離得安穩,出家努力勤精進,此是我心之所欲。」——《巴利三藏·經藏·相應部·三/一》

推薦閱讀:

出家人如何贍養父母?
現代人是不是不適宜修四禪八定?
《須深經》里「先知法住,後知涅磐」到底如何理解 ?
藏傳佛教弟子在知乎上消失了一年,為什麼以這種方式登場?

TAG:上座部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