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假裝自己是誰,我們就是誰,所以一定要小心決定自己假裝是誰
本文內容整理自《心智社會》,作者馬文·明斯基,人工智慧之父
前篇:當孩子一腳踢倒積木時,不要問他們為什麼
……………………………….............................
我們都相信人類思維中包含一些特殊的實體,我們稱之為自我,但關於自我是什麼卻莫衷一是。
關於「自我」的一個常見印象就是每個思維中都包含著某種偷窺木偶,既它會為我們感受、渴望和選擇那些我們所感受、渴望和選擇的事。
關於自我通常有兩種思維。有時我們認為自我是單一的、自相一致的實體;有時我們感覺自我是去中心化的、四處分散的,就好像我們是由許多代表不同傾向的不同部分的一樣。
單一觀點:「我認為,我想要,我感覺。思考我思維的人是我,我自己,不僅僅是某些無名的、無自我的部分聚集在一起。」
多重自我觀點:「一部分我想要這樣,另一部分我想要那樣。我必須更好地控制自我」
無論哪個觀點,我們都不是太滿意。我們都有過感覺不統一、動機衝突、強迫感、內部張力、意見不合的體驗。我們的頭腦中在不斷進行談判,但很少聽說有人的思惟被看似來自別處的強迫感和命令所束縛。
而我們感覺最合理的時候,在其他人看來卻可能是我們最混亂的時候。
但如果思維內部沒有一個單一的、居中佔主導地位的「自我」,是什麼讓我們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呢?
這是一個悖論:也許是因為我們的頭腦中不存在什麼人讓我們去做我們想做的事,甚至沒有人讓我們去想我們想要的事,我們只是建立了我們存在於自己內部這一神話。
關於靈魂,有一個常見的概念稱為自我的本質,它存在於某些看不見的火花之中,蜷縮於身體之外、思維之外、光明之外。
人們會問機器是否有靈魂,我則會反問靈魂是否能學習。
如果靈魂可以存活無限的時間卻不用這些時間學習,那麼用所有的變化來換不變,這看上去不像一次公平的交易。然而這就是我們與生俱來而不會成長的靈魂那裡所獲得的東西。
我們都知道,醜陋的外殼下可能隱藏著意想不到的禮物,就像塵土中埋藏的珍寶,或者像笨拙的牡蠣卻孕育著珍珠。
但思維正相反。我們都是從胚胎開始成長,之後慢慢形成了奇妙的自我。
人類自我的價值並非來自某種小而珍貴的核心,而是來自其龐大而構造精良的外殼。
要了解我們所謂的「自我」是什麼,首先得了解「自我」是幹什麼。「自我」的功能之一是防止我們變化太快。
每個人都必須做一些長期的計劃,以便在單一目的性與同時嘗試做許多事這二者之間取得平衡。
但簡單地指導一個智能組執行計劃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想一些辦法來限制我們日後可能做出的改變——防止我們又把這些做計劃的智能體關掉!
如果我們總是草率地改變主意,就無法確定下一步到底想做什麼。我們完成不了多少事,因為我們自己太不可靠了。
求真如佛性之人向自心求悟,而後發心立願以求之。 —— 佛陀
我們曾經用「理想」來指代我們認為自己在道德事務中應有的行為方式,但我會在更寬泛的意義上使用這個詞,那就是在我們應該如何思考普通食物這個問題上,我們有意或無意時所堅持的標準。
在兒童時期,我們的智能組會獲得各種各樣的目標。之後,我們在各種波濤的層疊中成長,在這個過程中,舊的智能組影響著新智能組的產生。
正是這個過程讓舊智能組影響了我們以後的行為方式。在個體之外,相似的過程發生在每一個人類社群中。
我們發現與自己相比,兒童會更「像」他人,他們會吸收父母、家人還有同輩,甚至是神話故事中英雄和反派的價值觀。
沒有持久的理想自我,我們的生活會缺乏一致性。作為個體,我們永遠不能信任自己會執行我們的個人計劃。而作為一個社交團體,沒有人能夠信任他人。
一個運行良好的社會必須有保持理想穩定的機制,而且許多我們認為只關係到個人的社會原則實際上是一些「長期記憶」,它們儲存了若干世紀以來我們所習得的文化。
進入微信公眾號(次元新科技)回復「0003」下載全圖:
推薦閱讀:
※特別害怕被別人指責因而不敢嘗試新事物怎麼辦?
※終身學習的三個要素
※重新認識自己是什麼樣的一種體驗?
※036 「自我」的成長階段論:自我反思——明智
※害怕自己以後會家暴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