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8)大爆炸

  高額的獎金與工資,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的玻璃幕牆高樓,以及匯通全球的銀行與商人——英國股市是如此的熟悉以至於會被人視為理所應當的存在,就像侏羅紀海灘一樣自然。但是在五十年代任何觀察家都沒有理由相信睡意沉沉的倫敦股票交易所日後能夠取得全球性的成功,就好比當時所有人都想不到款式繁多、品牌響亮的英國汽車製造業竟會萎縮至於烏有。距離英國股市最繁榮的時光已經過去了整整一輩人,當時還是一戰之前,令參與者忘乎所以的金融市場上英鎊是主導性的全球貨幣,英國貸款與債券流通全世界,英國是一個偉大的債權國家。二戰結束後英國承受著持續不斷的壓力,美元成了國王,戰後的匯兌管制使得任何大規模跨國交易都步履維艱,英國也淪為了全球債務大國。

  枯萎的金融界傳統依然留存於世——含混不明的等級,圓頂硬禮帽,公共代理人與私人代理人之間的僵硬分界,漫長的午餐與燒煤的火爐,自維多利亞時代就開始營業的公司將自己充滿異國風情的名稱銘刻在飽受炸彈摧殘的廣場之間的路牌上。但是倫敦金融城早已失去了當年縱橫四海的雄風。在麥克米倫與威爾遜的時代,股市巨頭們不得不關注於不甚光鮮的國內業務,在日漸疲軟的帝國內部做些小生意,時不時還要踱著四方步前往英格蘭銀行,徒勞無功地懇請放鬆管制。雜誌與電影中依然時常可見精明幹練的年輕銀行家,手拿雨傘,頭戴禮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金融城正在日漸淪為英國遺產的一部分,裡面的公司全都每況愈下,手頭現金全無,在它們坐落於牛津郡的帕拉第奧式建築裡面,面色沉鬱的知名金融界人士一面跺腳禦寒一面在心裡叫苦。或許這一切都不可避免。歷史角度而言,金融影響力一向與經濟和政治勢力聯繫在一起。虛弱的英國意味著虛弱的英鎊與股市。四、五六十年代是美元大王的黃金年代,很明顯紐約將會取代倫敦金融城,正如同美國海軍將會接管皇家海軍的地盤一樣。

  這一幕之所以沒有發生是因為在遠離倫敦的地方有人遭受妄想的侵擾並作出了錯誤的判斷,而聰明的英國金融家們沒有放過他們的失誤。在冷戰高峰期,莫斯科及其屬國不放心讓邪惡的資本主義紐約來照管他們的美元儲備。這些美元最後就來到了(明顯沒有那麼邪惡的)倫敦,自1957年起,就有若干家富有遠見的英國銀行利用這批美元在極度缺乏資本的戰後世界進行跨國交易。如果不能用本土的英鎊來為全世界提供資金,那麼用別人的美元總該沒問題了吧。倫敦及南美銀行行長喬治.伯頓爵士經常在俱樂部與董事會裡大聲質問,為什麼倫敦不能憑藉著自己的專業經驗投身於世界資本主義的新時代呢?倫敦的第二個機會則要感謝紐約。戰後的美國銀行家們一直享受著向其他國家與海外投資者發放的高回報貸款。到了六十年代初美國收支平衡赤字的膨脹扭轉了華盛頓對海外客戶發放貸款的態度。1963年肯尼迪總統對美國公民購買外國股票徵收新稅,這一大手筆將華爾街推向了更為不利的位置。隨著紐約將自己隔絕於新興的世界商圈之外,倫敦趁勢採取了行動。

  第一筆所謂的「歐洲美元」貸款於1963年商定成功,交易雙方分別是英國投資銀行沃伯格銀行(1)和塞繆爾.蒙太古銀行與義大利的國有鍊鋼廠以及比利時政府。為了迴避英國的管制與稅收,交易的進行地點是荷蘭的史基與盧森堡。沃伯格銀行一路連躲帶閃,繞過了無數障礙,到最後卻發現找不到可以依據倫敦股票交易所的戰前質量標準印刷債券的人。在最後一刻,撲克印刷廠德拉魯(2)找到了兩名年事已高的捷克雕版師,並邀請已經退休的兩人再度出山。*11* 緊接著漢布羅斯銀行(3)向挪威某水電項目發放了貸款,其他幾家投行也向奧地利政府發放了貸款,再然後又有一批貸款流向了日本……突然之間整個世界都向有氣無力的倫敦金融界敞開了大門。跨越阿爾卑斯山的石油管線,美國煉油廠與採礦,日本辦公樓,早期的計算機工廠,一切的一切都由倫敦進行融資,就像愛德華時期一樣。隨著其他外國銀行家意識到這一情況,他們也開始向倫敦的做法靠攏。歐洲銀行早已涉足於這一方面。日本四大財團都在倫敦開設了辦公室,華爾街的巨頭們也紛至沓來:花旗、徹斯曼哈頓(4)、美林集團與野村證券(5)在倫敦匯聚一堂,一方面從事傳統的英國業務,另一方面也在歐洲美元市場里交易。歐洲美元與歐洲債券對於英國股市以及英國商業生活的文化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自從六十年代初期開始,這一潮流就開始改造倫敦,使其更加國際化,引入了更為霸道主動的工作風格,更為優厚的薪金,還順便削弱了公學關係網的影響力。哈羅德.威爾遜或許會抱怨陰險的國際金融大鱷,股票交易所以及老牌銀行的傳統人士可能會暗示今後經商要更犀利且生意將更不好做。但是歐洲市場還是成長壯大了起來,平安無事地度過了1974年股市崩潰以及阿拉伯世界對猶太背景公司的抵制。舊倫敦的街頭突然之間再次感到了一絲混不吝的蠻荒西部精神。

  不過上述的一切此時還相當非主流。對於大部分投資者來說管制的世界依然運行如常。日後撒切爾時期將會擔任倫敦股票交易所主席的尼可拉斯.古迪森爵士在七十年代末總結了當時的氣氛。「我們依然經受著匯兌管制。我們頭上依然壓著什麼都管的工黨政府,資本流動依然不自由。英國人不得攜帶大筆資金出國。英國機構沒有財政部特批不能向國外投資……我們的市場完全與外界隔絕。」*12* 1979年10月23日,傑弗里.豪爾突然令人震驚地宣布廢除了匯兌管制,將這個隔絕的世界徹底清掃一空。不管她日後的說法如何,撒切爾當時對這場豪賭的態度並非堅定不移。豪爾本人將這一做法比作一步邁過懸崖的邊界好看清楚懸崖底下有什麼。銀行家們注意到這場革命事先並沒有計劃。托尼.本宣稱這一幕標誌著國際資本主義終於挫敗了民主制度。可以肯定的是,匯兌管制的廢除使得所謂「舊金融城」的核心不可避免地暴露在了歐洲美元造市者們早就享受到的文化變革之中。較小的投資銀行例如安東尼.吉布斯與凱瑟.烏曼已經開始消失了,甚至倫敦最大的投資銀行克萊沃特本森(6)在利潤額上也不過是日本野村證券的十分之一或者華爾街美林銀行的七分之一。對於蜷縮成一團的傳統金融城世界來說,面前的選擇突然就變成了究竟是尋求龐大而具有保護能力的海外合作夥伴還是獨力求生。

  1982年,美國商業生活的又一片組成部分打入了英國,國際金融期貨市場穿著五顏六色的馬甲,裹挾著斗獸場般震耳欲聾的氣氛來到了倫敦。在這個市場里,人們以商品與貨幣的未來價格為題目進行著高風險高回報的賭博,地點則在倫敦金融城最有年頭的一棟建築,即皇家交易所。在優雅外牆之內充斥著直接來自芝加哥的喧囂氣氛,很容易令震驚不已的旁觀者們聯想起一家孳生萬惡的賭場。期貨市場將會為交易者帶來滾滾財源,這些由酒精、可卡因與對失敗的恐懼所驅動的「新貨郎」們成為了八十年代的標誌之一,其中很多人三十歲出頭的時候就筋疲力盡且腰纏萬貫地退休了。這裡也是夢想破滅之地。金融城裡最久負盛名的巴林銀行就是在期貨衍生市場里損失全部現金並一命嗚呼的。這就引出了關於股市的下一個問題:專門與公眾打交道的公共代理人與專門與股票經紀人打交道的私人代理人,這兩者之間存在的傳統界限究竟還能維持多久?這一區別曾一度被人視為保護公眾利益的必須屏障,對於股市來說,公共代理人與私人代理人的區別就好像控方律師與辯方律師之間的區別對英國法律體系一樣重要。但是在這個新興市場裡面這一區別基本看不出來。

  1983年大選後上任的新任財長,前財經記者奈吉爾.勞森與新任貿易部長希塞爾.帕金森(7)一起決定與越發老邁的倫敦股票交易所做一筆交易。當時交易所正陷身於一場公平貿易辦公室提起的漫長且累人的法律訴訟當中。兩位大臣許諾,只要交易所進行自我改革就不再採取進一步法律行動。這是最終引發股市去管制「大爆炸」的最後一塊拼圖。有人說這是撒切爾時代最有意義的大事之一,可以與對抗煤礦工會和推進私有化相提並論。1983-84年的英國金融市場就好比一座悠久鄉鎮中心的商業街,這裡布滿了專營百業的老字號,有賣魚的,有賣布的,有烤麵包的,有開郵局的。有一天鄉鎮郊外落成了一座大型商城,裡面的超市經營範圍無所不有。在這個比喻里,超市就相當於國際金融服務公司與大型商業銀行,一家此類門臉的經營範圍就覆蓋了全部金融業務。徹斯曼哈頓與美林在這裡扮演了Tesco與沃爾瑪的角色。而鄉鎮上的老字號們就是傳統的英國金融公司,它們規模小,業務精,但是實力有限,無法贏得競爭。它們打算怎麼辦呢?有幾家字型大小咬牙堅持,希望自己的品牌、專業服務與傳統客戶群體能使自己挺過這一關。其他字型大小則與超市協商,希望能在超市的屋檐下繼續開業。還有幾家字型大小則瘋狂地相互合併,打造更新更大的鄉鎮商城。

  這正是人們意識到舊規則即將作廢之後英國股市所經歷的一切。1983-84年的冬天,代理人與銀行家們開始以史無前例的爆炸性規模相互抱團藉以自保。歷史久遠的投資銀行與美國超大型銀行開啟了會談。幾十個古老的名稱要麼消失要麼擠在一起用各自的首字母組成新的縮寫。在羅斯柴爾德與巴林這樣的家族企業里家庭內戰此起彼伏,父子兄弟分道揚鑣。街道上迴響著文化衝撞的聲音。板球與棒球在同一片場地里相互攻伐。更小且更冒險的公司股份有了新的交易市場(非上市證券市場),為前一百強股票設計的新綜合指數FTSE100(8)也投入了使用,總之革命的氣氛無所不在。許多人都注意到導致英國採煤工業毀滅的罷工恰好也發生在同一時間段。股市上下光彩熠熠的新交易所一座接一座地開門,裡面安裝著電腦,外面鑲嵌著玻璃與大理石。愛德華時代飽受尊崇的猶太大佬們的畫像在嶄新的建築裡面重新安家落戶。最低傭金這一舊式卡特爾的立身之本一夜之間就遭到了廢除,外來者們終於湧入了倫敦股票交易所這座殿堂中的殿堂。

  1986年10月27日,倫敦股票交易所經歷了徹底的脫胎換骨,誰也認不出它以前的樣子來了。最新的屏幕報價系統SEAQ終於開始運作,這一時刻被人們稱為「大爆炸」。幾個月之後,原本人聲鼎沸的交易所實體交易大廳幾乎已經人去樓空,因為所有交易現在都由電話與計算機進行了。接下來這個系統還會經受一系列醜聞與死機的考驗,但是到了1987年春夏季一切都已塵埃落定,幾年之前倫敦金融城裡舒適、特別且籠罩著傳統氣氛的舊式交易環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二十年之後,原本需要一刻鐘來完成的交易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搞定了。交易市場每天開業時間提前了兩個半小時,關門時間則晚了好幾個小時。交易量與八十年代初相比翻了15番。大爆炸之前英國年金融產品出口總量為20億英鎊,大爆炸之後翻了12番。金融城共計只包含33萬個工作崗位,卻控制了英國所有海外賬戶。*13* 儘管改革之後的股市為英國帶來了所謂了超富階級,其巨額工資與令人目眩的年終獎金每年見諸報端時都會讓為數眾多的中產階級在閱讀晨報之際感到反胃;此外這些人還推高了眾多外形優美、地段稱心的優質房屋的價格,致使醫院顧問、刑法律師、學校校長與外交官之類的人群再也無法負擔,但是事實是如果沒有大爆炸,英國的賬面情況將會糟糕很多。

  對於成百上千萬對金融市場只有一點點模糊認識的普通英國人來說,這場革命對於貸款買房的影響同樣令人震驚。直到八十年代初期,大多數人申請購房貸款的經歷都大同小異:首先建屋互助會的經理會發出連珠炮般的質疑,然後是漫長的等待(當時貸款也是實行配給制的),最後才能得到一份由建屋互助會聯盟將利率卡死的按揭貸款。一般來說,由建屋互助會成員存款支持的低成本貸款上限不得超過打算買房的貸款申請人年薪的2.5倍。但是到了1983年,一般的清算銀行開始在這一領域施展拳腳,卡特爾在這個領域也呆不住了。美國公司與其他按揭供應商提供了更為合算的交易條件。勞森日後寫道,這一切都發生在一個去管制化的新世界,「直接的信貸控制已經不可能了。控制過度信貸的唯一方法就是信貸價格與謹慎態度,前者當時政府還能控制(現在也控制不了了),後者就算在當時也只是空談。」3年之後建屋互助會感到自己的舊日地位對當今運作造成了不公平的阻礙,於是來到勞森面前大吵大鬧。他的回應是徹底解除它們在資本市場融資以及簽發支票簿與支票保證卡的限制,簡而言之就是允許它們像銀行一樣經營。此外他也允許建屋互助會在多數成員同意的前提下轉型為銀行。事情就這麼成了,第一家轉型的就是阿比國民銀行(9)。

  這樣做的效果就是突然拆除了貸款發放的剎車,徹底顛覆了原有的權力關係。以前打算申請按揭的借款者要不辭勞苦地一路來到建屋互助會面前,耐心地跋山涉水、翻山越嶺、最後才能成功申請到一筆貸款。現在建屋互助會與銀行開始恬著臉把貸款往公眾的懷裡塞。公眾們發現廣告與垃圾郵件如潮水般湧來,內容無外乎勸說自己多多借款,改換銀行,延長貸款期限而非乾脆付清。關於貸款額度與個人收入最高比例的舊規則也開始瓦解,相當於年收入4倍的貸款額度也開始得到認可。房價也應聲上漲。(今天英國的平均房價大約是平均年收入的5倍)

  在很多情況下銀行與建屋互助會向人們提供的貸款數額都要高於他們所購買房屋的總價值。多餘的部分成為了供給大眾性炫富消費的燃料。檢測人們真實經濟狀態的舊體系遭到了完全的廢棄。1986-88年間借款狂熱席捲全國。財長與首相關於英國經濟奇蹟天花亂墜般的演講則起到了火上澆油之效。貸款免稅政策份廢除導致政策最後期限到來前的貸款數量巨幅增長。勞森一貫不是一個對自己的成績輕描淡寫的人,不過他有一次也向一位批評家承認「我身為財長的真正失誤在於創造了一種樂觀氣氛,到頭來促使借貸者與放貸者的行為都超過了自己的經濟能力。」最後這一切都將在泡沫破滅的眼淚中收場,許多年後工黨政府的財長戈登.布朗還會將這一幕當做托利黨「繁榮-崩潰」惡政的證據來說事。但是對於統管股市與日常生活的金融規章來說這是突破性的一步,英國從此再也不一樣了。上百萬人過了一把飄飄欲仙的消費癮,就好比平生第一次真正喝醉的感覺一樣。

  大爆炸本身不過是一連串漫長過程的最後結果而已,其根源在於六十年代的歐洲美元,豪爾廢除匯兌管制的做法以及接下來的借款開放則使它得到了最富戲劇性的驅動。這意味著有史以來第一次英國資源地放棄了對境內金融交易的管制,僅僅作為中立的調節者而存在。這一來股市獲得了海量的國際金融業務,這些業務帶來的巨額利潤原本可能會流向柏林、東京或者(更可能是)紐約。管制與國有化金融時代的結束也意味著英國製造業就此再也無望享受德國與法國競爭對手們所享有的長期銀行融資安排。資產剝離的習慣與購買並拆分公司再將其各部分分別賣掉的做法成為了七十年代英國商界最富爭議的部分。八十年代的金融革命保證了這一切的延續。在這個新世界再也沒有舊日關係網或長期思考的容身之處了。

  在政治方面,股市的解放為撒切爾及其大臣們帶來了一個完全忠誠而穩固的支持集團,這些富有而能言善辯的支持者們接下來將會幫助她挺過好幾場難關。羅斯柴爾德與其他銀行將會通過私有化議題向千百萬人宣傳一夜致富的前景,而這個國家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確實十分接近撒切爾夢想中的股份制民主。但這一切都有代價。粗俗而大肆招搖的「大款」歲月遭到了喜劇演員哈里.恩菲(10)的無情嘲諷,源自金融城的過度消費與攀比炫富作風也將滲透整個倫敦,然後感染英格蘭中部以及南部大部分地區。八十年代一位一貫對金融城抱有同情態度的觀察家認為金融城已經染上了毒癮。「貪婪所導致的熱病使人們一再衝破下限,這是一場短暫而激烈的二十年代晚期重演,不過態度上更加有過之而無不及。」

  (1)ten.wikipedia.org/wiki/M.

  (2)tDe La Rue

  (3)tHambros Bank - Wikipedia

  (4)tChase Bank - Wikipedia

  (5)t野村證券_百度百科

  (6)tKleinwort Benson

  (7)tCecil Parkinson - Wikipedia

  (8)tFTSE 100_百度百科

  (9)tAbbey National - Wikipedia

  (10)t哈里·恩菲爾德 (豆瓣)


推薦閱讀:

突發:英國曼徹斯特體育館發生爆炸,疑似恐怖襲擊
為什麼工業革命開始於英國而不是科學同樣發達的法國?
(8)舊英格蘭的殺人牛
在英國的超市裡不應該錯過的好吃的有哪些?
台灣會步蘇格蘭後塵嗎?

TAG:英国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