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薩斯風情的浪漫小鎮 | 法國 · 目的地
作者:jun
我們都說巴黎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法國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國度。那麼法國最浪漫的小鎮在哪裡?也許很多人會說「不是莫奈花園的那個吉維尼小鎮嗎」?哦……也許吧……可能有更多的人會告訴你,在法國阿爾薩斯大區東部,有一個叫「科爾馬」的小鎮,它曾是神聖羅馬帝國時期阿爾薩斯地區十座帝國自由城市聯盟的一員(帝國自由城市是神聖羅馬帝國中的一種特別的城市,被稱為帝國自由城市的城市不屬於任何一個帝國貴族管轄,而直轄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是現代行政區劃概念的起源)。
科爾馬因其境內運河和花船而得名,歷史上即是最浪漫的地區之一,從橋上可以看到建築在水中的倒影,景色優美。科爾馬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極其適合葡萄的種植,為它贏得了阿爾薩斯葡萄酒之都的美譽。在中世紀,阿爾薩斯葡萄酒已經成為歐洲最流行的葡萄酒之一。· 哈爾的移動城堡 ·
2004年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推出了一部動畫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故事內容改編自英國奇幻文學作家黛安娜·韋恩·瓊斯在1986年的著作《魔幻城堡》。這是繼1990年《魔女宅急便》後,宮崎駿又一部帶有濃厚原著色彩的作品。
這部劇場版動畫以戰爭前夜為背景,描述住在小鎮的三姐妹,其中的大姐蘇菲是位製作帽子的專家,但她卻因此得罪了女巫,從18歲的美少女變成了90歲的老太婆。她驚恐地逃出家裡,但又進入了一座移動的城堡,她和不能與人相戀但懂魔法的哈爾,譜出了一段戰地戀曲,並且和城堡里的其他人一起想辦法解開身上的魔咒。當年宮崎駿為了拍攝這部影片,特意以法國東部為中心,進行了12天的取材之旅,所以我們後來看到的《哈爾的移動城堡》中的場景大部分出自阿爾薩斯,尤其是科爾馬。· 十六世紀的木筋屋 ·從《哈爾的移動城堡》中,我們不難發現片中的小鎮有個典型的特徵,就是木筋屋的建築特色。n n木筋屋,顧名思義就是木筋結構暴露在外立面上的建築樣式,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半木構造建築」,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木框架建築」,這是16世紀普遍分布在歐洲的建築構造樣式,但同樣也存在於土耳其甚至遠東的地區。
用來形容木構造的詞語「Colombage」,最早的詞源可追溯到古拉丁語,詞義為「門框」、「牆上的梁」、「被框架支撐的梁」。據說在古羅馬就有這種半木構造的建築,此式樣的建築在中世紀被廣泛建造,17世紀之後,人們才開始用石膏塗抹建築物的外牆及暴露出的木頭,以便使建築看起來更加華麗、現代化。如今的歐洲幾乎每一個國家都仍然分布有大量半木構造建築,但是像科爾馬這樣高密集成片保留著16世紀建築風格卻不多見,是重要的建築文化遺產。而其中,又以建於1537年的普菲斯泰屋最為典型。其文藝復興時代風格的前院,哥特式窗戶和凸肚窗甚為著名。是科爾馬老城區最著名的兩棟房子之一。 另一棟則是位於人頭街19號,建於1609年初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叫「人頭屋」。「人頭屋」並不是典型的木筋屋,但該建築以其正面的105顆人面頭像雕刻而聞名。頭像表情各異,生動有趣。現一樓已成為餐廳,樓上則是住宿的酒店。· 小威尼斯 ·
如果僅僅靠特色建築招徠遊客,恐怕科爾馬也撐不起法國最浪漫小鎮的大旗。所以,這裡還有個重要的賣點——小威尼斯。
伊爾河支流勞克河從科爾馬靜靜淌過,流過昔日的漁販碼頭,直到20世紀上半葉,這裡都還是漁夫聚集,撒網捕魚的地方。如果說威尼斯如大家閨秀,眾星捧月,光芒閃耀,訴說經久不衰的王朝興衰;那科爾馬則是小家碧玉,靜靜徜徉在歲月的角落,滋養著一方土地一方人。
· 菩提樹下博物館 ·
浪漫的科爾馬,也有著沉甸甸的歷史有濃濃的藝術文化氛圍。科爾馬最為重要的博物館位於前道明會修道院內。修道院建於1232年,位於菩提樹下的聖約翰禮拜堂側。館內展出中世紀末及文藝復興時期以萊茵河一帶為題的重要雕塑及畫作。
浪漫的科爾馬,也有著沉甸甸的歷史有濃濃的藝術文化氛圍。科爾馬最為重要的博物館位於前道明會修道院內。修道院建於1232年,位於菩提樹下的聖約翰禮拜堂側。館內展出中世紀末及文藝復興時期以萊茵河一帶為題的重要雕塑及畫作。
這組祭壇畫中尤以「基督受難圖」最具代表性,是徹底的寫實主義作品,畫上的基督手指痛苦地彎曲著,皮膚青紫,身上扎滿了刺,這是完全人性化的基督。
菩提樹下博物館不僅收藏有丟勒和畢加索的作品,也收藏被稱為第二代抽象大師尼古拉斯·斯塔埃爾(出生於俄國,旅居法國)的作品。數字的隱喻 | 1514 | 丟勒坐著的女人肖像 | 1960 | 畢加索安妮的肖像 | 1953 | 尼古拉斯·斯塔埃爾但更值得一提的是,菩提樹下博物館的院落里有一尊馬丁·施恩告爾的雕像。
他是第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雕刻家。他所署名的100多幅版畫作品,極大地推動了雕刻藝術的發展,對丟勒等藝術家產生很大影響。· 聖馬丁教堂 ·
施恩告爾的版畫作品,如《聖安東尼的誘惑》和《逃往埃及》,注重細節,構圖複雜卻很和諧。歸在施恩告爾名下的畫作只有少數是真品,其中包括《玫瑰園的聖母》和壁畫《最後的審判》。而《玫瑰園的聖母》就收藏在施恩告爾的家鄉——科爾馬的聖馬丁教堂內。
玫瑰園的聖母始建於1234年的聖馬丁教堂為典型的哥特式建築,是科爾馬最主要的教堂之一。在1840年,聖馬丁教堂被指定為法國歷史紀念建築。
科爾馬的聖馬丁教堂還有一組創作於哥特晚期很特別的雕像——真人大小的「最後的晚餐」。
· 巴托爾迪博物館 ·
科爾馬不僅養育了施恩告爾這樣的中世紀末文藝復興初期的雕刻大師,也生養了巴托爾迪這樣的現代雕塑天才。
科爾馬廣場上矗立著巴托爾迪的作品巴托爾迪正是法國送給美國的自由女神像的原作者,所以他的出生地有他的博物館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博物館內陳列著巴托爾迪的生平和自由女神像的相關資料,以及他的其他一些作品。· 最後一課 ·
也有一些名人,雖然不是在科爾馬出生的,但是他們人生中的重要作品和這裡也產生了重要的關聯,比如法國小說家都德。
《最後一課》是我們在上學時候都讀過的課文,這是都德於1872年發表的一篇名作,故事發生的背景據說正是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科爾馬。這篇作品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和《柏林之圍》一樣,是一部全世界愛國主義教育的典範小說。下面這段,沒興趣的就不用看了
戰爭史研究學者閻京生卻告訴我們,《最後一課》不是這麼回事……
按照1900年的調查,在阿爾薩斯-洛林地區,以德語為母語者佔總人口的86.8%。其中阿爾薩斯地區絕大部分人口使用阿爾薩斯語(高地德語的分支),洛林地區則使用摩澤爾語(中部德語的分支)。以法語為母語者僅占該地區人口的11.5%。
《最後一課》針對普法戰爭後瀰漫法蘭西全國的復仇主義情緒,巧妙地撒了一個彌天大謊:實際上由於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德語使用者在人口上佔壓倒性優勢,因此在德國統治當地的四十餘年裡,「柏林當局」從來沒有採取過強制廢止教授法語的政策。
現代法語的前身本為巴黎周圍法蘭西島地區的方言,後隨著巴黎的政治和學術中心地位,以及法蘭西王權的強化而強制普及到各地。法國大革命之後,曾在1790年進行過一項關於語言的普查,當時法國有超過一半人口不說法語或聽不懂法語。革命政府隨即開始推行語言沙文主義政策。革命結束後,法國政府通過了《維萊-科雷特法令》,宣布要公開消滅地區方言和外語的影響,並在全國強迫教育法語。
在法國革命政府、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和第五共和國延續了兩個世紀的語言同化政策影響下,與法蘭西島方言同屬於法語奧依語支的庇卡底語、香檳語、諾曼底語等最先被同化;屬於其他語支、語族和語系的奧克西坦語、布列塔尼語、普羅旺斯語、巴斯克語、阿爾薩斯語等語言也因法語的強勢地位而在其分布地區逐漸淪為弱勢語言。由於法國長期的禁令,阿爾薩斯語至今都沒有標準的正字法和書面拼寫規則。
2008年法國國民大會提議在憲法中承認阿爾薩斯語、布列塔尼語等方言為法國的「部分遺產」,但法語研究院以「破壞法國團結」為由激烈反對,最終該提案被法國參議院撤銷。
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語言構成但是也有人認為相同的語言文化不一定等同於政治認同,後者來自共同的歷史經歷和相似的政治理念。很多國內學者都把阿爾薩斯-洛林問題的起源歸結於近代法國的向東擴張,似乎阿爾薩斯-洛林屬於神聖羅馬帝國是個不證自明的問題。實際上,阿爾薩斯-洛林問題至少可以追溯到加洛林王朝,它從9世紀開始就是法德兩國爭奪的對象。
普法戰爭中法國的慘敗使德意志帝國得以吞併阿爾薩斯-洛林,但戰爭前後阿爾薩斯-洛林人的表現多次驗證了他們對法國的忠誠。
普法戰爭中,普軍在阿爾薩斯遭到當地軍民的激烈抵抗,最後也沒獲得整個阿爾薩斯,因為阿爾薩斯最南端的貝爾福爾城抵抗普軍圍城長達104天,直到停戰都未陷落,因此被保留在法國境內。普法戰爭貝爾福爾戰役勝利紀念碑「貝爾福爾之獅」的設計者正是我們上文提到過的自由女神像設計者巴托爾迪,他本人也參加了貝爾福爾保衛戰。
貝爾福爾之獅佔領阿爾薩斯-洛林後,除了剝奪政治權利,德意志帝國還推行文化同化政策。1871年,義務教育法令頒布,規定所有適齡兒童都必須接受普魯士式的教育。法語在公共領域和學校被完全禁止,德語成為了唯一授課語言,阿爾薩斯方言僅允許在小學低年級學習德語時使用。而發表於1872年5月13日的《最後一課》正是都德為反映強迫性文化同化政策對阿爾薩斯人的壓迫而作。雖然1873年新的法令放鬆了在法語人口多數地區的禁法語令,但是並不能否定《最後一課》描述的歷史現實。
除此之外,阿爾薩斯-洛林城鎮和街道名稱被德國化,公共節日完全仿照德國設置,其中特別加入了德皇的生日。
我想說:激發人們愛國之心的不一定是語言,但語言是對一個國家的認同和歸屬感;城市也是一樣。推薦閱讀:
※20天左右的時間,想在法國的普羅旺斯地區深度游,有哪些路線、地點或者值得做的事情?
※法國科爾瑪|美得不像話,美得太像畫
※【無二玩法】5個「不可描述」的博物館,第一個就夠羞…
※初學者在歐洲滑雪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