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養生大要」
張湛的養生大要,將道教養生術的多層方面都講到了,我想在我的這篇小文章中, 簡略地介紹下這十個方面。
所謂嗇神,即注意保養自身的精神而不過分的損耗,這種養生的觀念在《老子》思想之中,就已經有所提及,(「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一句)可以說也是中國傳統醫學中強調的。關於人的內在精神或者內在靈魂——「神」在道教的理論中,一直被當做重要的內容進行探討。從漢代開始,魂魄的觀念就已經開始被探討,三魂七魄的觀念已經開始有了區分,人們對自我靈魂的討論日益細緻。而到了魏晉時期,形神問題得到越來越重視,佛道教都強調神是人的生命本質,並常用薪火相傳中的火來形容人之精神。而道家道教的另外一條進路,即黃老道家思想中的《淮南子》,開始用精氣神的理論去分析人的生命本質。神與精、氣並列,缺一不可。這種精氣神的三元素論,影響了道教內煉術的發展,所謂後來的「煉精化氣,練氣還神,煉神還虛,三花聚頂」的理論。
而愛氣,也是道教傳統養生術的主題,不過其發展脈絡極其複雜,夾雜著不同的價值取向和對道教理論的不同理解。簡單來說,從人生存需要呼吸需要飲食的道理來出發,人需要從外界獲取一定的能量來維持自身的生命。這種維持人生命運轉的基本能量,被簡單地歸結為氣,進一步人對外界能量的獲取來維持自身,就是食氣。在上清經中有很多食氣的養生術,如食五芽之氣,於日升之時服紫氣(我感覺金庸小說中的紫霞神功的來源出處就在於此)。這種服氣養氣的修鍊之術一直延續下來,就引出的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的區分,然後更有男女合氣之術(呵呵呵)。
養形,故名思議,就是養護自己的身形。或者是一種趨利避害的主動行為,比如練習五禽戲使得身體健康,不喝生水,不去老虎猛獸盤踞的森林,這也是一種養生術。不去養形而只是追逐服氣修鍊之道,最後還是會被一些威脅所傷害。
導引,就是導引之術,這個修鍊之術來源很早。很早的時候,人們就知道久坐不動會導致身體不適,將自身的血氣運轉起來,才保證自身的身體康健。而這種導引之術,放在古代是五禽戲,放到現代就是太極拳。不過這種強調用某種姿勢而獲得身體的健康乃至鍛煉身體,使得身體的機能獲得極大的放大的思想,與武俠小說的某些邏輯暗合。
言語,簡單說就是注意自己的口舌,不去招惹他人乃至搬弄是非,這是保身的一個辦法。同時言語在道教裡面也常有負面的理解,認為人的言語過多,則可能對自身的養氣與修鍊產生害處。這種對言語的重視,還反映到了道教戒律之中。
飲食,多是強調注意減少飲食,不因為過分的飲食而導致嗜欲和對內髒的傷害。與飲食相關的修鍊術,一是多食用如大棗,茯苓,黃精等傳統以來被認為是對人體有良好作用的藥材,這些多見於仙傳之中。二是辟穀。辟穀比較複雜,不詳說。
房室,男女性生活,道教傳統一直是不忌諱談這個的,因為生育乃是人倫大德,是天地生化之道的體現,不過在道教的思想中,對於這個內容,一是多強調要節制,而且要按照時令進行。二是藉助對服氣存想等修鍊術的發揮,將道教平時所使用的修鍊之術放入這種性活動的過程之中,希望在這種陰陽交合的狀態下施用更有效,當然這也算是樸素的理想罷。所謂「還精補腦」,「煉劍」,也多是在理想的修鍊理論中構建出的。
反俗,多是強調習俗以及眾人的理解下對修鍊者的不利影響,這種影響涉及到家庭與社會觀念對尋道修道生活的反對。
醫藥,道教一直重視醫藥的作用,甚至將死亡看做是大病而已,既然有葯能夠醫治疾病,那麼也應該有葯去醫治死亡。道教醫藥的觀念多見於中醫理論,或者說中醫理論的大量思想資源來源於道教。最能讓大家有深切感受的,是道教對各種靈芝的重視而導致了很多人迷信靈芝的強大醫療能力。而歷史上眾多的醫學理論家大都有道士的身份。
禁忌,這涉及到了兩方面,一個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宗教性的禁忌,這些禁忌涉及的是人與神明之間的關係問題;一個是在修道生活中的養生方面的禁忌,比如不吃某些東西,不污染水源和食物等。現在有很多的禁忌出現的原因已經無從知曉了,但是這些禁忌的出現肯定是有固定而明確的原因的。可以說這些禁忌是古人生存經驗的總結。
推薦閱讀:
※孔子在道教神仙體系中的地位是怎樣的?
※妖怪每天都幹些啥?
※關於水晶你了解多少?道門水晶開磁相應是怎麼回事?
※宗教學道教能不能拯救道教?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