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的一年也要加油燒磚哦
就這樣,還是有好多人不信。
上篇文章發出去以後,居然還有人來問:大萌,你到底是在褒yangfanjame還是在貶yangfanjame啊?
我為什麼一定要有褒貶啊?為什麼一定要有喜好啊?我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在觀賞他的作為而已。
我是一個不愛煽動別人情感的人,所以才特別喜歡微x、知乎這種平台。
因為我小龍爸爸就是這樣的人啊。
可是沒想到,我單純的分享穿鞋方法,得到的竟然是別人的盲從。
真是rio心酸。
在我看來,你盲從紅人、專家、牛人、大咖的樣子,就跟你媽盲從電視上的「養生專家」一樣好笑。
沒錯。過去,我們信了專家、紅人的建議,生活確實過得更開心了。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
這年頭,信自己才會過得更開心。
2014年,我在一家公司上班。我發現,本來偶爾會拉肚子的我,現在越發的嚴重起來,天天都要拉肚子。
這種事情多難堪啊!我偷偷的問了同事,也有人和我一樣,但是更多的人一點事都沒有。
好了,沒法證明是公司飯菜的問題。
外界誘因找不到,那麼只能從自身找。
首先,吃消炎藥,檢查腸胃。
結果不對,醫生說我的腸胃好得很,一點沒毛病,可是我仍然繼續拉。
乃么西醫解決不了,我再去找中醫。
而且要找就找最好的。
在某著名大醫院,我排了兩個月的隊,終於掛上了一個國家級老中醫的號。
真牛逼啊!他一眼把我看穿,勸我:你這個人啊,做事別太認真了。
這確實是根源。但是性格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即使我自己知道,也很難改。我需要的是,解決眼前的,現實問題的方法。
方子開下來,鑒定是脾虛,給開了3000多塊的中藥。
喝完一個療程的葯,氣色真的好了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毛病仍然沒好。
還是繼續拉。
那麼我想,是不是這個醫生的方子不夠對症呢?於是我開始找偏方。百度,知乎,終於有一天,有個讀者給我推薦了同仁堂的一種葯,叫人蔘健脾丸。
真的很管用啊!吃了一周後就不怎麼拉了。
我想,這回終於找到了對症的辦法了,好開心,從此可以扔掉藥罐子了。
可惜,中藥並不像西藥一樣,藥到病除,中藥是需要長期吃的。
每天搓丸子吃丸子,真的好麻煩,工作一忙起來,就會忘記這茬。
一停葯,我的老毛病又犯了。
過年回家,當年給我接生的醫生來家裡做客。不是給我孩子接生,是給我接生,我還沒孩子啊,男讀者千萬不要誤會!
我把這個事跟她說了。她說,問題很簡單,你缺少陽氣。
你這樣,每天上午九點到十點,天地之間陽氣上升的時候,到太陽下面走一走,就好了。
於是我走了兩天,兩天啊!就華麗麗的好了!
我想啊,世界真神奇。我問了這麼多人,每個人說得都對,但是也都不完全對,每個人的方法其實都管用,但是也都不完全管用。
迷信專家是不可取的,要解決一個問題,至少得聽取5個來自不同背景的專家意見才管用,而且最終做判斷的是你自己。
如果你自己就是專家,或者你想成為專家,那就更能理解我的意思了。
我知道我的讀者裡面,有好多博士,所以我輕易不敢賣弄。
不過在知乎上,有一個叫 Matt Might的人寫的東西,特別有意思,我想這不僅可以解釋博士的成長過程,也可以解釋,專家是怎麼成為專家的——
每年秋天,我都要向新一批博士生解釋什麼是博士學位。
光用語言很難描述。
所以我用圖片解釋。
想像一個包含了人類所有知識的圈:
當你小學畢業的時候,你知道了一點:
當你高中畢業的時候,你知道的多了一些:有了學士學位之後,你有了一項專業:一個碩士學位深化了你的專業:當然,現在這個世界對你來說不一樣了:
哦,不要忘記看大圖:繼續努力。這個世界的未解之謎簡直比以前更多了,不是嗎?
專家,打個比方,名醫,他們的時間非常寶貴,大量的時間都在幫助那些,一隻腳已經踏進棺材的人。
而對讓我們不開心的,恰恰是那些,像拉肚子,像穿鞋磨後跟,像霧霾,這種不會要了你的命,但卻天天跑出來煩你的問題。
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傳統問題有所不同。
2015年,我剛開始寫微信公眾號,這一年時間,我給2000多個人看過腳。這項工作今年因為時間關係暫停了,但通過這個過程,我摸索到了—— 買到好鞋的方法
我在做鞋之前,從事電子工程。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藉助工程的思想,世界上所有的目標,都可以有計劃、有步驟的去實現。
比如說,我發現遵循這樣的流程,才能解決穿鞋問題:
而很多人期望從專家這裡得到的是這樣:這就是,探索新問題,和解決傳統的問題,方法上的不同。
所有新問題、新目標,通過這個方法,都能實現。
特別是一些看上去很虛很扯的東西,比如實現理想。
有人覺得它很虛,很扯,只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
而我,可以把實現理想的過程,拆解成易於實施的小步驟,每個人都可以用。今天用上,明天就能看到效果。
你要是說,我沒有什麼崇高的理想,我只喜歡賺錢。
那也ok。
請先回答我的這一個問題——你是真的,發自內心的喜歡錢嗎?還是因為房貸、因為家庭責任、因為生存壓力、為了自己的虛榮心?
有這些因素在,人就沒辦法真正、發自內心的去喜歡一個東西。
像郭敬明,我從來就沒喜歡過他的小說啊電影啊什麼的。
但別說《爵跡》(據說)虧了3個億,就算虧了30億,我也會繼續關注他的。
因為,不管他的出發點是什麼,我能感受到,現在的他是真心的、發自內心的、喜歡錢。
我敬他這一點。
真心喜歡自己的事業,是能做出來好東西的,未來一點不用擔心。
你同意我的看法嗎?如果同意,那你應該是我親生的讀者咯?
推薦閱讀: